尽管区块链的火热不断撩拨着互联网从业者们刺痒的内心,好多人都笃定这是一辆开往"下一个春天的列车",但关于这个行业发生在2018年一开头的终究还是些建建微信群,隔空撕逼喊口号的自娱自乐闹剧。 而在这一年开头,更能吸引大家关注,为中国互联网奠定主要基调的还是传统刷屏好戏—收购。相比于宅男靓女们多为关注的陌陌收购探探之外,昨天传出的阿里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显然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 2月26日,消息称阿里即将全面收购饿了么,双方已签排他协议,且阿里将在3个月内按95亿美元估值(即每股0.6517美元)收购饿了么全部股份。消息传出后,又有消息显示说此次交易更大可能是以现金加上换股的形式完成。不过,截至目前,阿里和饿了么双方均对此事不予置评。 消息一出,从媒体圈到朋友圈都是呈现一种爆炸的状态。 饿了么95亿美金估值是否合理?阿里对饿了么的股权控制究竟从何时开始?张旭豪和康嘉等饿了么创始团队是否会因为传说中的"对赌协议"赌局失利而出局?饿了么会成为下一个高德还是优酷……等一系列问题被提出。而过分地关注于这些问题,有一些更为贴近此次交易的商业本质问题则会容易被很大程度的忽视。 阿里的阳谋 尽管此次交易信息还未得到双方的一致确定,但从媒体上的各路消息源来看,交易基本上板上钉钉的事了。而交易发生后,饿了么极有可能会充当的是阿里整个新零售战略的排头兵。 如果分析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布局,会发现这是真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生态组织。阿里自身将其总结为"八路大军","第一路是天猫为首的线上零售,第二路是银泰带队的线下百货,第三路是苏宁为主的电器零售业态,第四路是盒马和大润发领衔的食品快消领域,第五路是口碑主攻的线下餐饮领域,第六路是农村淘宝,第七路是阿里零售通,第八路就是刚入股的家装领域的居然之家。" 饿了么一旦顺利进入阿里整个的新零售生态,在以上"八路大军"中,其极大可能融合进的战线是以口碑为代表的线下生活服务领域。 回过头来看,值得注意一点是口碑与饿了么的"打情骂俏"早从2016年就有迹象可寻。2016年4月13日,饿了么CEO张旭豪就曾在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注资后的内部信中提到:口碑平台的外卖服务也将由饿了么提供运营支撑。 但事实上,口碑平台外卖服务(即淘宝外卖)由饿了么提供运营一事经历了整整16个月,于2017年8月31日才得以落地,正式切换。直至此时,阿里巴巴自身的"新口碑"团队和其所投资的饿了么团队经营范围才确切划分清楚,"新口碑"专注于生活服务类的到店业务,而饿了么专注于以外卖为核心的到家业务。 今年1月初,新口碑被纳入新零售体系,业务汇报线从原来的蚂蚁金服调整至向张勇汇报。这标志着新零售战略在阿里内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这个维度来看,以到店业务为主的口碑被纳入,必然预示着以到家业务为主的饿了么也会被纳入这个体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更何况阿里新零售所倡导的"3公里理想生活圈"和饿了么的"三十分钟便利生活圈"听起来也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目标一致。 其实可以看见无论是"三公里"还是"三分钟"都象征着新零售时代对于便利和时效的极致需求。阿里新零售战略急缺的一环即使近场的配送团队,而在这一点上饿了么旗下的蜂鸟配送则能够很好的补足。在饿了么2017年年会上,张旭豪曾透露,蜂鸟配送团队2配送员已超过300万。相信这也是此次收购的重要理由之一。 数据,数据,还是数据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以阿里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在渗透进零售行业的时候,自然而然淘汰掉了根植于传统零售业的抽样调查方法。以前的抽样调查方法所需要了解的各种内容和选项都会从每个人的网络记录中找到各种答案。诸如说网购记录了每个人的消费,甚至能能够记录对一个页面每一个商品的浏览停留时间。 对阿里新零售的分析,无论是从盒马鲜生的角度还是从新口碑,亦或是说每个业务线来说,新零售的诸多体现则是用数据来实现人、货、场的重构,以帮助消费者最为直接、快速、便利地解决其消费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走进任何一家"天猫小店",呈现在面前的所有商品,都是经过大量数据计算之后再来决定的摆放位置。店面位于什么地方,周围的人群是什么,这些人所高频购买的商品是什么……这是一种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再来匹配整个行业链条的方式,在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效率的同时也会提升行业链条的运转效率。 所以说,数据成为了整个新零售战局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 以这样的逻辑再来看,整个八路大军中,要解决"吃喝玩乐"理想唯独欠缺的就是饿了么所拥有的餐饮到家数据,而在现今社会,外卖却是餐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2017年8月31日,原有淘宝外卖切换至饿了么提供运营,但在数据层面却发生了一些变化。之前淘宝外卖下单后,无论是从淘宝APP还是支付宝APP都能够在淘宝订单界面查询到相关订单以及位置信息。但这样子查询订单的便利切换至饿了么运营后消失,直至现在也不能从淘宝上查询到相关信息,足见双方的数据是互不相通的。 "吃喝玩乐"没有吃的数据可怎么行呢?可以预见的是,阿里收购饿了么后,数据层面会很快通畅起来。饿了么的到家数据加上口碑的到店数据,才能完整地勾勒出消费者的餐饮消费画像。 饿了么不是优酷、高德,张旭豪不是古永锵、成从武 张旭豪,康嘉等饿了么创始团队是否会出局,这是一个大家所乐于讨论的问题。此次收购消息传出以后,诸多人都会把他们比作是优酷创始人古永锵和高德创始人成从武,也会被把饿了么比作成为早前被收购进阿里的优酷或是高德。 从分析的角度上来说,这样子的比喻并没有较大问题,都是分析探讨,各家都有发言权。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关于张旭豪或是饿了么,这一代成长起来做交易的小互联网巨头(滴滴,美团,饿了么)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特征:都是在地推大战和补贴大战中浴血奋斗过的。而这一类公司似乎和阿里早年的成长路径和未来新零售的发展需求来说,似乎是有极大相似程度。 从这点来说,如果张旭豪比作是银行家出身做影视的古永锵,或是做地图导航的成从武,亦或是做投资和UC起家的俞永福,自然会显得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