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镇坚 洪雨 杜炜华 林晓芊 【摘 要】目前惠阳客家围屋保护不力,其保护利用存在的诸如保护意识薄弱、开发后劲不足等问题。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数字化技术对我们挖掘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传承物质文化艺术之重任有着革命性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客家围屋保护的原真性与旅游体验,通过虚拟实境技术,避免对客家围屋进行具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工程手段,提升游人对客家围屋的整体体验感,从而对客家围屋进行旅游体验的深层开发,赋予这些文化遗产鲜活的生命力,使其更具人性化,在振兴地域文化的同时促进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以及为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虚拟技术;围屋保护 客家围屋形态多样、结构精湛,由半月塘、禾坪和主体围屋组成。作为客家人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客家围屋表达了客家人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1]。但目前客家围屋保护不力,其保护利用存在的诸如保护意识薄弱、建筑损毁破坏严重、保护资金匮乏等问题,围屋所体现的客家文化也日渐式微。如何通过合理创新地开发独具特色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实现其新生,实现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是客家围屋保护开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传承、如何创新性的传承,此次研究的切入点是多学科的交叉,创新、以发展为主,而不是是单纯的继承,模仿、以本色为重。本论文注重"引进虚拟实境技术"和"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设计"的结合,两方面进行传承。对客家围屋保护开发提出了新的方法与理论。 一、客家围屋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种原因使得本地区客家围屋大多已经显现陈旧甚至破败不堪,使得围屋空置或出租,数量正在逐步减少。即使有些围屋外观大体保存完好,但很多老屋由于年代久远,已经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有些甚至面临坍塌的危险。 根据我们实地调研所了解到的情况,围龙屋中的居民纷纷迁入周边的高楼新居,还有些原住民已旅居海外。只有春节时人们来这里祭祖,宗祠才会恢复短暂的热闹。此外,由于老屋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卫生条件差,所以租户多为低收入者,以回收废品、养鸡、种菜等为生。我们也从村民口中了解到,目前围龙屋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基本没有任何用途,正在逐渐消失。另一方面,资金的缺乏也是围龙屋缺乏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我们所调研的周田村现存的围屋中,根据惠阳区秋长镇历史文化规划资料,依据建筑的历史价值、建筑特色、建筑质量及规模等四项因素,我们将围屋的保护现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 一级保护建筑群为重点保护单位,长期保护,现存状况好、使用合理、未来保护趋势好。 一级保护状态的围屋是指现存保护情况与未来保护趋势以及使用合理性相对而言都很好的围屋。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①围屋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负责,进入较良性循环状态。 这些围屋大多已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存好,处于使用状态中、有专人负责管理或看管,能够进行必要的修缮,卫生环境状况好[2]。典型围屋如惠阳秋长叶挺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②围屋目前仍为原住民居住,建筑及其内的生产生活沿承传统。 一级保护状态还有一种情况是围屋目前保存完整,不仅是物质形态的建筑及周边环境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而且非物质形态的客家习俗原型。如:周田村的碧滟楼。 二级保护建筑群为本地典型民居,现存状况较好、使用较合理、未来保护趋势较好 所谓二级保护状态的围屋是指现存保护情况与未来保护趋势以及使用合理性相对而言都较好的围屋。这一级的典型围屋如惠阳周田村会龙楼(2010年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三级保护建筑群为一般客家民居,现存状况一般、使用合理性一般、未来保护趋势一般。 此级别围屋存在两个较极端的状态,局部如堂屋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由于祭祀等原因尚处在使用中,而未处使用状态中的部分则已破损不堪。未处于使用状态的部分坍塌或改建,卫生环境差、杂草丛生。 总体来说,惠阳区围龙屋的保护情况基本不理想,同时开发力度不足。我们需要分情况,按级别去实施修缮、保护以及开发活动。围屋保护方面,不能仅仅一直靠政府资金以及宗族资金投入资金去保护围龙屋,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思考如何通过去开发一级围屋提高回访率,增加保护资金的收入。可以让围屋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赋予围屋新的文化价值,从而产生经济价值,增加围屋保护资金积累,这样就不会使得惠阳区围龙屋的保护仅仅停留在重点开发与保护。 二、具体方案设计——运用虚拟实景于旅游者的体验活动当中 (一)惠阳秋长围屋分级保护规划 本问的具体方案设计基于《惠阳区秋长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根据目前惠阳秋长围屋的总体规划,从虚拟实境方向进行方案的设计。 因为一级保护围屋保护和修缮状况良好,而二、三级保护围屋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因此我们觉得可以先开发一级保护围屋,进行虚拟技术和游戏性开发,提高围屋的访客量和回头率,增加资金收入。目前惠阳秋长围屋保护规划是采取重点保护策略,一级保护围屋每年会有大量资金用到到其保护当中,而二、三级围屋的保护资金就会不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一级保护围屋的适当开发,增加资金收入,将资金可以投入到二、三级围屋的保护当中去。另外,对于一级保护围屋的适当开发,可以起到带动效应,激发人们保护围屋的意识,也有利于二、三级围屋的保护、从而完成整个围屋群的围屋保护。 (二)项目内容 虚拟实境,又称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其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3]。这种技术最早于1990年提出,后来增强现实的用途越来越广。 1.围屋及客家民俗科普教育 借助虚拟实境和GPS定位技术,游客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拿着手机在景区中进行游览,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任务。以探索的形式找到地图上相应的围屋要素并对其进行扫描,扫码后APP将进行科普讲解,并寻找到工作人员随机放置在围屋要素附近的二维码,扫码进行答题即可获得积分,积分累计最多者将有对应的奖品。除扫描任务,合影任务、体验式任务既增强了游客对客家围屋的了解,也有助于提升游览过程的趣味性,调动游客游览热情。 2.情景模拟 许多游客到来围屋都对其围屋构筑精美与雄偉所迷倒,但是由于时间因素和其他因素,人们不能对围屋的每一段历史线和其他时间段的围屋进行了解和观赏。运用虚拟实境技术,通过AR+民俗、AR+红色历史等方式,使人们更好地浏览这一幅幅历史画卷。 同时,对围屋早晚的情景进行模拟,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围屋不同的时间线和时间点进行AR的情景模拟,让游客身如其境地体会当年围屋风采和不同时间点的魅力。 利用虚拟技术,让游客身如其境地体会围屋魅力。AR技术与游览围屋,情景模拟的相互结合给予游客最大的新鲜体验感,且对游客的旅游体验是一个新的突破,这种"游戏休闲+知识拓展"的游览体验设计融入高新技术,对于惠阳秋长围龙屋游客吸引量是尝试的机遇。 【参考文献】 [1]闫俊文,刘庭风.多维视角下的赣南客家围屋美学内涵研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4(8):137. [2]杨星星.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3]赵沁平,怀进鹏 ,李波,沈旭昆.虚拟现实研究概况[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1996(7):49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