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放暑假前,很多老师都会给学生列出必读阅读书单,乍一看,涵养丰厚,内容精深,不说读完全部,仅仅读完其中的一本,便会受益匪浅。然而,效果如何呢?不敢恭维。 读《红楼梦》,急于背诵书中人物的出场顺序和内容简介,不会静下心来思考人物的悲剧命运;读《巴黎圣母院》,着眼于文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而不是静心品味文字的优美。面对林林总总的名著,很多学生没有了感动,没有思考,仅仅将其视为应答考题的需要。阅读逐步走进了功利化的怪圈,成为了应试的工具。 导致阅读功利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受碎片时代浮躁心理和快餐文化的影响 互联网加快了生活节奏,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纸质媒介很大程度上被电子媒介替代,静心阅读被快餐文化所覆盖。在以经济价值衡量人的价值的风气下,人没有了诗意情怀,只着眼于给自己带来短期收益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相比之下,阅读是慢的艺术,快速的生活节奏和慢的艺术之间产生了矛盾。静心阅读、思考,变成了少数文化工作者的事情。这是导致功利阅读的大背景。 受考试试题的模式化和浅易化误导 功利阅读的根本成因在于考题对学生的错误引导。回顾近年来的语文中高考题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相同。原因在于,考试是在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规定下命制出来的,慢慢地就走入了模式化的死胡同,稍有改变,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谩骂和考生的不满。 考题的固化导致备考的公式化倾向,形成了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不良风气。高考课标卷不考名著阅读,学生就不读名著,即使个别省份考了名著,也会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要求,教师和考生就会顺着这个线索去阅读,力求在短时间获得大收益。以中考为例,一个省份年年都考名著的作者和作品名称,考生便只需记住谁写了什么作品即可,不需要对原作品进行细心阅读。换句话说,即使阅读了原作品,也不一定能获得高分。对于应试教育机制下的教育现状而言,考题就是指挥棒,指挥棒出问题了,阅读自然也就出问题了。 教师的功利意识和错误引导 阅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还在于教师的错误引导,眼下的教育现状是,大部分教师不读书,仅仅做着技术工人的活。要求学生阅读的作品,有几个教师读过?要求学生理解的作品内涵,教师是否理解?一个读书少,甚至不读书的人如何正确引导他人读书。另一个问题则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功利化色彩,指导学生读鲁迅,就去记鲁迅的句子,要求考生在写作文时,将鲁迅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即可。如若阅卷老师的读书量不足,就会对作文中的化用赞叹不已。殊不知,这样的作文没有一句是考生自己的话。于是读书变成了考场暗抄袭,阅读成了卖弄文采。 当下教育机制使学生被严重制约 在应试氛围浓厚的背景下,学生很难放开胆子去阅读,因为深入阅读名著并不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收益,相反还会影响自己的成绩。试想,一个全身心投入阅读,把阅读当作最大兴趣的学生能否在考试中出类拔萃?考试看的是总分,并不会特别关注考生的阅读素养。对于学生而言,只有适应高考的基本要求,在题海战术中有效提升自己的总分才是硬道理,否则,即使阅读量再大也难以取得成功。从硬件设施的层面来看,个别乡村学校没有图书馆,提供不了较好的阅读环境。授课时间按照高考应试来规划,使得学生很难有自己的阅读时间。这些因素的制约,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以上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建立系统化的阅读机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个人的阅读兴趣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基本形成,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建立阅读系统,详细规定小学到高中阶段的阅读书目,分步进行,并提出有效的测评机制。在测评上,可仿照英语的考级制度,构建阅读水平测评机制,达到一定水平,可发放等级证书。 对于那些阅读水平高,读书量丰富的考生,可以采取特殊的升学录取方法,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好处。比如,规定达到某个档次,可进入二本文学类专业或一本文学类专业就读。 改革高考试题,将名著阅读纳入测评 改革当下的高考试题,打破命题模式,甚至可以取消考纲,将名著阅读真正纳入考查范围,在真阅读的理念下测评阅读能力,让考生真正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有效收益,进而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避免沦为应试工具。 采取措施,提升教师的阅读素养 面对教师不阅读或阅读量不足的基本现状,可适当投入一定的培训经费,让教师在培训中提升自我修养,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宏观上形成机制,在机制的引领下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让阅读的效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