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书笔记


  【禅宗的方式】
  传统的老师是不让孩子胡诌的,我允许。就像孩子学游泳,我是让孩子先大胆下到游泳池里扑腾。不理解这种方式的家长会说:你怎么不先教会孩子游泳的技术就让下去扑腾?我说如果不先下去扑腾,孩子怎么能够通过认识到的困难而萌生出学习的愿望呢?只有当他因为不会游,并且萌生出了很强的学习愿望时,才能把拉他上来,再根据出现的问题教他所需要的技术,这就是中国古代禅学的学习方式。
  在禅宗里,当一个弟子向师父请教的时候,师父一般不会告诉他问题的答案,而是先让他自己参悟。参呀参呀,参的痛苦万分了,实在参不出来,再去找师父,稍加点拨就会迎刃而解。那是真正的解决,不止在认识上,更是在行为里。因为禅宗的弟子首先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他调动了全身的能量、注意力,在心里聚集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没有愿望的人与有愿望的人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不一样的。要是先把答案告诉他,下一次就会条件反射地等待现成的答案。
  我认为,许多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原因之一吧。按照皮亚杰的说法,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但在我国的教育中,老师一般不给孩子这样的过程。
  老师在教给孩子知识时,要先让孩子自己按照要求摸索,等孩子被"折腾"到一定时候,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时,便产生了技术需求,对于技术的渴望,他们便会主动请教老师解决问题的办法。作为老师,就应该制造这种技术的渴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有效地技术输入。
  【转型的窍门】
  绘画有个转型期,就是素质教育向技能教育的转变。转型很重要,我国的少儿美术教育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不论孩子多小都直接教给技术,把大学那一套让小孩子来学,这种教法当然用不着转型了,因为一开始学的就是技术,与智慧不沾边。另一种是探索新式教育的,先进行指挥的培养,到了一定的年龄再往过转,转向技术教育。
  转型期在我国一直是个难题,"转型"不是"突变"不是将智能教育突然终止,直接进入技术,让孩子拼命临摹范画,直到习惯。这种所谓"转型",孩子会受不了,会很痛苦,也无法将智慧与技术融合。
  转型,就是缓缓地过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转"到技术上来。科学地讲,艺术教育不应该有什么转型期的,应该是在智慧培养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掌握技术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让智慧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技术不会压倒智慧,从而成为艺术家。那么,为什么还有"转型期"一说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认为,我们国家艺术教育中"应试"的倾向甚至比文化课教育中的倾向还严重。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动的、快乐的、享受的、启迪的。像现在这样,许多画家的画里没有一丝心灵的影子,只有技巧的炫耀,看那些画就象看一块木头,这就是艺术的目标吗?像凡.高,一辈子也没有把技法解决好,比例都画不准,很苦恼,但他成了最了不起的艺术家。如果让凡.高现在来考我们的美院,肯定考不上的。
  后来我也想通了,靠我个人的力量是绝对不能改变这个现状的,我也得顺应中国的现实。所以下一届,我就对高考班的孩子进行公式化的训练,让他们成为复印机。我告诉孩子:我这样教你们是错误的,但没办法,老师总得让你们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之后,你们要把以前的东西恢复过来。从那以后,孩子高考,又是连年百分之百。
  我真心的盼望这个复印机时代的结束。我希望未来中国的艺术教育能关注人,关注个性与心灵,关注灵魂的感悟,生命的表达。
  其实,话又说回来,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不让他关注技术他也会关注的。孩子大约在12岁之前对于技术还不是太在意,12岁以后便有了强烈的追求技术的愿望。他开始觉得自己是成人了,开始瞧不起儿童画,这是个必然出现的心路历程。这时候你再让他画"大怪鸟",他会认为这是儿童画的。他的内心很佩服把物像画得跟真的一样,追求这个效果,对于自己达不到、画不像很不满意。
  但当你真让他这样做时,一个是,要是搞不好,会把你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智慧因素慢慢丢失;再一个,他会坚持不住,受不了技术训练的折磨。这个问题相当微妙,需要有老师高度的智慧来把握。转型的关键在于:既让孩子进入技术,不使他们感到乏味,还有尽量不破坏孩子的智慧因素。
  【技术的输入】
  再说输入,真正的素质教育,在教给孩子技术时,是以渗透的方式输入的,不让孩子感觉出来是教技术,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们对技术的过分关注。知识与技术是用来表达思想、心灵的工具,要是过分的强调,就会使孩子把知识、技术看成了"唯一",唯恐做得不能与老师讲的一样,这样,就会封闭心灵的通道。
  输入要根据课堂进度的需要,根据孩子的需要,不能死板的照着预先设定的计划定点、定时地进行,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见缝插针。
  【创造的实现】
  创造由"创"与"造"两部分组成,"创"固然重要,但"造"也不可或缺。不然,就无法成为创造。"造"要有很强的技术支持,那么,在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创造所需要的技术的时候,他怎样实现"造"呢?在学习中实现。
  老师要适时地、渗透式的进行必要的技术输入,这涉及到如何将孩子的创意与技能协调的问题,如何使其合二为一水乳交融。
  传统的教育在这方面有误区,认为两者很矛盾,所以就导致创意与技能的分家,先让孩子学习"造"的知识,再来训练"创"的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心中充满好奇,不停地在问"为什么",最适宜这种引导,我们却不做,当大学毕业时或上研究生,才让他们搞课题、搞研究、写论文,因为心灵的"土地"早已冻结,要"创"也来不及了。
  我认为,我们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该播种的时候忘了播种,不该播时才想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孩子小的时候,不把技术、创造分家,不专门进行技术训练,而只渗透的原因。
网站目录投稿:千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