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多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实际,并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工作的条件及自身状况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在创新上大胆实践,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完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职能、任务与功能的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党组织的工作在每个时期都会因为时代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应对不积极、重经济、轻政治、轻党建,以及党的工作安排不及时、部署不到位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
  环境的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创新。目前,一些地方党组织建设严重滞后,存在上级党组织脱离基层组织,基层党的干部脱离党员和群众等现象。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要在新形势下探索新途径,通过转变观念和改变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
  党组织成员特征的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工作必须创新。21世纪以来,加入到党组织中的大批优秀青年大多数是80后、90后。他们年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给党组织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在社会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党员们,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老党员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党的年轻成员所体现出的新的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探索出新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举措
  观念创新。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适合党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规,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我们要在继承党建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点,立足新的实践,以观念的创新推动基层党建的创新。一是要树立党员有利益需求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合理利益无法实现时,人的思想就会失衡,直接影响到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承认党员有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党员有实现合理的个人利益需求的权利,党组织有保护党员合理个人利益的责任。二是要树立科学的党员先进性评判观念。新时期,党员的先进性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强调党员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统一,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三是树立全新的党建与业务融合观念。现阶段,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因此要树立全面的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理念,把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统一起来。
  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管理体制,推动自身工作机制的创新,切实实现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完善目标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与中心工作目标有机统一。二是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决策与中心工作决策有序衔接,基层党组织在集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过程中,加强民主管理,畅通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旗帜鲜明地发挥政治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三是完善组织机制。实现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约束人、激励人。
  服务功能创新。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维护、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凝聚群众共同奋斗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核心,也是我们党先进性的生动体现,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以增强服务功能为切入点。一是服务基层。制订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要從基层的实际出发,想基层所想、急基层所急,千方百计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二是服务党员。结合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为党员提供学习教育的机会和实现价值的舞台。三是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使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党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四是服务中心。正确处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找准结合点,将党务工作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任务上同担"。
网站目录投稿:曼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