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地处浦东张江高科园区的中心,前身是一所拥有六十多年建校历史的张江中学(完全中学),xx年搬迁至新校址。 学校拥有着独到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也见证了浦东改革开放、张江由富裕的农村快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整个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从亲身经历中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张江实验中学得天独厚的地缘特色为学校申办"科技特色学校"奠定了最厚实的环境基础和有利的行动抓手。 伴随着地区的发展,学校的硬件条件也伴随着新校址的正式搬迁而一步到位,学校除拥有齐全的教学设施外,还专辟了两栋连体专用教室楼,拥有了较为规范的理化生等实验环境。 除拥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外,学校还与张江镇联手建设了包括图书馆、科技体验中心和健康体测中心等完整设施在内的文广中心大楼,文体中心所设的项目全部面向地区学生和居民开放。 xx年年9月,新区决定由华师大实施托管,并由二附中派出管理团队。陈胜庆校长率领的学校新班子,不仅拥有丰富的治学经验,也同时把二附中的科技教育特色成功的移植到了这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在"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张江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办学目标指导下,经过短短一年的努力,在实施科技教育、投身科学实践、开展科技活动、参与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丰收。 陈胜庆校长和他的管理团队受华东师大的委托,来自于华东师大二附中。他们的到来,也同时带来了二附中的传统科技特色和科学思想。班子一致意识到,开展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是形成争创一流的科技教育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区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学校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技术的工作,同时,要把积极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 学校率领全体教师系统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精神,并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印发的"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管理,推进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 学校配备了科技教育领导班子及其运作网络;学校通过项目管理的模式以推进创建工作,并由刘党生副校长亲自领衔;在学校制定和实施办学规划等战略性文件的过程中明确,要将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 学校在科技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果,在区或市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仅07-10年以来,学校师生先后在各类科技竞赛项目中获奖,据不完全统计,有新区教研室组织的"2014浦东新区初中物理竞赛"、"新区‘爱我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活动先进集体"、"xx年年区劳技教师课件评比"、上海市教育学会组织的"xx年年市劳技教师课件评比"、新区教研室组织的"2014年新区中学劳技学科竞赛高中电子技术项目"、上海市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赛组委会组织的"2014年区劳技学科竞赛初中电子技术项目"、"2014年上海市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赛(初中组)"、"2014年上海市中学生迎世博英语大赛(高中组)"、新区教研室组织的"新区2014"杨思杯"高三化学竞赛区预赛"、"新区2014"天原杯"初三化学竞赛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市青少年节能环保创意征文"等系列竞赛的良好成绩。尽管,这些成绩的等第不是最高,获奖的面也不是最广,但是,对于一所普通学校而言,对于刚刚从标准的农村学校转型过来的学校而言,对于生源中,农口户籍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占了绝大多数的学校来说,扎扎实实地迈出的这一步就显得难能可贵。 在此基础上,我校成功承办了新区"张江杯新区中小学劳技竞赛",周到地组织准备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师生的好评;学校也在比赛中收获良好成绩。 学校把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并且,学校领导身先垂范,带头开设校本课程和讲座,为科学教育的全面推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科技教育内容渗透于各类学科之中;坚持深化科技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本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为主体的学校课程体系。xx年-2014学年度间,已开设科技类相关的校本课程有:"生活中的化学"、"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平面设计"、"航模制作"、"摄影"、"几何画板入门"、"几何画板应用"、"数学文化欣赏"、"挖掘物理发展史的篇章"、"走进张江"、"flash制作基础"、"软陶制作"、"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多彩的科学实验"、"绿色校园之化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监测"、"现代生物技术与社会"、"生活中的微生物"。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凸现了作为身处张江热土的学校特点和特色 而学校领导亦自觉投身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陈校长在教师中讲解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和开发模式;方晓毅书记坚持为学生开设"数码影像基础"等校本课程,并利用暑假,与张江镇联手开办数码专题夏令营;副校长刘党生老师自行开发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系列课程,比如:"聚焦张江高科技(cas)"、"科学中的艺术鉴赏"、"我们一起来发明"等。 学校主动引进"院士进校园"的主题活动,邀请软件园老总胡洪亮等顶级科学家来校为学校的老师同学开设讲座、论坛;邀请张江功能区、张江镇的领导到校宣讲张江的变化和发展的前景。 学校积极创设平台,为包括张江实验中学在内的全市青少年搭建科学教育的交流舞台。 2014年,学校承办了"上海市‘张江杯’环保创意大赛",来自全市19个区县的近百所学校学生,围绕绿色奥运、科学世博的主题展开智力和智慧的竞逐,经专家评委的认真把关和细致比较,包括我校学生在内的一大批环保创意得到了表彰和推广;我校的组织工作受到了市环境学会、市青少年环保组织、市青少年科技指导中心、市少年宫等上级单位的好评。 在"上海市‘张江杯’环保创意大赛"的启动仪式上,来自华师大二附中和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的同门学生,并肩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以实际行动迎接绿色奥运,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倡议。 结合学校的地理特点,我校发起了"百校百河"科技活动的倡议,已获得市少年宫、市区环保部门和部分专业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与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合作开展,积极开展有关科学素养、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的调研。 学校与张江功能区联手,积极吸纳周边学校的中小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和数码技术专题夏令营,为科学教育探索出了发展拓宽的新模式。 学校结合春游秋游活动,把学生的足迹和视点引向现代科技,引向大学校园;近一年来,先后组织了学生参观华师大的物理中心实验室、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和凌空现代农业园区;丰富而又多彩的互动形势和活动内容是同学们新奇,令学生们入迷,帮学生们叩开了一扇扇通向科学的大门。 学校还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动,如校园科技节等主题活动来为科学教育造势,为学生的科技成果提供展示的平台。 学校建立科技教育的激励机制;重视对科技教育的经费投入;与社发局教育处和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商,意欲在张江建设一个以环保为主题、与科技教育特色项目相对应的工作室或实验室。 与此同时,校园环境亦积极营造科普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依托社区、依靠社会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并建立起一支由学校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为主组成的热心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科普宣传活动;而党员教师带头深入社区,开展以抵制xx,宣传科学为主题的系列宣教活动。 学校利用文广中心和学校的装备,为周边学校的学生和居民广泛开展科技夏令营、专题咨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学校的科普教育资源及活动阵地向周边学校、社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对照区内外的科技先进学校,我们深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条件,在新区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华师大和二附中的榜样感召下,在全体老师同学的齐心努力下,学校的科技特色一定能坚持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篇:学校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地处浦东张江高科园区的中心,前身是一所拥有六十多年建校历史的张江中学(完全中学),xx年搬迁至新校址。 学校拥有着独到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也见证了浦东改革开放、张江由富裕的农村快速转变为世界闻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整个发展历程,最重要的是学校、老师和学生都从亲身经历中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后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这个角度而言,张江实验中学得天独厚的地缘特色为学校申办"科技特色学校"奠定了最厚实的环境基础和有利的行动抓手。 好范文网范文网[chazidian.com] 伴随着地区的发展,学校的硬件条件也伴随着新校址的正式搬迁而一步到位,学校除拥有齐全的教学设施外,还专辟了两栋连体专用教室楼,拥有了较为规范的理化生等实验环境。 除拥有一流的办学设施外,学校还与张江镇联手建设了包括图书馆、科技体验中心和健康体测中心等完整设施在内的文广中心大楼,文体中心所设的项目全部面向地区学生和居民开放。 xx年年9月,新区决定由华师大实施托管,并由二附中派出管理团队。陈胜庆校长率领的学校新班子,不仅拥有丰富的治学经验,也同时把二附中的科技教育特色成功的移植到了这里,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学校在"传承大学文化、弘扬张江精神、实现科学发展"的办学目标指导下,经过短短一年的努力,在实施科技教育、投身科学实践、开展科技活动、参与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的丰收。 陈胜庆校长和他的管理团队受华东师大的委托,来自于华东师大二附中。他们的到来,也同时带来了二附中的传统科技特色和科学思想。班子一致意识到,开展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是形成争创一流的科技教育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区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学校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做好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技术的工作,同时,要把积极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品牌项目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 学校率领全体教师系统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有关精神,并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印发的"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管理,推进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 学校配备了科技教育领导班子及其运作网络;学校通过项目管理的模式以推进创建工作,并由刘党生副校长亲自领衔;在学校制定和实施办学规划等战略性文件的过程中明确,要将科技教育列入学校总体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校成功承办了新区"张江杯新区中小学劳技竞赛",周到地组织准备工作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师生的好评;学校也在比赛中收获良好成绩。 学校把普及科学知识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并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并且,学校领导身先垂范,带头开设校本课程和讲座,为科学教育的全面推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科技教育内容渗透于各类学科之中;坚持深化科技课程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本校科技教育特色项目为主体的学校课程体系。xx年-2014学年度间,已开设科技类相关的校本课程有: "生活中的化学"、"平面设计基础"、"电脑平面设计"、"航模制作"、"摄影"、"几何画板入门"、"几何画板应用"、"数学文化欣赏"、"挖掘物理发展史的篇章"、"走进张江"、"flash制作基础"、"软陶制作"、"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多彩的科学实验"、"绿色校园之化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监测"、"现代生物技术与社会"、"生活中的微生物"。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科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凸现了作为身处张江热土的学校特点和特色 而学校领导亦自觉投身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陈校长在教师中讲解校本课程的设计方案和开发模式;方晓毅书记坚持为学生开设"数码影像基础"等校本课程,并利用暑假,与张江镇联手开办数码专题夏令营;副校长刘党生老师自行开发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系列课程,比如:"聚焦张江高科技(cas)"、"科学中的艺术鉴赏"、"我们一起来发明"等。 第三篇:申报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总结 上海要成为举世瞩目的一流国际大都市,要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都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因此,对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中学教育来说,多学科、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上海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一项基 础工程。中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须是为了育人,科学文化素养是青少年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科技教育,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校重视科技教育,近几年来不断完善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科技教育思想,力求通过创建闵行区科技特色学校,促进办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一、 学校发展状况 我校是一所初级中学,闵行区文明单位,闵行区绿色学校、闵行区花园单位。学校领导始终将科技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校在学生中开展科技教学的同时不断深入,经过不懈地摸索和尝试,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学校上下正为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而努力,我们认识到科技教育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日常的科技教育实践中还须不断完善,做到实处,有理论有实践才能使知与行有效结合,只有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科技的渗透作用,才能提高学校科技教育的实效。 二、科技教育思路 根据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在对科技教育日益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之下,面对科技教育全方位、多角度、重素质的时代特点,我校以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以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为本,以二期课改理念为指导,培养学生欣赏和体验科技魅力,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重视学生科普活动,将普及科技教育和创建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学校科技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师生,提升我校科技教育教学水平。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了我们的行动思路。 1、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努力将我校的科技教育达到区同类学校中、上等水平,提高广大师生的科教兴国意识,在生活中、学习中努力实践科教工作,营造良好的科教氛围,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2、 建立学校科技教育领导机构。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分管、教师参与、各学科组及团支部少先队实施落实的"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员到位,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学校形成了"师生并行,纵横贯穿" 的运行网络。 3、 重视普(请关注WWW.HAowOrd.CoM)及工作,提高普及质量,将科技教育落实到每位师生。在普及的基础上探求我校科技教育的亮点,创出切合我校的科技教育的特色。探索不同学科中的科技教育途径。 4、 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转变科技教育观念,深化科技教育改革,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多方面渗透科技教育,提高科技教学质量。以科技小先锋的培养来带动课堂内的普及性教学。 5、 参照闵行区科技教育规划精神和兄弟学校工作经验,拓宽科普活动渠道,积极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科普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参加区、市乃至全国各级各项竞赛和展示活动,力争使我校的参展项目在区、市展示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6、 加强我校科技教师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搭建多种舞台,为他们自我成长创造条件。通过区、市级的专题进修和学校自培两种途径,提高师资专业水平,注重学科教学与现代媒体技术的整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并能在兴趣课、必修课中运用起来,努力培养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 7、 拓展科普实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有科技兴旺国之兴旺意识,有科普宣传行为,提倡创新思维。学校还结合德育教育,倡导良好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为习惯。 三、科技教育和实践 (一) 加强管理,健全管理制度 (1) 学校领导充分意识到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重要性,始终将科技教育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2014年至今,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加强科技教育建设,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增强科技强国意识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2) 学校通过加强管理,健全管理体制。学校根据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要求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互相协调,分工合作。 [创建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领导网络图] (3) 学校根据实际制定《闵行五中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及特色项目的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组织管理、过程与评价等方面为学校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制定的方向。 (4) 根据区少科站的领导和专家对我校科技教 第四篇: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总结 城关中心小学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总结 城关中心小学小学拥有66年建校历史,科教工作正推动该校向"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发展。 我校科教工作的迅猛发展的主要秘诀就在于狠抓了"三大系统"工程:一是动力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认识问题,形成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管理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建设问题,构建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三是教育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载体问题,铺设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 一、准确认识科教工作,科学定位学校发展,形成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教工作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校从"高度"和"效度"上进行了认识,并定位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 1.战略性认识学校科教工作。 我校在教育发展道路上充分认识到,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更是以《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导,自觉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因此,在实践中,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教育制度为保证,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辐射点,以科学课程为突破口,形成了一个科技教育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教育,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性认识学校科教工作。 学校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教师向成功发展,学生向成才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所以,学校明确提出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确立了"转变观念,学习提高;管理机制,科学有效;科研引路,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努力实现科技教育一体化"的工作目标,以科技活动、学科渗透、兴趣小组、三大板块为主阵地,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形成了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科学有效管理体制,延着"总结梳理――探索提高――彰显特色"的科技教育模式发展。 二、加大科教工作投入,营造科技教育氛围,构建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学校在科教工作的管理上,狠抓了"人、财、物"的投入和管理,优化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条件,营造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氛围。 1.以人为本,加强科教队伍的建设及管理。 为了为落实科技教育的重点工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成立了科技教育组织机构。在管理上,这些小组承担以下职责:一是科学规划,负责制定科教计划和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指导全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校科教特色;二是培养师资,加强科教队伍建设,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对科普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管理激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督导与评估机制,使科技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2.优化条件,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营造科技教育环境、优化科技教育氛围是现代教育向学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注重创设"科技教育"环境,一是建立校园科技教育阵地,通过设立校园科技展览室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二是加大了科学活动室建设力度,对原有科技教育设备进行了优化组合和更新添置,确保学校基本科学探究活动能正常开展;。 三、设置科技教育载体,探究科技教育策略,铺设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 科技教育工作需要载体,也需要平台。学校以科普教育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在科技教育中,依托学校传统特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力争在多学科、全方位渗透科普教育,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活动,注重"四个结合"。 1.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科普意识。 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倡导教师从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入手,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分析内隐的科技含量。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探究、领悟、运用、创意四个目标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更加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技教育成分,让学生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科普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 科技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内的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系列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年龄跨度大,科技教育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及认识水平开展科技教育:低年级掌握简单科学知识,了解一、两位科学家的事迹,参与"四个一"(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小设想)的活动;中年级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如发明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了解五位科学家的事迹,;高年级,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并能讲给同学听,帮助、辅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活动。由于学校开展系统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 3.科普教育与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科技教育中蕴含着艺术和劳动教育,而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又促进科普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三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因而,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了学校以科技、艺术、劳动修德、激趣、启智、健体、陶情、促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校办成融科技、劳动、艺术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心。如:在科技绘画比赛中,举办科学幻想画创作讲座,绘画展览,在创作作品时对学生提出构思独特创造性;画面丰富有艺术性;同学合作有协作性等要求。这样,通过一个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4.科普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科技示范校的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家长协助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支持孩子搞发明创造,可以说在科技制造过程中,已经有不少家长已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他们与孩子共同研究,一样的好奇,一样的参与,使孩子们受到科技熏陶。 对照区内外的科技先进学校,我们深感科技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全体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科技特色一定能坚持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第五篇:大坪小学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大坪小学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汇川区成立以来,大坪小学就一直遵循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党中央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重视科技教育,确立了科技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对于教育,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更高了。传统教育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近几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全体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立足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将科技教育作为突破口之一,在科技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上做足文章,因地制宜,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以科技教育来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如今的大坪小学,科技教育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办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里。学校的科技教育屡创佳绩,科技特色日益明显。下面就近几年来我们所做工作,汇报如下: (一)根据办学理念,用科技教育解读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校结合本身发展的需求与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2014年提出了"追求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以科技特色作为体现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之一,并把该项工作写入学校的"十一五"规划。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掌握比较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健康地发展个性,全面提高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开展以"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活动,积极创设动手动脑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个性。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对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中育人性、兴趣性、能力性、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正在日益明显。 (二)强化组织领导,以管理体制促进科技特色目标的实现。 确立以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领导是关键,而且还要思路清,方向明,立足于本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机构建立、任务明确、措施有效、关注效果等方面开展科技教育工作: 1、学校健全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机构网络。 为了强化对学校科技教育的领导和规划,我们成立了校长、分管领导、科技辅导员、科学教师组成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科技领导小组之下,我们组建了以分管校长为负责人的学校科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发动全体教职工支持科技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在我们每一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里,都将科技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计划和部署。我校充分利用起步比较早,将科技特长教师固定化,突出科技辅导员业务比较熟的优点。以一个教师影响一个团队,用一个团队带动全校的方式,从组强教师培训着手,落实科技活动。 2、明确职责。 学校根据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明确了相关领导和教师的职责,并尽量使各自的职责明确化,使相关的领导和教师都能根据自己的职责履行责任,保证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 例如校长职责是完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积极性,保证经费投入,学校订立了完善的《体卫艺科成果奖励办法》,对在科技一头得奖的教师与学生实行奖励。分管领导的职责是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各组工作到位。总辅导员的职责是调整活动形式,组织好科技材料的征订,组织各类竞赛,制定科技节的方案,进行技术方法的指导等。科技辅导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好学生开展自己承担的科技活动,使学生得到教育。 3、加大力度改善科技教育硬环境 表1大坪小学科技活动硬件一览表 项目 数量 备注 科技活动室 2间 多媒体 2套 活动用桌凳 52套 红领巾气象站 1个 模型、标本架 6个 模型、标本 若干 ?? 从2014年以来,学校加了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新建了2间科技活动室(两间科技活动室都配备了音响系统与多媒体),新建红领巾气象站1个,开辟了科技图书角,新购活动器材10余万元、实验桌凳52套,使我校的科技活动在有充足的硬件保障后形成了"活动地点标准化,活动材料丰富化,声像服务全面化"的大好局面,从而在硬件上远远领先于其它学校。(见表一) 4、强化制度建设 学校建立健全了科技教育活动会议制度。每学期开学初举行研讨会,制定出一学期的科技活动计划,布置工作、研究对策。在每一次学校的大型科技活动开展前,学校都要召集有关人员开会研究,以确保每一次活动的正常开展。 为了对科举教师的工作能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激励科技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学校建立了《专职教师考核办法》。使对科技教师的奖励有了制度的保证、和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5、加强科技教师培养力度。 科技教育,教师是关键,骨干教师是关键中的关键。搞科技关键要有教师的积极性,尤其要有乐于奉献的一批教师。在科技教师队伍上,我们一直注意挖掘人才,形成自己的科技辅导团队。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挖掘科技辅导教师。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以副校长黄建军为首的科技教师团队,在这个团队中由做事很细心、脑子灵活的王琨老师主要负责科技实践活动;由稳重安静的黄瑜老师负责气象小组的工作;由年轻能钻的赵久林老师负责制作指导;还有陈蔚、谢健字等一些教师进行科幻画、设计等方面的指导。我们先后挖掘了多位有一定特长的教师作为校级的科技辅导员,我们在不断发现人才、不断使用人才中形成了一支精干的校级科技辅导教师的队伍(见下表二)。这个团队中有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教坛新秀1人。 大坪小学科技教师构成表 教师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成绩 备注 黄建军 男 35 小高 副校长 辅导学生获省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市、区级多次 市级骨干教师 彭忠理 男 35 小高 管理人员 辅导学生获省级三等奖1次、市、区级多次 校级骨干教师陈蔚 男 37 小高 教研组长 辅导学生市、区级多次获奖 市级骨干教师,主要进行科幻、设计指导 王琨 女 27 小一 教师 辅导学生获省级一等奖1次,市、区级多次 教教坛新秀谢健字 男 25 小一 教师 辅导学生市、区级多次获奖 赵久林 男 23 小二 教师 奖 黄瑜 男 37 小高 教师 辅导学生区级1次获奖 同时,为进一步提高科技辅导教师的素质,购买了很多科技类书籍供教师阅读和参考;学校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的各类培训及业务进修。近3年来,共先后选派科技老师到山东、重庆、贵阳、遵义师院等地参加各种培训、观摩,据统计到外省5人次、省内2人次、市内8人次。 (三)立足全面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我们的科技教育的目的是普遍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科技活动是大坪小学所有孩子共同的快乐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新课标中将小学科学课(包括科技活动)定位为启蒙课程,我认为,这里的启蒙并不是单纯指知识和能力,还包括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看似高深难懂的科学。而教师所需要做的,则是 将抽象转为形象,将概括化为具体,将最基本的科学原理作为线索提供给学生,促进他们去思考去发展。学生们会利用这些线索以及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在科学探究的路上走得更远,到科学领域的高峰去开启一扇又一扇充满奥秘的大门。如果科技教育只是少数天资优秀的学生的专利,那么它就违背这项活动富含的大众教育宗旨。 正是如此,我校的科技教育除了依托科学课程的实施外,坚持做到"班班有科技小组、人人有活动参与"。2014年,为了更深刻地感受到奥运文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我们举办了"感受科技、感受奥运"主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除了了解到水立方、鸟巢的科技含量之外,全校一千三百多名孩子通过捡垃圾、回收电池等用自己的行动感受奥运。(上图是孩子们用自己收集的易拉罐做成的奥运会标) (四)多角度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拓宽科技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渗透 学校从两个方面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第一形成了二种常规课型,第二开发拓展课程。二种常规课型是:常规性渗透,即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活动课程,包括外出参观、组织讲座,每两周一次的科技广播讲座,每学期一次的考察活动(春秋游);学科性渗透,利用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语文、数学、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科普普及教育,另一方面是拓展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学校安排的选修课,我们有专门的科技课,有固定的科技活动时间,每周二和周三下午第三节为我们的活动时间。 2、成立科技活动小组 科技活动小组的成立是学校运用课程进行最广泛化科技教育之外的组织形式,根据学校的师资及现有技术优势,我们成立了"红领巾气象站""废旧电池回收""养殖小组""种植小组""小制作组"以及各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的科技小组。 3、举办科技节,以带动学校科技活动的全面开展。 学校每年举办科技节,能够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自己的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举行一些科技类竞赛和科普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举办科技节,在学校领导和科技辅导员们的大力宣传和努力下,进行全民动员,全体学生和所有的老师都投入其中,大大提高了科技活动的普及率。如2014科技节,我们围绕区科技节的主题,积极开展活动:我们在低年级开展了科普幻想绘画比赛,高年级举办科技调查活动(调查文具危险性的问题、学校用水节约的问题等);2014年开展了车模、纸飞机、科技创新项目等比赛。每一次科技节活动学生们都是兴致勃勃,趣味盎然,最后科技节在全校师生的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五)活动成果喜人,科技特色逐步形成。 由于广大辅导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成果喜人,就最近三年,就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其它各级奖多项(详见表三), 表三大坪小学近三年参加科技比赛获奖情况 序号 奖项 获奖者 授奖单位 时间 辅导 教师 备注 1 "生活与环保"环境漫画创作三等奖 乐倩 市环保局、教育局 2014、5 王琨2 "生活与环保"环境漫画创作二等奖 蔡家庆 市环保局、教育局 2014、5 黄建军3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张蕊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4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梁永进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王琨 5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红星波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谢建字 6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谭禄馨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彭忠理 7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穆能云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王琨 8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王玉航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9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优秀奖 杨洋晓丽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序号 奖项 获奖者 授奖单位 时间 辅导 教师 备注 10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三等奖 杨秀琴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王琨 11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三等奖 张漫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谢建字 12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三等奖 余金麟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彭忠理 14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二等奖 王艳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15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二等奖 王雪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16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二等奖 俞缘圆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黄建军 17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二等奖 张清阳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谢建字 18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二等奖 王艳艳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彭忠理 19 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征文一等奖 令狐琼丽 教育部关工委 2014、7 王琨 20 2014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全新大赛三等奖(自动浇花器) 刘怡 市教育局、市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1 2014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全新大赛三等奖(小学生专用黑板擦) 孙奥运 市教育局、市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2 2014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全新大赛二等奖(校园循环用水方案的研究) 温鹂鹂、黄文雪儿等 市教育局、市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3 2014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全新大赛二等奖(书包里的杀手,学习用品健康情况调查) 孙奥运、刘怡等 市教育局、市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4 2014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全新大赛三等奖(土壤对水培植物的影响) 大坪小学 市教育局、市科协等 2014、11 王琨 25 贵州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校园循环用水方案的研究) 温鹂鹂、黄文雪儿等 省教育厅、省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6 贵州省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书包里的杀手,学习用品健康情况调查) 孙奥运、刘怡等 省教育厅、省科协等 2014、11 黄建军 27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黄文雪儿、张蕊、叶德正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王琨、黄建军 序号 奖项 获奖者 授奖单位 时间 辅导 教师 备注 28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三等奖 唐国睿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谢建字 29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张漫、尹河、张淦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彭忠理 30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二等奖 张云睿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谢建字 31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唐荣洋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杨静 32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尹河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陈进 33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二等奖 张超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杨静 34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徐双海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杨静 35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黄文雪儿、张蕊、叶德正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王琨、黄建军 36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三等奖 唐国睿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谢建字 37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张漫、尹河、张淦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彭忠理 38 遵义市"青春动力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儿科幻画二等奖 张云睿 遵义市科协、遵义市教育局等 2014、10 谢建字 39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唐荣洋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杨静 40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尹河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陈进 41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二等奖 张超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杨静 42 遵义市第一届"智力七巧板"主题创作大赛个人高年级组三等奖 徐双海 遵义市团委、关协、市教育局、市科协 2014.7 罗晓燕 43 第二十五届贵州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黄文雪儿、张蕊、叶德正 省教育厅、省科协、省科学技术厅 2014.4 王琨、黄建军 我们更加惊喜地看到,通过科技教育的广泛开展,引导学生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参与社会科普宣传。每学期的科普黑板报评比,每学期1次的环保科技宣传,以及讲座等,制造了学校浓郁的科普教育舆论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了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学校还组织外出参观访问考察,做到定时、定点、定年级、定内容,有序列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利用扫墓去凤凰山进行植物的考察;去湘江河了解水质情况等等等。从而保证了100%的学生有序地开展科技社会实践。 回顾我们十多年来所走过的科技教育之路,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既有收获累累硕果时的喜悦,也有美中不足的遗憾,我们作为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我们的孩子更需要得科技教育的滋养,更需要从科技活动中找到自信。但我们也知道,科技教育不是"一日之功",其更贵在坚持,我们必将继续坚持"追求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让科学学习成为习惯"的目标努力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们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