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12.8亿户,累计流量达到68.9亿GB,分别增长14.8%和186%;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11.9亿户,上网流量达到67.2亿GB,同比增长206%,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7.5%。" 这段数字你看出了什么? 明晃晃的结果就是互联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隐藏在背后的互联网流量之争。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两年互联网流量的大规模膨胀,带动了"精细化运营"的潮流,精益运营、精益创业,好像只要带上"精益"两个字就成了业界主流的口号,而这说到底只是业界大佬传递给我们这些后辈的信息。 为何这么说? 其实,流量经济直白的说就是一种广告媒介。原先,我们用报纸、书籍、收音机和电视机进行信息获取和传递,而在互联网时代,是通过网络去传递信息完成注意力经济的转化。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网络广告......只要我们有需求,就可以尽所能传播自己的信息。 但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也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隐患。由于这样的传播媒介在垂直领域更加分散化,导致很多人不在局限于浏览某个网站或者 APP。 举个例子,以前用户看动画片可能只需要围着中央一套和少儿频道就好,而现在用户可能除了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应用外,还出现在少儿论坛、二次元动漫影音,甚至更垂直的如《西游记》专属社区。 以往70后母亲喜欢陪伴家人去大型商场购物,但现在80后母亲除了在淘宝等电子商城分布,还分布在洋码头等更垂直的领域,甚至存在于亲自社区和应用中。一个用户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渠道中,就存在的渠道数量和种类来说更多。 这引出的问题就是——互联网用户的分散化。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伤害,因为这会让他们失去很多接触用户的渠道。尤其是做互联网推广时,企业对于渠道的精准性要求会更高。 作为企业主,我们不能再按照原先那种"不管你是父母还是孩子,我只需要在中央一套这个电视渠道上投放广告就好,父母是受众,孩子是受众,在这个渠道上存在的观众都是受众。"的思想所掌控。 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投放效果负责;我们需要实时掌控我们的受众对于广告的反应;更加需要实时调整我们的广告投放策略。以最少的钱,获取最大的转化效果。 而今天,"流量圈"针对用户推出的需求实时发布功能,就可以极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APP应用市场、游戏平台、直播......17600个流量渠道,我们让广告主自己对接资源, 金融、旅游、教育、社交、游戏等行业的63800多家广告主,让流量主寻求自己的合作企业。 双方自由挑选合适的平台,为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寻求最精准的客户。每一个广告投放的平台,都经过广告主和流量主的确认,100%摒除了垃圾渠道滥竽充数的风险。 面对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下半场,流量圈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