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它主要是通过被鼠咬伤或进食被老鼠排泄物(屎、尿)污染的食物等途径而感染。典型表现为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下面本站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学生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
  1.人群预防:采取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对高发病区的多发人群及其他疫区的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
  (1)健康教育: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2)灭鼠防鼠:在整治环境卫生,清除鼠类栖息活动场所的基础上开展以药物灭杀为主的灭鼠措施。一般在流行高峰前半个月进行;
  (3)疫苗接种:对高发疫区的青壮年,特别是高危人群(10岁以上),应在流行前一个月内完成全程注射,于次年加强注射一针。
  2.个体预防: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为此必须做到: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
  (4)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以上就是大学生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方法,更多的校园传染病知识尽在本站,让大家知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网站目录投稿: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