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遨游海外的另类探索


  近日遨游上线了一款新品浏览器:MxNitro。
  官方对外宣称MxNitro浏览器比Chrome快 37%浏览器,安装速度与打开速度是Chrome的3倍,而加载速度也提升了30%。
  心生好奇,便去搜索试用,惊奇的是,MxNitro的官网域名:http://usa.maxthon.com/mxnitro/
  usa开头闪亮亮,遨游这次新品发布针对的是海外市场,对准的不再是传统国内互联网厂商所选择的东南亚,却直接选择了美国。
  作为遨游云浏览器之外的唯一新品,遨游没有选择一款移动端的产品作为拓展先锋,却选择了PC上的浏览器作为海外市场拓展试验的产品,确实是值得玩味的一个策略。
  下载之后,安装界面如下,遨游采用了全新的Logo,配色风格依旧采用遨游的风格色:蓝色,安装界面非常精简,宣传Slogan也只有一句:simplyfast。猜测应该是一块主打极简概念的浏览器。
  点击Go自动安装,速度很快,应该是对功能做了大幅精简优化带来的效果。安装完成后自动打开浏览器界面。
  遨游这次明显是选择了极简风,也借此机会看看国内互联网厂商都是怎么想国外进发的。
  以往国内互联网厂商海外探索的习惯模式
  1. 语言包支持:向东南亚市场进发
  优势:印度、越南等互联网环境相比较雨中国落后,同时亚洲人群的使用习惯相近,对于厂商而言只是增加语言包,然后开始运营推广即可,对于本土化服务以及差异化分析对比欧美市场,在厂商已有的资源基础之上会更容易实现。
  难点1:宗教信仰单一,生活习惯不依赖互联网,硬件更新升级速度慢。本土垄断严重,排外性心理强。
  难点2:社交类工具推广难度大,很难对其他国家已有的社交工具以及稳定的社交关系链产生冲击。强大如微信也只在亚洲获得了1亿的海外用户,二者也集中在了东南亚的市场。
  成功实例:UC浏览器,怒占领印度。UC属于将运营与本土化实践的非常完美的典范。去年底,UC 浏览器全球用户已超 4 亿,而根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UC 浏览器 2013 年 7 月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近 30%,而在2012 年 12 月到今年 6 月这半年,印度的Android 版 UC 浏览器用户增长了 117%。
  一路高歌猛进,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占有率是真金白银移动端占有率,相对于印度较落后的互联网模式,这几乎占领了移动端流量最主要的入口,实际意义大过数据意义。
  阿里的火爆上市也有UC的功劳,这里我们不妨看下数据,UC在阿里移动端的布局可以说是核心所在,也是未来海外市场开拓最重要的起点之一:
  2. 删减冗杂功能,向欧美市场进发
  优势:进军欧美市场实际上是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会选择的方式,主要原因是欧美人群的使用习惯同我们现有的产品体系理论差异较大。直接导致进入欧美市场需要的就是删减功能做极简化。很多时候都是抛开现有产品,新开产品分支,实现核心功能的快速开发迭代。删减功能后新开产品线分支这种方式,更利于做多产品线的同步快跑。
  难点:欧美互联网起步早,市场相对较成熟、稳定,很难有冲击力强的产品占有已有的市场或开辟出新的市场。
  成功实例:猎豹产品线:猎豹移动目前有猎豹清理大师(clean master)、电池医生、金山毒霸、猎豹浏览器和PhotoGrid。
  主要的赢利点也是依靠流量的输出,多产品线并行,且都能够在精简与体验上做足功课,多产品的流量输出更加灵活、更加持久。一个流量产品可以横跨多个平台实现推广,对用户体验伤害更小,赢利点多且广,对流量主选择平台也提供了更丰富的解决方案。
  Google Play中前50有4个时猎豹的,招股书中也明确的提到了猎豹产品的数据,当然主要的贡献于目标依旧是在海外:
  1)猎豹移动端全球下载量超过 4亿,用户月活跃数已经超过 2亿。(截至2014年3 月)
  2)猎豹清理大师装机量达到1.507亿,月活跃用户为8390万,平均日活跃用户为4330万。(截至2013 年底)
  3)金山电池医生 2013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为5250万,平均日活跃用户为2280万。
  4)手机毒霸2013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为1.41亿,平均日活跃用户为5830万。
  5)算上PC和移动的总数,毒霸的月活跃用户是1.41亿;
  6)猎豹浏览器的月活跃用户是5060万。多产品线、做精简竞品。极简、专注、清爽
  (数据引用自钛媒体)
  3. 复制粉丝模式,向全球化进发
  优势:苹果的粉丝文化使得它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之中主要源于其对产品的把控实力。
  在国内对粉丝文化诠释最好的是小米,当然在小米之后无数的厂商也都开始了粉丝文化的追逐。
  国内厂商对粉丝文化的热衷还是因为这种方式最利于推广。可以说重视粉丝文化是一大优势。本是硬件厂商应该去学习钻研的,在国内成功的被应用到了互联网领域,对用户做了细分。
  难点:粉丝文化建立需要产品的高速迭代与核心用户在初期的累积,同时专业的海外团队格外重要,因为粉丝文化的沟通就是通过海外团队搭建起来的。收集需求推动快速迭代变,从而实现粉丝需求。因此这种模式对于海外团队的依赖性极强。投入成本大,见效慢,这也是很多厂商只在国内应用这种方式,却不在海外执行的原因。
  伪成功实例:自然是小米,黎万强的一本《参与感》很好的诠释了粉丝文化在小米的种种。小米海外市场的负责人,前谷歌高管雨果·巴拉掌控海外团队加上在国内成功的经验让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看起来很美。
  目前,小米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印尼均有销售,今年小米还将进入6个新的市场。
  这里叫做伪成功实例的原因是因为小米在海外市场实际上开始并不是很顺利的,回传用户数据的事件弄得小米颇显紧张。
  但是我依旧看好小米在海外的探索。也许关键点并不在于粉丝文化或者是饥饿营销是否能在海外玩的通,而是在于企业内部有顺畅且严谨的开发流程,能够有效的同用户沟通的同时做到高效开发。而这,正是小米所擅长的,每周一个系统更新版本的高速迭代已经说明了一切。
  本质上来讲小米依旧是互联网公司,有着浓郁的互联网基因。搭建自己的平台,手机只是一个载体,电商、应用分发、生态链这才是小米真正所要建立的。
  总结
  综上,为什么说遨游是另类呢?
网站目录投稿:盼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