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管理思路是否清晰,管理效果是否理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设备管理的定位和规划。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设备管理模式和定位仍然受到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影响,给企业的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也给设备系统的工作人员带来投诉。以下是企业设备管理定位及管理策略。 企业设备管理的误区。 误区之一:企业忽视了设备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据国际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设备管理问题和维护费用70%以上是由设备配置管理确定的,即设备安装到位后,未来问题和维护费用70%以上已经确定。不能想象现有设备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加强对现有设备故障的控制和预防来解决。 误区二: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做好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 根据设备综合效率的统计分析,85%以上的设备效率损失是非设备故障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即使企业能够完全保证设备不会发生故障,也最多只能将设备综合损失降低15%。其中,等待材料、工装模具故障、工艺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决定了85%的设备使用效率。 误区三:所有设备故障都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故障的程度越高越好。 根据设备故障控制理论,设备故障的预防程度与预防成本成正比。目前,企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忽视预防失败的成本,只强调预防失败。因此,这在降低预防成本和提高预防程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如果一味强调预防故障,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仍然有许多无法避免的意外失败。所以要防止所有设备故障是不现实的。 误区四:只有不断改进企业的维修技术和设备,才能提高维修速度,降低维修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备越来越复杂,设备维护的技术和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如果一个企业仅仅立足于自身的维护,就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可以提高维护速度,但不能降低维护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的中心工作已经转移到管理上。如果设备管理仍然没有跳出上述误区,显然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市场经济时代设备管理的重点应该如何定位? 1.企业设备管理重点的重新定位。 1.企业设备管理的重点之一应定位于企业设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设备前期的研究工作。 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有权配置资源。设备安装到位后,未来70%以上的问题和维护费用已经基本确定。显然,设备资源的配置管理和设备的前期管理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世界先进企业在设备资源配置和前期研究方面投入巨资,被列为企业设备管理的核心。社会上也有很多设备管理咨询机构协助企业做这项工作。然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长期的设备管理政策和总体规划,忽视了对设备资源配置的定期检查和调整。他们认为设备资源配置管理在设备投产后基本完成,不需要进行重大调整。如果过了几年甚至更久,生产设备的资源配置就会落后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 2.企业设备管理的第二个重点应定位在设备投入和产出的综合控制上。 根据设备综合效率分析,设备故障停机最多只能减少设备效率损失15%。因此,设备的投入产出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企业设备管理的第三个重点应该是培养和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促进自主管理和全员管理。 (1)加强设备操作证管理(操作培训)。 设备使用好的关键在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许多先进企业注重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实行独立管理。然而,一些企业注重设备使用和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制定了大量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法规来约束操作人员,这也使设备经理整天忙于检查和评估。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开展设备标准化管理。 设备合理使用管理的内容涉及设备的规范操作(如操作规程、抽查、维护和润滑)。借助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力量,可以制定设备的合理使用标准,并认真执行。 4.企业设备管理的第四个重点是建立社会化维修管理模式。 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保证设备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速度进行维修。至于企业本身是否有强大的维修技术和实力,并不一定与维修成本和维修速度有关。 在发达国家,许多企业的设备维修已经从企业中分离出来,推向市场。利用市场机制自动调整设备维护成本,以保证最低的维护成本、最佳的维护质量和最快的维护速度。企业没有必要单方面追求维修技术和设备的改进。 企业设备管理方法的规划。 从上述企业设备管理重点的定位分析来看,现代设备管理的重点与过去明显不同:过去企业设备管理主要服从企业的生产,设备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企业内部,只强调在现有设备下如何保证故障少,尽可能不求援;现在,企业的设备管理和企业的其他管理一样,必须服从企业的运作,要求企业的设备管理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所以设备管理人员只关注企业内部是不够的。这就需要重新规划企业的设备管理模式和方法。 1.我们必须加强外部信息的收集和管理。 从上述设备管理优先级的定位可以看出,设备的外部信息管理在现代企业设备管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设备管理部门应该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 (1)先进设备材料及其制造商的信息收集和归档。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收集和管理这些信息,显然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设备资源配置管理和设备前期管理,从而使整个企业的设备宏观管理陷入瘫痪。 (2)现有设备制造商的信息收集、联系和归档。 目前,设备制造商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要为自己的产品(设备)提供良好的服务,甚至在各地设立服务机构。所以当企业现有设备出现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时,应向厂家申请帮助,厂家也会给予支持。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信息档案,长期没有联系,当设备出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显然很难及时联系,甚至无法联系。 (3)社会维修企业信息收集与归档。 在设备维修方面,实行社会化维修是必然趋势。企业对"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没有建立起庞大的设备维修组织。企业的很多设备维修问题都会由各种专业维修公司来完成。因此,企业设备管理必须建立社会化的维修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各种专业维修公司。 社会化维修信息管理做得越好,企业装备维修力量就越少。 2.必须加强培训,促进自我管理。 实践证明,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中,没有自我管理,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使用和管理的关键在于操作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因此,要提高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加强培训,促进自我管理,真正做到"办厂育人"的方针。 3.需要经常对企业的设备管理模式进行诊断和咨询,甚至邀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士或公司对企业的设备管理进行咨询、诊断和沟通,对企业的设备管理会有很大的启发。 总之,和所有的事情一样,定位和规划很重要。企业设备管理的定位和规划是决定企业设备管理好坏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企业设备管理进行重新定位是非常必要的。设备管理人员还是和以前一样,眼睛只盯着企业内部,不与外部打交道,不注重信息收集,明显无能。企业不给设备管理人员提供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设备管理的定位明显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