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从格力高通看中国企业决胜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成败要


  2016年4月6日,高通与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珠海艾维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达成新的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
  尽管第一代格力手机在设计和销售上差强人意,但显然,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对做智能手机这个选择并没有动摇。艾维普与高通的协议,意味着格力可以在其制造的3G以及4G LTE设备上使用高通的专利,从而进入中高端手机市场,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一战——之前董明珠和雷军关于格力造手机的著名"豪赌",终于要进入华彩段落。
  董明珠抢先进行专利布局之后胜算多大?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市场变化,中国企业在未来智能手机市场的成败关键又将是什么呢?
  为什么速度+专利+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14亿部,较2014年增加了14.4%。而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对终端用户销售量总计4.03亿部,较2014年同期增加9.7%——这是自2008年以来最缓慢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在顶级机型市场里,苹果和三星的增速也明显放缓了。
  这些数据说明两件事: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人人看在眼中的巨大商机;但随着经济低迷,人们的购买行为正在迅速发生变化,无论在新兴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平价智能手机领域都将爆发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Gartner的数据显示,亚太新兴市场有85%的用户都在以性价比更好的同级别机型取代现有的中端手机。
  技术进步已经给电子消费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如果某行业产品主要要素的成本曲线下降,那么该行业必将出现剧变,如今,信息、连接以及计算能力这三大生产要素都在日复一日变得更加便宜,与之相关的成本曲线难逃影响。这样一来,在电子消费市场,几乎不可避免要发生破坏性剧变——尤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生产要素的成本下降,意味着从表面看竞争门槛放低了,这样一来,参与竞争的人更多,竞争当然就更你死我活。
  这个理论解释了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崛起。尽管起步较晚,但随着技术更新加快,生产要素成本降低而发展迅猛,如今不少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在出货量、市场占有率上都能有机会和三星、苹果一争长短。如今,只要面对特定人群,迅速提供出类拔萃的产品,企业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创新成了当今市场的制胜关键:不管你原来是做什么的,只要有一个好的产品创意,只要它能够实现,就有称雄市场的机会。而速度则成了企业获得成功的保障:一个产品,不用你从头闭门造车等到十全十美再投放市场。因为实验和失败成本急剧下降,只要企业能够不断迅速捕捉用户群的反馈,对产品进行调整,再次试用,或者干脆放弃失败产品重新再来,都能够成为市场的赢家。
  但是从通讯技术专利的角度来看,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门槛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单看高通的数据,作为CDMA的开创者,在芯片和基带市场拥有近4000项专利,占CDMA市场所有专利的27%。不要说中国企业,几乎所有国际通信行业内的企业想在短时间内"从头开始"进行技术积累,以求绕过高通,都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和高通合作,在它提供的技术专利许可模式之上,迅速补足短板,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进行市场竞争。
  董明珠带领格力进入手机市场的过程,就是企业竞争必须充分整合资源、开放创新,用最快速度进入市场的典型案例。
  专利创新对国内的企业的启示
  就在2015年里,高通与国家发改委就在中国的专利许可协议调整达成一致。当时,不少人认为高通在中国市场将受到不小的冲击。但只过了半年,华为、中兴、TCL、小米、奇酷、天宇朗通、海尔等80多家国内主要的手机品牌企业就重新与高通签署了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在这些合作框架下,高通将授予这些中国公司生产和销售3G WCDMA、 CDMA2000和4G LTE等模块的付费专利许可。
  国内出货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华为、小米、联想、TCL、中兴都已经成了高通的合作伙伴。现在,这个名单里又加上了老牌家电制造商格力——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再次加剧了。
  高通阵营为什么这么牢不可破?这中间又有哪些不言而喻的启示?
  在中国,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首先可以帮助那些试图走向海外市场的手机企业避免受到专利问题的困扰。
  以小米为例,小米是基于手机操作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而获得用户口碑认可的,发展模式更加类似互联网公司。作为一家新兴企业,一开始它并没有太多专利积累,却利用互联网模式在短短几年之内迅速打造了近亿出货量规模。小米在面对国内,尤其是国外同行的专利倾轧时,尤其需要通过一些第三方的合作举措来规避专利挑战,因此和高通形成专利联盟基本上是水到渠成。
  2015年,小米手机在印度遇到了专利官司,最后通过采用高通芯片,借助高通与爱立信的交叉授权,小米获得了在印度市场继续销售的资格。高通的模式能帮助这些专利数量不够的新兴手机品牌大幅度减少被同业"追打"的潜在风险,专心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过海外市场专利体会的小米CEO雷军在今年两会期间就说到:专利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小米将按照国际规则来处理所有的专利事宜。
  而华为、中兴、联想这样早就志在海外市场的企业,都经历过多年的国际化专利诉讼洗礼。他们选择高通与合作完全是基于对海外市场、性价比和知识产权重要性的理性认识。
  其次,高通提供的专利授权模式为格力这样的老牌传统企业带来了快速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机会。
  格力这样的企业,在原有的领域中靠以往的积累,已经创造出了一个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和强大的分销渠道,但他们也深知自己深耕的市场已经陷入发展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如果要进入智能手机这样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格力必须通过选择高通这样的合作伙伴,才能迅速弥补自己在该技术领域的短板,然后利用自己的长处——自身技术和专利的积累、传统的渠道以及销售资源,开拓出新的市场。
  高通给中国市场带来的最大启示,其实是在合作的过程中,成为了国内企业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标杆。
  有高通在前,这些企业意识到了专利的极端重要性,都不会停下自己的专利研发和创新之路。例如,华为是唯一一个入围汤森路透的"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的中国公司(2014年),也是2014年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公司。而联想为了拓展移动业务,在2014年花29亿美元从谷歌手里收购摩托罗拉,也是看上了摩托罗拉的研发能力和拥有的诸多专利。而截止到2015年10月30日,小米申请的总数已经超过6000件,仅2015年,小米发明专利申请就达到3738项,相比成立初期申请的35项专利,增幅超过100倍。
  在2016年,中国政府已经决定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且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命题正深入国内的各个行业。
  对于中国目前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对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应该是更为多样化的。事实上,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构建一条独一无二的供应链和发明一种芯片一样,都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开放性大规模创新基地与市场——因此,如何迅速、灵活地利用和整合资源,如何通过好产品和快速反应来赢得用户,会成为中国企业下一个10年最核心的工作。
  版权:本作品由作者首发于经理人分享(managershare.com)。若非授权,转发时切勿删除版权信息,否则追究相应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宛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