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佛本生故事》通过讲述佛祖在成佛之前轮回转生的故事来弘扬佛旨。《竹蛇本生》篇讲述了菩萨出家后有五百苦行者追随,有位苦行者收养了一条毒蛇并待蛇如子,菩萨劝其扔掉这条蛇,苦行者不听菩萨的劝告,最终被毒蛇咬死。《儿子》篇叙述一母夜叉抢得一男孩,强辩说是自己的儿子,与孩子的母亲争吵起来。智者在地上画出一条线,将孩子置于线上,命双方拉拽孩子,规定谁能把孩子拉向自己的一方,孩子便归属于谁。孩子在拉拽下大哭起来。生母心疼,松开了手,于是智者断定心疼孩子者才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作品选录】 竹蛇本生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的时候,菩萨转生在迦尸国一个富豪家。长大成人后,他看到爱欲招祸、无欲致福,于是摒弃爱欲,出家到喜马拉雅山当隐士,他完成禅思的准备工作,达到五神通、八定,享受禅思之乐。后来,有五百苦行者追随他。他住在那里,成了他们的老师。 一天,一条小蛇按照自己的习性出来爬游,爬到一位苦行者的净修屋里。这位苦行者对小蛇产生了亲子之爱,将它收养在一个竹笼里。由于这条蛇居住在竹笼里,人们便称它为"竹蛇";而这位苦行者待蛇如子,人们也就称他为"竹蛇爹"。 菩萨听说有个苦行者养了一条蛇,便把那个苦行者召来,问道:"你真的养了一条蛇吗?"苦行者回答道:"是的。"菩萨说:"决不可与蛇亲近,不要再养了。"苦行者说:"这条蛇对待我就像学生对待老师那样,没有它,我活不下去。"菩萨说:"可是,你留着它,你最终会丧命的。"苦行者没有听取菩萨的劝告,他舍不得扔掉这条蛇。 几天后,所有的苦行者都去采集果子。他们到达一个地方,见那里的果子长得特别茂盛,便在那里住了两三天。"竹蛇爹"也跟他们一起去了。他把"竹蛇"安置在竹笼里,关好了竹笼门。这样,两三天后,他与苦行者们一起回来,心想:"我要给竹蛇喂点食了。"他打开竹笼,伸进手去,说:"来,孩子,你肯定饿了。"这条蛇因为两三天没有食吃,怒不可遏,一口咬住伸进来的手,苦行者顿时丧生,跌倒在竹笼旁。这条蛇逃进了树林。 见到这情景,苦行者们就去报告菩萨。菩萨吩咐将那苦行者的尸体焚化;然后,坐在苦行者们中间念了一首偈颂告诫众人: 刚愎自用者,不听善意劝, 犹如竹蛇爹,命丧旦夕间。 菩萨这样告诫众苦行者,使他们安于四梵住。他死后,升入梵界。 儿 子 有个妇女带着儿子去智者的池塘洗脸。她替儿子沐浴后,让儿子坐在自己的外衣上,自己洗完脸,下池塘沐浴。这时,有个母夜叉看见这孩子,想要吃他。她捏着这妇女的外衣,说道:"大姐,这孩子长得真俊!是你的儿子吗?""是的,大妈!""我给他喂点奶。""你喂吧!"母夜叉抱起孩子,逗弄了一会儿,就带着他跑了。这妇女看见后,追上母夜叉,抓住她,问道:"你怎么抱走我的儿子?"母夜叉说道:"这哪里是你的儿子?这是我的儿子。"她俩争吵着,走过游戏厅门口。智者听到吵架声,把她俩召来,问道:"怎么回事?"听罢案情,他凭其中一个妇女那双不会眨眼的红眼睛,就知道她是母夜叉。尽管他心中有数,仍然问道:"你们愿意服从我的判决吗?""我们愿意。"于是,他画一条线,把孩子放在线中央,吩咐母夜叉抓住孩子的双手,母亲抓住孩子的双脚,说道:"你们两个拽这孩子,谁能拽过去,这孩子就是谁的。"她们两个开始拽,这孩子痛得哇哇啼哭。母亲的心仿佛要碎了,松手放开儿子,站在那里哭泣。智者问众人道:"真母亲和假母亲,哪个心疼孩子?""真母亲,智者!""那么现在,抓住孩子站着的和放开孩子站着的,哪个是真母亲?""放开孩子站着的,智者!""你们知道这个抢儿子的女贼是什么东西吗?""不知道,智者!""她是母夜叉,想把这孩子抓去吃掉。""你是怎么知道的?智者!""她的那双眼睛不会眨巴,身体没有影子,胆子大,心肠硬。"然后,他问母夜叉:"你是谁?""我是母夜叉,尊者!""你为什么要抓这个孩子?""想吃掉他,尊者!""蠢货!你过去作恶,转生为母夜叉。你现在还要作恶,唉,你真是个蠢货!"智者训诫了她,嘱咐她遵守五戒之后,再把她放走。孩子的母亲向智者祝福道:"尊者,祝你长寿!"然后,带着儿子,走了。 (郭良鋆、黄宝生 译) 注释: 五神通和八定是佛教术语。五神通指五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或如意通)。八定是按入定程度深浅而分的八种禅定,即初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梵住即慈、悲、喜、舍四种精神。 梵界即天国。 【赏析】 佛教文学不仅是印度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佛本生故事》作为佛教文学中的经典之一,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本生故事》,并不是根据释迦牟尼传教布道时用的古印度东部地区方言摩揭陀语转译而成,摩揭陀语"三藏"早已失传。值得庆幸的是,传入斯里兰卡的古印度西部一种方言巴利文"三藏"却保存了下来。由我国学者郭良鋆、黄宝生两位先生选译的《佛本生故事》即属于巴利文"三藏"中的经藏小部。 按照佛家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只有经过了无数次轮回转生,才能成佛。而每次转生,便有了一个行善立德的故事,也就产生了所谓佛本生故事。每篇佛本生故事都由五个部分组成: 1. 今生故事——说明佛陀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2. 前生故事——讲述佛陀的前生故事;3. 偈颂诗——既有总结性质的,也有描述性质的,一般出现在前生故事中,有时也出现在今生故事中;4. 注释——解释偈颂诗中的词义;5. 对应——将前生故事中的角色与今生故事的人物对应起来。郭、黄两位学者选译的是其中的前生故事和出现在前生故事中的偈颂诗,"因为这是每篇佛本生故事中最古老部分,文学性也最强"。 《竹蛇本生》通过竹蛇爹"惜恶遭殃"的悲惨遭遇,告诫人们刚愎自用的危害,提醒人们要听从善意的劝告。同时,对待邪恶之物不能滥施同情和仁爱,否则会自食苦果。这类寓意深刻的故事还有《鸽子本生》、《毁园本生》、《齐心协力本生》等。 由《竹蛇本生》自然会联想到《伊索寓言》中的《农夫与蛇》。尽管故事主人公的身份不同,前者是苦行者,后者是农夫,在情节上也有不同之处,前者是蛇被收养在竹笼中,后者是蛇被暖在农夫怀中,但主要情节——人怜爱蛇,反被蛇咬死——却是相同的。这并不是一种巧合,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源自东方,尤其是古代印度。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到达印度,给印度文化和文学的西传造就了机会。佛经中的本生故事不仅在故事题材上影响了古代欧洲寓言的发展,而且在形式上也对其产生深远影响。《伊索寓言》每篇结尾处,往往有几句点明故事寓意、对人进行劝诫的话,这种体制可以说就是对本生故事中偈颂诗的承袭。 《佛本生故事》中还记有一些著名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流布于东西方各国,见诸于各大宗教的经籍文献,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大隧道本生·儿子》中的"二母争子案"就是其中的经典篇章,揭示了伟大、无私的母爱。故事以两位妇人争夺一个幼小孩子为核心,在谁能把孩子拽过去,孩子就归谁的残酷事实面前,真母亲的爱子本能促使其宁可放弃爱子,也不愿让孩子受到一点伤害。"二母争子"还显示出人们对智慧和正义的永恒追求。故事塑造了公正无私、明察秋毫、爱憎分明的智者形象,他虽通过妇人的眼睛就已判断出真假母亲,但为了向世人彰显正义,他凭借来自生活经验的智慧与对无私母爱的理解,设置了"争子"的考题,让众人从中判断出事实的真相。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圣经·列王纪》中有所罗门王"得智慧断案",西藏的历史文献《巴协》中有《金城公主的传说》,元代李潜夫著有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于1945年据此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等。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个故事最早还是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巴利文的《佛本生故事》中。《佛本生故事》来源于民间创作,也就是说印度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了二母争子故事"(林继富《"二母争子"故事揭秘》)。 通过选文可以看出,《佛本生故事》虽然最初在印度形成,但其影响决不限于印度。著名印度学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国家里,斯里兰卡、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等等,任何古代的书都比不上《佛本生故事》这一部书这样受到欢迎。一直到今天,这些国家的人民还经常听人讲这些故事,往往通宵达旦,乐此不疲。"不仅如此,通过以上述国家为媒介的广泛传播,《佛本生故事》具有了世界性的影响。 (王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