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了,不少大学生发现,学校规定的实习期和考研或吃喝玩乐的计划撞车了。不少人通过"找关系"开实习证明,需求量的增加甚至催生出专门叫卖"实习证明"的淘宝店。(7月14日澎湃新闻) 表面上看起来,这里面有学生之过,不管什么原因,造假都不是一件正当的行为;有学校之过,疏于对大学生实习的监管;还有商家和实习单位之过,商家发的是"不义之财",帮着开假证明的实习单位有"帮凶"之嫌。但在这诸"过"之中,学校负有主要责任。 首先应明确,大学在培养方案中列出实习实践这一环节,旨在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一初衷无疑是好的。而且,教育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不少高校仅仅满足于布置任务、回收实习证明和实习总结,而对于实习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监管,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暂付阙如。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讨论实习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而在于这个设计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大学生伪造实习证明,一些学校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报道中援引某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的话说,学院在大二暑假会要求小实习,开学之后学院会要求收实习证明的复印件。"小实习管得不严,有一些同学因为一些原因没去实习,就找关系,盖个章就好了。"由此可见,部分学校的这种有意无意的失察之举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部分学生的造假行为。 问题是,学校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从客观方面来分析,可能有人手不够,经费吃紧等原因,只能进行这种程序化、形式化的管理,而对于实习过程,实在是无力过问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实习保障和监管机制的缺失。 不少大学的实习实践环节,呈现出分散化、各自为战的特点,学校几乎没有落到学生人头上的实习经费投入,也没有提供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实习单位,或者只是开具一张实习介绍信就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事业单位往往不愿接收这种带有学徒性质的"新手",因为要额外付出指导之力,而这对于那些以创造经济效益为主的企业而言,显然有点"得不偿失"。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伪造实习证明"这一乱象,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实习保障和管理制度。对学校来说,要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并加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与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实习有保障,有去处。学校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实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实习实践对于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踏上实习之路。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王彬:实习证明造假,直击高校实习制度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