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绩: 三位教师能紧紧围绕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做到恰当选取教学内容,精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有序、有目的的组织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数学学习中来。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会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不足及改进措施: 1、复习题的设计要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复习题的设计要简短、针对性要强。课堂时间有限,完整的出示一道复习题,往往会延误新知的学习,如果引导不当,还会让学生搞乱了主次。所以,我们可选取一些与例题新知关键点联系最为紧密的旧知作为训练点,以形式简短的列式计算等题型,达到复习效果的最大化。比如二年级这节课,课前的复习太难,耽误时间,还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可设计一些求谁比谁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列式计算题来进行。例如,红花10朵,蓝花比红花多9朵,蓝花有多少朵。主要训练学生明确:求蓝花有多少朵,就是求比10多9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这一算理,并反复强化,这样就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另外,复习环节中如果涉及到公式、法则、关系式一类的旧知,新课又必须用到的,我们还应有强化训练这一步。比如六年级这节课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会用基本的,还要对变换形式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也要熟练掌握。这样才算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究新知部分 (1.)本次教研主题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是阅读与理解,二是分析与解答,三是回顾与反思,根据不同的年段,说法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能按这三步落到实处,课堂教学效果不会差,这也是这次教研课确定这个主题的主要原因。基于很多老师对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很多老师在讲这类新课时就是推着往前走,讲到哪算哪,有时就会被学生出现的一些状况带歪了。回过头看一看可能有很多地方不够完美,或虎头蛇尾。但如果我们采用了这三步,就会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从一年到六年,凡是解决问题的教材都给我们标出了这三步。阅读与理解,就是读熟,找出题中基本的数量;分析与解答,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你的教学措施、教学手段、教学活动都应放到这个环节。如吕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把问题的关键点拆分成4小步,让学生按提示的步骤逐一解决,其实复杂的应用题都是由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堆叠出来的。这也是学生思考过程的一个呈现。让学生明白了这道题的解答过程。分步之后再综合,对学生来说就是搭建了一个台阶,学习新知的坡度减缓了,学生学起来自然就容易了。在回顾与反思环节中,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怎么引导学生如何去检验我们做的对不对,其实这一步在验证对了之后,还应该对这类问题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比如工程问题有哪些特征、我们常用什么样的方法解。也就是"建模",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框架,让学生不断积累解决方法,发展思维。 2.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的提示时,问题一定要紧切教学重难点,对于关键处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思维的严密性、操作性。 3.另外对例题要进行适当的扩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画线段图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所以能画图的,我们都应该用画图帮助学生理解,直观、形象。 5.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单一,内容不丰富,量不足,缺乏层次性的体现。 总之,课堂就是我们教师实践的舞台,我们还应多思考、多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