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已久的滴滴与Uber中国终于在一起了,但是广大司机和用户似乎并不开心。前者担心得到的补贴额度降低,后者对合并后的打车价格表示担忧。一个绝对老大横空出世,这个行业会好吗? 不同于以往几个互联网合并,这场收购案在坐实几个小时之后,外界频频抛出质疑:这是否触及反垄断案?滴滴与Uber针对全球与中国市场的划分是否达成过某种协议等等。 移动出行这个上周四前政策还不明朗的行业,短短几天就风云突变:既在中国被合法化,又出现一个绝对的老大,所谓自由市场的那个最大平衡点还存在吗?行业老三老四易到、神州将如何自处? 焦虑何在 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之后,整体估值将达到350亿美元。 350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按照2015年10月乐视70%控股易到用车后,易到的估值为10亿美元,以及2015年9月,神州专车B轮融资后估值为35.5亿美元估算,也就是说,滴滴和优步中国合并后,相当于35个易到用车或者10个神州专车。这样体量巨大的新公司,显然,神州和易到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另外,根据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中国IT研究中心(CNIT-Research)近日发布的《2016年Q1中国专车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滴滴专车以85.3%的订单市场份额居行业之首,优步中国占7.8%,这一合计超过9成的市场份额也反映了合并后新公司的市场地位。而易到用车和神州专车则分别以3.3%和2.9%位列三、四位。倘若仅仅从市场份额看来,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后,必将坐实中国专车市场的头把交椅,这对神州和易到而言,是新的挑战。 外界一直担心的是,以上会否构成垄断的依据?有媒体分析,反垄断将会成为神州和易到舆论战的一个重要武器。但据专业人士表示,这需要看行政机关对于"相关市场"的具体界定:是单以网约车市场计算,还是将出租车或者其他出行手段包括在市场份额的计算之内。 实际上,早在滴滴、快的合并时,易到就曾向中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举报滴滴快的的合并行为未按要求向有关部门申报、严重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请求立案调查并禁止两家公司合并。但此后并没有下文。 此次滴滴收购Uber中国发生后,《财经》昨晚的报道中称:接近反垄断法局的人士表示,这场合并应当接受国家反垄断局的调查和介入。文章还提到,也可能引发交通部门的严重关切。 老三老四何去何从? 曾有人将滴滴和快的的合并称为第一次共享出行大战的结束,彼时,很多人也因此认为出行平台的格局已定,并没有猜想到因为新的资本注入以及新的平台加入,出行市场又迎来了新的大战和变革。 在滴滴快的合并之前,易到曾试图通过举报滴滴垄断来进行阻挠,因为二者的合并对易到很是不利,易到周航曾感慨"当时已站在悬崖边上"。而去年10月接受了乐视的控股、加入乐视生态体系之后的易到,展开一系列市场动作和概念包装,又重新加入竞争行列,近日与腾讯的口水战也博得了不少眼球。 在滴滴快的将合并之时,靠租车业务起家的神州在杀入市场,并推出神州专车服务,借助于安全这张牌与其独特的B2C模式,成为出行市场的重量级玩家,并于近日获得新三板挂牌批准。 关于第二场烧钱大战,无论是滴滴、优步还是神州、易到,它们在这场大战中靠着大量补贴吸引着大量用户。易到CEO周航曾透露,2015年整个专车出行市场花掉了200多亿,关于滴滴、优步在中国市场展开的激烈烧钱大战已是家喻户晓。2016年1月,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称,滴滴每周要花7000万到8000万美元,每年花 40 亿美元来补贴司机。 另外,近日朋友圈也流传一些关于计算打车软件哪款更划算的数学题的照片,版本不一。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营销玩法很有创意,但是也间接地表明了共享出行服务补贴用户的时代逐渐结束,无休止的补贴烧钱一旦无法盈利,必然会给投资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只有实实实在在的价格才能够吸引用户。 随着滴滴和Uber中国两个小巨头的合并,外界普遍关心的是市场格局就此落定了吗?出租车要涨价了吗?神州和易到接下来的动作,也引发业内的猜测,他们会不会效仿滴滴和Uber,走向联姻、抱团取暖也未可知。 易到昨晚发文,滴滴和优步的合并,绝不意味着出行领域的竞争已经结束。首先,滴滴和优步的合并使得中国出行市场将回归商业本质,疯狂补贴"烧钱"的时代将过去,重回用服务和品质赢得市场的时代。其次,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 接下来,易到用车、神州专车会否有合并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分析,B2C模式的神州和C2C模式的易到相比同样是C2C模式的滴滴Uber合并起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两家能减少内耗,节约精力金钱全力应对这个新晋巨无霸的威胁,和其分庭抗礼起来有更足的底气,另一方面是能够补齐双方业务上的短板,神州主打的安全概念和易到形成互补。 也媒体分析称,不同于优步和滴滴,神州、易到等主打的是高端用户,客单价均高于前者,所以优步和滴滴的用户是高度重叠,但是却不重叠于神州和易到,对于不在乎价格的这部分用户来说,用户的忠诚度是比较高的。 这两家公司将如何在巨头的夹缝中生存,整个行业的最大变数到底在哪里,仍然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