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还在和勤能补拙死磕吗


  Managershare:关键是这个勤到底是低效率的还是高效率的?
  爱迪生成功之后,有人采访他,爱迪生说,我成功的原因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无疑找到了能佐证无限激发人主观能动性的证据,夸大人定胜天,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这一充满鸡血的人生励志理论。殊不知,爱迪生的原话,还有后半句:但归根到底是那百分之一的天赋起了作用。
  这些类似的坑爹的名言警句不知道害苦了多少人,让很多人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赖宁救火等等励志鸡血故事里走上不归路。
  当一个人把勤能补拙无限放大的后果,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积劳成疾,拙未必能补回多少成功,反而把自己的人生过得渗人。
  苦滟滟的搬了一辈子山,也不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山神被你感动;二是无限放大主观能动性,贪婪的欲望也会成正比按照倍数上升。当一个民族无限放大勤能补拙的时候,一是没有时间安顿灵魂和也停不下来反省自己;二是人定胜天的魔咒就会种在心中,所以开山走路,拦江发电,砍伐树木种田,圈起草原挖煤无所不能。在这种教育体系里,家长也会从小教育你,勤能补拙,是你抢占先机的唯一途径,遇见一棵树,鼓励孩子把那砍回家里那就是你的,不然就是大家的了。看到一片草原,开发翻种,秋后的粮食就是你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以勤劳的名誉,和自然斗争的一塌糊涂。
  其实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的区别,不在容貌,而是信仰和教育理念,遵循的处世之道。这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传密码。有些民族认为我们的生命是大命中的一个小命,他敬畏共同生存的一切生命,才会衍生出一群决定用什么方式生活的人群。譬如蒙古族,他的教育理论里认为草原是大家的,他从小会教育我们不能因为你的贪婪而让大命受到改变,那会受到长生天惩罚的!在过去,破坏草原,阻拦河流,砍伐树木都写在国家法律里,若破坏就是死罪。
  我小的时候,冬天捡柴火,父母常常叮嘱你只能拣枯死的干柴,活着的植物下面都有长尾巴的长蛇了。而一户从甘肃移民来的一户人家,全家出动,整个冬天用车拉沙蒿,拉沙柳,一年冬天能储备山一样的柴火,年年如此,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我清楚记得,那户人家的母亲用鄙视的口吻教育自己的孩子,别学我们,懒的,放下那么多树不砍,烧点牛粪。我母亲反驳说:蝗虫!
  我澳大利亚一个朋友回来讲,在澳大利亚,每天下班之后,所有超市做小生意的也都准时下班不得营业,即使你可以有更大的利润吸引你也不得违反规定。因为他们觉得不能因为你的勤劳而打乱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他们还推崇华灯初上,围着炉火低吟浅唱的生活。而很多华人去了,无所不能,把自己的客厅弄出来开个超市,24小时全天营业,当地人非常反感,后来没办法,官方出台强制措施管制你的勤劳。
  我朋友说,终究是骨子里的精明,我们还没有学会和自己的灵魂同步,我们还不会缓慢生活是什么形态。我们还有天道酬勤的罪恶感,我们的处世哲学就是一出生就奔赴另一场死的约会,所以,在我们的生存词典里,冗长,缓慢,懒散都是贬义词。用勤能补拙这杯兴奋剂把每一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冲在生活的第一线,我以前遇见得一位领导更以这种情怀为荣,号召我们的员工五加二,白加黑的去工作,最好还默默无言无私奉献方才显得你思想境界高,有涵养。
  其实没有哪个民族不精明,也没有哪个民族就一定懒散。当一个社会的价值鼓吹成勤能补拙的时候,用人付出的代价来给社会缺失的功能替补和买单的时候,勤能补拙和笨鸟先飞,无疑是说好一起同行,你却提前一天先走,我们的梦想成真更多要的是给别人看的结果,而不是过程。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勤能补拙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活着的意义就是不断低制造,消耗吗?事实上欧洲人看起来懒散,可是事情一桩也没误了。国人看起来个个勤劳,可是整体效率却低的惊人。或许可以说我们的民众勤劳,都被低效给抵消掉了。
  我们不惜以破坏环境的代价,和子孙和其他的生命抢夺的代价来为勤能补拙抒写墓志铭。我们用蛮劲上山下乡,开展广阔天地,一些森林被摧毁,草原沙化,河流污染,食品作假这都是因果报应。据说,三峡的阻隔,一些人的预言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前些天看新闻说,某国企劳模每周工作一百多个小时,她认为时间只要舍得挤,哪怕在办公室睡觉,就会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如果是以前我会很崇拜这样的工作狂人,读着励志的故事,加班到深夜。我现在觉得那种宣传其实很傻逼,这奔命的一生是多么悲催的一生。这和肯德基流水线上的活鸡有什么区别,从出生到死亡,就是流水线的一生。
  那天开家长会,一位优秀家长的发言让我莫名的愤怒,他的成功经验是:从儿子上学开始至今美名曰陪着儿子学习,不应酬,不看书,不娱乐,不社交,甚至三年没顾上回家看望乡下的父母,全身心的投入儿子的考学云云。这种勤能补拙的教育,能难保证他儿子成为父亲的时候会不会成为他现在的样子?
  别让勤能补拙这碗鸡血打懵了你。与其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死磕,不如换一种活法,反而会云淡风轻。
网站目录投稿: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