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心切 没考察就签约 周金鑫原是一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04年,他下岗了。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读书的女儿,妻子也没正式的工作,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心急如焚,他决心自己创业。 乡下的同学何成平找到周金鑫,说有个采石场要转让,问他愿不愿意接下来。面对这样的好事,周金鑫答应下来,并于第二天到采石场进行了现场察看。 据原来的老板介绍,采石所需的证件齐全,包括省安监局统一颁发的安全许可证。石块碳酸钙的含量非常高,可用于烧石灰,制造高标号的水泥,有着广阔的深加工前景。听到采石场有这么好,创业心切的周金鑫签下了转让合同。 ■ 想像简单 开拓市场受重创 周金鑫申请了5万元的创业资金。根据市里制订的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他还可以减免三年的税收。他想,自己在国有企业干了二十余年,管理一个采石场应该没问题。只要努力开拓市场,石场肯定会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再说,还有亲戚在市建设局,通过他也许还能接些大业务。 由于采石场是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大石块碎成小石块,以及装车都是人工操作。不但员工劳动强度大,工效也很低。再说仅有一台粉碎机满足不了客户的需要,这样小打小闹何时才能圆自己的发财梦? 为了把产量提上去,周金鑫决定加大设备的投入。当然,要买设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于是,他再次来到银行贷款,银行看到他没有值钱的东西作抵押,尽管周金鑫好话说尽,并把胸脯拍得山响,银行就是不给他贷款。急于扩大生产的周金鑫只好走"民间借贷"这条路,用高利息筹到了三十万元资金购买设备。 机械化代替了手工,产量是上去了,便销路却成了大问题。周金鑫天天跑业务,建筑工地、修路、修桥的地方,只要打听到哪里需要石头,他就会往哪里钻。现在的建筑项目都是承包制,用料成本是关键所在,承包人当然是谁的便宜就进谁的货。由于周金鑫开的石场离市区较远,运输费用占了很大的比重,别的石场每方价比他的低几元还有钱赚,他报的价比别人高很多,自己还没什么利润。尽管他的亲戚介绍了几笔业务,但都因价格问题没能成交。 周金鑫尽管累得人瘦了,脸也黑了,但签下的合同单却寥寥无几。他感觉到,开拓市场真是不简单。 ■ 经营过程中问题多 在刚开始的那几个月,虽然是作坊式生产,效率低,但成本也低,除掉付的工钱,还能赚些钱。自从买来新设备后,操作机器的员工也招了好几个,他们属于技术工种,工资还不低,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采下的大量石块,堆得小山似的就是卖不出去。为了不让生产停下来,在销售策略上,周金鑫采取了赊账和降价的办法。石头是一车又一车地运走了,经济效益却直线下滑。 工地上的建筑承包者,来石场拉石头的时候是笑眯眯的,可等周金鑫前去要账的时候,他们一个个苦着脸,说是资金不到位,等有钱的时候再付款。 实际上,周金鑫比他们的日子更难过。雷管、炸药要拿现金去提货,员工们的工资又不能拖欠,否则的话他们就会走人。半年一过,周金鑫用高息借来的款开始还利息了。债主们不仅用电话催他还钱,而且有的还亲自跑到石场逼他拿钱。当时的状况是收进来的钱少得可怜,付出去的钱却很多,周金鑫时时刻刻都在为钱的事头痛不已。 周金鑫好不容易在一个建筑工地催到了一笔款,准备还利息、发工资。想不到又出了一起事故,有个员工在进行碎石作业时,被上面滚下来的浮石砸在腿上,造成骨头碎裂。在医院治疗期间,花掉了两万多元,周金鑫辛辛苦苦要来的钱顿时化为乌有。员工的家属正准备把他告上法庭,索要赔偿。 石场跟其他企业一样,没有资金就运转不了。周金鑫面临着越开越亏损的局面,他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好办法使石场走出困境。无奈之下,他只好认输出局,把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进行了拍卖。买来时花了大价钱,卖出时就不值钱了。 周金鑫开石场仅有11个月,便亏损了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