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职业的关系,经常会有学员问我,孙老师,我们如何让大家认同我们的企业文化?从一个文化观点的提出到被接受、被认同需要怎么做? "这就像我们司机开车一样,告诉你要礼让行人,如果不礼让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一样,这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我总会笑着给他们举现实生活的例子。 无独有偶,其实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是如此。我们天天吆喝企业文化要落地,要变成员工的行为,但是如何才能变成员工的行为呢?有没有新闻舆论监督?有没有传播好的故事?有没有目视化引导?如果一名员工做得好,有没有去造势表扬并营造氛围?如果员工做得好与不好都一样,怎么去影响他人?所以推进企业文化要学会讲故事、树典型,同时还需要建立好的机制。 前几天有一个学员问我:"孙老师,我们所在的企业要建立服务文化,如何让大家有这种意识呢?"我问:"你为什么要建立服务文化呢?"对方说:"我们在管理中感受到我们和客户之间的这种粘度不够强、服务意识不高,很多客户有投诉现象。"我说那很好,说明你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互联网时代任何客户都会看重客户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一定离不开服务,服务就是从员工的一个态度、一个表情,甚至一个微笑、一句善意的提醒都会感知服务的不同,而这种感知表面是一种体验,实际背后是一种企业文化。它覆盖了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思想意识、考核标准等等,所以才有服务的这种好的意识,那这个前提是企业意识到战略的高度,把文化融入企业顶层设计中。 企业如此,国家也如此。我们国家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推出国家品牌计划、成立品牌日,央视开设了《中国品牌故事》栏目。我们大力推动工匠精神,央视开设的《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一系列的栏目,都在诠释着我们国家的中国梦。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国家层面推动我们的目标,在思想层面我们推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倡导"撸起袖子加油干"、倡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幸福我奋斗"的舆论引导铺天盖地,让每个国人都意识到"打造美好生活必须去努力奋斗",于是我们体现出了更多的爱国热情,无论在高铁上还是地铁上,我们都能看到"厉害了我的国" "点赞中国"等。我们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看到了《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看到了《欢乐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 》等等,这些无疑都在诠释着我们国家正念正知正行的推动,让每个国人爱国热情更高,这是一种文化氛围的渲染。 同样,我们做企业文化也需要明确目标,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的顶层设计,这种设计需要认同、渗透、领悟、践行、结果,最好成为习惯,成为企业认同的一种行为习惯,文化随之成为常态化。 文化也需要传承,传承什么?笔者认为是一种精神。比如:我们辅导的农村商业银行,就有很多精神可以传承,而且要一代代人继续传承下去,只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变,这种精神就会永流传。比如:"挎包精神""三铁精神""工匠精神""老黄牛精神"等。还有海尔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客精神";中建八局的"鲁班精神""高原精神",国家电网的"胡杨林精神"等等。你会发现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承,就像今天我们国家推动的传统文化复兴,我们要记住唐宋八大诗人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大餐,我们要记住孔圣人给我们带来的"仁义礼智信"等八德文化,我们更要记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他会指引企业员工激励前行。 笔者曾经在海尔工作很多年,海尔的企业文化的确很深厚,有着浓厚的企业家哲学,比如:在海尔人人熟悉的狮鹿哲学、漂石哲学、源头哲学、榕树哲学分别代表创新、速度、活力、价值等,这些方面也代表企业的一种文化,面对市场的竞争如何去顺应市场变化?创新,只有创新。海尔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纵观这个时代创新无处不在,京东最近登录各大网站抓人眼球的机器人送货场面,顺丰"杀进"新零售行业,一场跨界"打劫"的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来啦。有人戏言:打败小偷的不是警察是移动支付。跨界就是创新融合,包括我们今天新媒体时代的融合;速度意味着要快,活力意味着要有干劲和激情;榕树意味着要独木成林,用有价值、创客的思维,发现新市场新需求。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哲学和企业精神,每个企业的哲学和精神都需要不断去传承。种传承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体现,传承留下来的一定是一个个经典的故事,一个个震撼心灵的精神,无论是工匠精神还是创新精神都需要在我们这个时代不断去传承和发扬。 与时俱进,与时偕行。企业文化的传承也要结合时代,新时代、新传播、新方式、新内容,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的精神和基因不能变,我们的文化自信不能变,文化力量不能变。在文化推动的道路上我们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代去继承,但继承的方式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形式上的改变,比如:就像我们读书一样,以前我们会手捧一本书去读,现在的读书方式变成了一个APP。读书方式发生了改变,不一定去看书,可能变成了APP听书,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对文化的推动依旧没有变化,初心没改。相反,新方式读书的热情更高,一年读50本书不是问题。读书点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思想发生改变,企业文化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传承中需要不断创新,需要迭代。 做产品与讲故事的关系。任何一个品牌的背后都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定要学会讲故事,有故事的企业才是有文化的企业,所以我们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讲故事的方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生动化、形象化,但讲故事的元素和故事传承的精神不会变。我经常会被央视《欢乐中国人》中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每一个精彩故事的背后都是一种精神的折射,满满的正能量,让你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值得学习的人和精神,精神可以根植到一代代人心里去。还记得那首关于丹顶鹤的歌曲,董卿的《朗读者》传播出来的一家人守护丹顶鹤的故事感动了每位电视观众,让人感受到热爱自己职业的力量,丹顶鹤故事的背后是一个个暖人感人的故事,让丹顶鹤看起来更美,因为背后是培育丹顶鹤的人的精神魅力。 文化自信与全球视野的关系。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历史,无论是道家、儒家都有我们满满的文化自信,如古人倡导的八德文化在今天仍然非常经典,经典的东西一定要永流传。还记得华东师范大学那个意大利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我们感动,一个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文化如此之美,意大利留学生要留在中国,他甚至想尽一切办法让他的父母来中国亲眼见证一下中国的文化和发展,他说自己这辈子离不开中国了。我想这就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吧。"我们的孔子思想在走遍全世界的同时,我们的文化自信更要让每一个中国企业和每一个中国人有满满的自豪感,并自觉传承和创新,在推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不能丢,无论我们全球化的视野多大,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力量、文化精神都需要深深扎根发芽。好在我们看到国家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我们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国学热,未来一定会让我们的孩子受益,甚至在我们辅导的很多企业文化咨询项目中都把孝文化、德文化、信 文化变成了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為八德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德,也是一个企业的品德,厚德载物,任何企业都如此。 感受中国力量,感受中国文化,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我们永远在路上,践行、传承、创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