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永胜+孙晓春+霍凤华 车间是现代企业内部的一级生产管理组织,处于企业的基本部位,企业的各项任务都要以车间为落脚点,都要到车间落实。成功的车间文化是组织职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车间管理成功的关键。构筑适应新形势的车间文化,让其在车间科学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重在发挥导向、规范、激励、凝聚四个作用。 (一)导向作用。 车间文化反映了车间职工共同价值观、共同追求和共同利益,他对车间内部职工都具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职工思想越来越活跃,因此,要将这种感召力把车间职工引导到工厂所确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一是要在思想上对员工进行"导向"。要教育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将工厂的发展壮大与个人的价值实现结合起来。二是要在行动上对员工进行"导向",即把车间职工引导到工厂所确定的管理目标上来,促进工厂安全生产稳定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车间文化作为一种载体,和安全生产融合起来,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车间文化一旦得到职工认同后,就会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使职工感觉到主人翁的地位。 大家都知道,丙烯腈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剧毒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十分危险,丙烯腈厂第二丙烯腈车间党政班子带领全体职工,牢牢抓住安全生产这条生命线,连续9年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在总结提炼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将"一切从安全开始"作为车间文化理念,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在宣贯车间文化理念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全面挖掘-整理加工-广泛宣讲-故事上墙"四步法,全面开展"讲述自己身边安全故事"主题实践活动。车间积极动员,岗位职工热情参与。合成岗位副操高启明讲述他在装置检修期间,为了寻找施工队在疏通反应器空气分布孔时弄丢的一根钢钎子,两次钻进反应器,在狭小的空间里匍匐着搜寻了3个多小时,最终消除安全隐患的过程。车间组织人员以他为主人公编写了"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还登上《工人日报》。还有"石班长的工作秘笈"、"优质检修第一人"、"老宋立功记"、"徐长明的三种角色"等故事,朗朗上口,深入人心。通过宣讲这些故事使职工在观念上进一步认同、行为上进一步靠拢,让车间文化在一线班组中落地生根。 (二)规范作用。 在车间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用制度文化约束人,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来统一车间职工的步调,约束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一种责任和精神,一种必须的责任,一种可贵的精神,假如没有了规范,就等于管理失去了权威。规范使职工不但懂的做事,而且懂得如何把是做好。在实际工作中,车间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在"一切从安全开始"的文化理念基础上,提出并实施"1233"管理模式,坚守安全生命线。 该管理模式的内涵是:强化"一切从安全开始"这个理念,突出抓好人员和设备"两个安全",做到坚持制度落实、坚持过程控制、坚持亲情感化"三个坚持",实现大机组设备包机巡检到位、循环式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剧毒机泵特别监护管理到位"三个到位"。 坚持制度落实,不断完善规章制度,通过"三严"管理,提高员工对制度的执行力。坚持过程控制,现场巡检受控做到双人同行,携戴报警器、防毒面具面具;主控操作受控做到严格执行"四要"调整法;毒区检修受控双人双仪器分析确认,各级管理人员、救护车全部到场,确保安全。坚持亲情感化,开展亲情寄语、家属座谈会、"暖心"工程,切实把人文关怀落实到员工心理。 大机组设备包机巡检到位,做到"闻、听、看、摸、比"不留死角;循环式隐患排查整改到位,做到持续不断改进;剧毒机泵特别监控管理到位,做到单独封闭隔离,探头时时监控,定期倒泵清洗,防止爆聚,确保安全。 通过"1233"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车间构筑起了安全生产防线,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装置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产品优级品率始终保持100%,丙烯腈产品创成了"中国名牌产品",车间先后5次被评为"吉林石化公司先进车间",2011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示范单位。 (三)激励作用。 文化的载体是人,文化是人去创造的,而且总是由少数优秀分子创造,再向大众传播。车间文化也是这样。车间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如党员、先进职工等,往往是车间文化建设的倡导者、实践者。 第二丙烯腈车间在职工队伍中开展的"双亮工程"即:"亮先锋形象、亮安全绝活",就是通过培养、树立自己的典型来激励、鞭策职工。如选树首届"绝活好、形象佳"的"十佳职工",他们分别是"金点子大王"霍凤华、"机组小专家"杨哲、"安全把关人"姜河、"流程一口清"赵宗娟、"工艺管理带头人"孔明、"装置操作问不倒"张海涛、"机组贴心人"陶松、"四心值班长"孙继军、"班组带头人"石春海、"设备好管家"冯满昌。"十佳职工"胸前佩戴大红花、手捧奖品、脸上洋溢着灿烂微笑的彩色大照片,在车间"故事长廊"上悬挂,吸引着职工的眼球。 用典型引路,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至上而下的引导、灌输、示范和带动,对典型人物的大力宣传、鼓励、营造出做先进人物光荣和自豪的舆论氛围。在车间座谈会上,"金点子大王"霍凤华就郑重承诺:我们要对得起"十佳员工"的荣誉,"讲奉献,亮先锋形象"做到"四在前",急难险重冲在前、乐于奉献走在前、业务技能钻在前、遵章守纪做在前;"比技能,亮安全绝活"做到"三个一":参与一项技术攻关、传授一个技能绝活、组织一次岗位全员培训。车间运行工程师张海涛主动学习培训技巧,并在支部班子的帮助下,编写装置重点操作完全解读手册,成为新员工提高技能的"宝典"。2012年9月中旬,工厂组织对第二丙烯腈装置进行HAZOP分析,"工艺管理带头人"孔明、"机组小专家"杨哲、"流程一口清"赵宗娟等人积极配合,发挥自身特长和丰富经验,为有效辨识丙烯腈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亮"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对"十佳职工"的事迹宣传、典型引领,营造了"尊重先进、爱护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装置工艺操作更加平稳,短停检修安全受控,巡检更加负责认真,员工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涌现了一批敬业爱岗、技能高超的新典型。运行工程师赵良飞、值班长王理立足岗位,勤学苦练,争当装置管廊"活地图";精制班长姜立明、合成班长杨志宇工艺知识基础好,头脑聪明,争当岗位技能"小专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大专生王志伟、李拓、于航轮岗学习,重点培养,争当"一岗精、两岗通、三岗能"的带头人;退伍兵现场操作工陶东峰、高启明、曲文鑫踏实能干,经验丰富,争当现场"活流程"。 (四)凝聚作用。 坚持创建和谐环境,实施温暖工程,凝聚人心。一是服务职工群众,改善生活环境。车间为解决一线岗位员工天冷涮饭盒冻手的问题,将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水引到岗位水池,通过和工厂沟通协调,聘请2名专业师傅和车间的3名职工一起配合,奋战三天,对太阳能热水器的管线进行改造,新增设了6个热水龙头,这一举措,得到了全体职工的赞扬,大家都说:"这可真是天冷水不凉,热手暖心房呀!"二是丰富业余生活,稳定职工队伍。车间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如开展"安全生产当先锋、践行文化我先行"户外拓展活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一线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使参与的职工心情愉快,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帮扶困难职工,体现团队的温暖。车间从关心、理解、尊重员工入手,做到"四清楚、五必访"。当职工患病或家中有难事时候,车间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都前去看望、慰问,给他们送去组织上的关怀与温暖。多年来,共计走访困难职工 45人,送去慰问金 2万多元。 有人说:人管人,最累人;制度管人,管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基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文化影响人,文化造就人,通过企业文化在基层中的作用,让员工由被动的工作变为主动的工作,提上文化自觉,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 作者简介:佟永胜(1971.5—),男,工程师,现就职于吉林石化公司丙烯腈厂,车间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