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元青花展厅内,昏暗的灯光营造出宁谧的氖围。蓝白相间的瓷器在明亮的展柜里与暗淡的周边形成了鲜明对照,似乎告诉我们,今天这个被人们极为尊崇的主角,数百年后还和我们保持着距离。这种矜持并非做作,而是因为它们的稀有和价值连城,让人们可望而不可及。不仅如此,近年人们对于元青花的了解和渴望缘于拍场上青花绽放而屡兴的波澜,引发的轰动决非三言两语能道尽。对大多数藏家而言,元青花的神秘和价昂,唯有顶礼膜拜。 今年3月"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揭幕,这个阅尽沧桑的瓷海明星,静静地看着展柜外一拨又一拨攒动的人群,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6月下旬,来自伊朗博物馆以及国内收藏机构的73件元青花,圆满地完成使命,华丽转身,衣锦还乡去了。 元青花回去了,衍生的话题没有就此打住,反而愈演愈烈,喧闹异常。 元青花的两个江湖 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学者波普根据英国达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云龙象耳瓶,对照伊朗阿德比尔寺及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藏,辨认出元青花瓷器。世人遂逐渐认识了元青花。 经过半个世纪的潜心钻研,学者们总结归纳且不断完善元青花认知方法。民间藏家有些不屑,他们认为元青花存量远远多于公认的公私机构庋藏,品种也不拘泥于那些种类。元青花是"非常稀有"还是"大量存世"?什么才是真正的"元青花"?这些问题"官民"各执一词。"青花的记忆"开展以来,研讨会相继召开,依然是各唱各的戏,"较起劲儿"来。 3月19日至21日,首都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市元青花文化交流中心联合承办了"元青花瓷与中华文化"国际学术论坛。来自中国、伊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学者就元青花与考古、文化、艺术、社会生活、收藏等近30个主题进行了交流。 5月21日至22日,中国古陶瓷学会在北京召开"2009年元青花专题研讨会"。24位代表的发言聚焦于元青花的鉴定辨伪、断代、出土资料整理、彩料分析及纹饰研究等,并在不少问题上达成共识。超过三分之一的代表结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从各个角度谈了有关元青花瓷器鉴定的心得体会,其共同特点是紧密结合近年社会出现的赝品提出针对性的辨伪意见。几乎同时,千里之外的上海举行了为期三天的"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研讨会"。公立收藏机构的专家与收藏家之间的认知距离,远比北京到上海的空间距离大得多。现实中的距离容易逾越,而想要拉近人们观点之间的差距,绝非易事。 "迎世博中国民间收藏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报社、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南汇区博物馆联合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约300位收藏家展示了古陶瓷、青铜器、玉器、杂项、元瓷(单独立项)等700多件藏品。上海社会科学报总编辑许明是民藏元青花的灵魂人物,2001年3月曾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助理、《文学评论》副主编身份随团赴土耳其考察元青花,次年作为优秀人才为上海引进。他告诉记者,研讨会相当成功,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拟将民间收藏的瓷器珍品出版,包括150件元青花。许明自信地说:"‘青花的记忆展出的73件元青花,只有伊朗博物馆6件及国内馆藏的数件水准还可以,其他都是普品,民间都有相应的藏品,且与民间藏品相比算不上精品。" 持续已久的争执 基础建设、旧城改造等工程使得文化遗产遭到了空前破坏,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首现千城一面。在此过程中,"元青花"也似"忽如一夜春风来"。 民间收藏者称博物馆等机构专家为"体制内学者",有距离,有羡慕,也有些调侃。体制内专家并不相信大兴土木能够出土多少元青花,理由简单:官方报道考古发掘出土数量屈指可数,且文物价值被社会高度认知,若有大量出土文物不可能流到少数藏家手中而公立收藏机构闻所未闻。所谓"新出土"多是造假者忽悠藏家所编的故事而已。 许明对亲眼目睹的事情非常笃定。他奔波各地,串连了一大批痴迷元青花的藏友,开研讨会交流心得,将民间藏家所藏的瓷器集结出版。许明说,他与周围民间藏友收集元瓷达15000件左右。"民间藏家收藏的元瓷大多不是景德镇‘湖田窑的,而来自景德镇、福建等地的其他窑场。现在专家只认湖田窑,其他窑址的元代瓷器一概不认。湖田窑比较少,民间我见过的这一万件当中有一二十件是湖田窑的。学院派、博物馆的那些专家,因为没有看过,就一概否认,但是很多国外的藏家却在购买。这样一来,国宝大量流失海外。" 许明们虽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同样渴望得到掌握话语权的主流的认同。体制内专家呼应者不多,却不乏重量级人物与其"并肩作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辉柄先生即是其中之一。 "有些人说我是疯子",李辉柄先生自嘲。他之所以修正学术观点,源于一次"现场调查"。2005年,一位广东籍收藏家将一批"新出土"元明瓷器送至北京某拍卖公司参拍。拍卖公司请李辉柄鉴定,李先生一看:"新仿"。藏家急了,说墓里出土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新仿?在藏家三番五次劝说下,李辉柄和拍卖公司总经理一同前往藏家所说的"出土地点"探个究竟。"墓葬在江西省南城县一处三峡移民工程工地。我半夜三点赶到现场,打着手电筒,没走稳还差点从独木桥摔进水沟里。当时被蚊子咬得受不了。我们找了个认识工头的人,告诉他我是考古专家。来到现场,有人还在挖,是真墓,是当时官员的墓葬。出土的是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还有元青花。" 此番历险使李辉柄认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大兴土木,有大量元代瓷器出土。过去出土瓷器太少了,我们只认得那些馆藏品。现在新补充的元明清瓷器多了,以往总结的鉴定经验已不够用。可是面对新品种,大部分专家不敢认。2005年拍得2.3亿元的‘鬼谷出山就是南城出土的。南城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花。"不得已,他发动七八位熟识的藏家大量购藏,以将尚不被认可的"元青花"尽可能多地留在国内。 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张浦生先生的观点简单:民间绝对有元青花,但并不等于每位民间藏家手里的元青花都是真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叶佩兰先生退休后,经常与接触收藏家。叶先生告诉记者,藏家收藏的元瓷少有真品,即使有时碰到开门的,也多是残器粘合器。"这次展监验证了我们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对普通观众来说,也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藏家可以对照着自己的藏品看。其实,你把真品和赝品放在一起,有时候不用专家说什么,你自己就会发现问题了。" 北京文物鉴赏家王志军认为。元青花研究需要开阔视野,"拓展到今日中国版图之外的元代版图去寻找。有些中国学者还局限于《格古要论》等几本古 书反复论证。若再赴西亚考察,不要让些外行去走马观花,而是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课题研究。唐僧取经得有本事,不是说人家将真经给你,你就能看到真经的内容。" 元青花知多少 体制内专家普遍认为元青花存量400件左右已是定论,所谓新出土元代瓷器多属无稽之谈。而民间藏家普遍相信这些"故事",并不断重金购藏。 社会上流传民间有30万人收藏元青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静荣看来,这个数字存疑:"这30万人如果一人藏有一件,那加起来就有30万件!故宫应该说是收藏元代瓷器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也不过几十件。北京故宫藏瓷总计35万件左右,台北故宫2万多件,加起来不到40万件,民间一下就出来30万件元青花,真伪怎么认定?" 李辉柄先生认为,元朝瓷器没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瓷器最基本性质就是为皇室服务的非商品性生产,作为商品远销的元青花不具备官窑瓷器的特征。军需机构浮梁瓷局管理瓷器外销。"既然是商品生产,数量就不在少数,不可能就馆藏的那几百件。" 元青花并非因2005年2.3亿元的"鬼谷出山故事纹罐"才声名鹊起的,很多人却因此认识到了元青花不菲的经济价值。叶佩兰先生说:"过去老百姓没有这么多喜好收藏元青花的,市场也没有现在这么混乱。盛世收藏是好事,但是现在市面上赝品已经泛滥成灾。其实,元青花鉴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复杂。不管哪个朝代的瓷器。都具有该朝代的特征风格,你只要认真学习,这些要点都是比较好掌握的,关键看你的基础打得怎么样。鉴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没有见过真品,何谈鉴定?" 元青花存量"应该是已知考古发掘出土量的三至五倍。从此次展览看,除伊朗馆藏品属特例外,元青花均系出土。根本不可能有祖上流传,或是宫里流出来的。且元青花精美者不多。"王志军说:"盗墓团伙几个人苦干一夜,一千块卖给你,不是可笑吗?传承有绪者哪个也不便宜,即使现在看便宜,当时都是天价。"若要收藏又没有特别渠道,就去拍卖会竞买,"不要奢望物超所值,物有所值就不错了。"当然,"最好不收藏",因为对大多数收藏者而言,元青花收藏是"望断天涯路"。 由于得不到主流认可,很多藏家就极端地断定体制内专家已过时。张浦生先生说:"箍定元青花并不难,难的是‘鉴定持有元青花的人。"这话指出了现在文物艺术品市场中的问题:专家,藏家。市场人士的不同角色,及知识背景、研究方向、实践经验、道德品质差异,很多时候,对于同一件瓷器的认知上,会有截然相反的结论。看似与世无争的元青花背后或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故事,或是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 李辉柄先生坚信元瓷容易鉴别,但是有很多民间藏家分辨不出,买了不少假货。对于"体制内"专家一概否定"新出土"瓷器的态度,李辉柄很不理解,"希望这些持否定观点的专家作些调查,勿安下结论。" 华夏古陶瓷鉴定研究所首席鉴定师毛晓沪简介了元代瓷器的时代特点:二元配方出现在元朝。宋朝以前都是一元配方,采用优质高岭土,可塑性强,可以拉出很薄的坯,烧出很好的瓷器。元时,优质高岭土原料枯竭,景德镇人不得不寻找新的资源,这就是后来二元配方出现的原因。二元配方不能拉出很薄的坯,可塑性较差。"为了适应太批量生产的需要,景德镇人选择模具脱坯,所以元青花有脱坯的痕迹。很多搞鉴定的人,误以为罐子里边一圈一圈就是拉坯的痕迹,其实不然。脱坯痕迹跟拉坯痕迹有很大区别。拉坯是一口气从里到外用两手拉起来的,器物内部旋纹均匀,宽窄基本一致,从下到上一气呵成,非常流畅。脱坯的痕迹是不均匀的,有宽有窄,器壁有薄有厚。藏家若见到拉坯的元青花,那八成是赝品。" 高手揭秘作伪现状 叶佩兰先生在1999年1月3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真假元青花辨》,提到元青花的仿制:"‘高仿瓷的制作,早在本世纪80年代初已仿制成功。陈孟龙、李会中二位先生曾介绍说:元青花瓷的复制技术是由景德镇陶瓷馆和东风瓷厂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按照原物大小、器胎的厚薄、形体的变化、纹饰的形象和画法,装烧的处理以及青花瓷的釉色和料色等方面进行复制……这批复制品,经过多位专家的评定,被认为保持了原物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特色,制作精良。1983年轻工业部在无锡召开全国陶瓷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会,景德镇陶瓷馆的‘泥宝牌元代青花和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复制品,获仿古瓷第一名。当时的仿古瓷行销国内外市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部分复制品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这批本世纪80年代的仿古瓷是许多专业工作者在探讨古陶瓷的科学技术和艺术风格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再现了600年前元青花艺术;但从鉴定上严格地说,则精美有余,古朴豪放不足。今天文物市场活跃,要警惕有人将这批仿古瓷重新投入市场,以假乱真。" 提到仿古瓷,不能不提黄云鹏、熊璧如等景德镇仿古陶瓷专家。"景德镇仿古瓷器分为三个档次",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云鹏说。第一层次是属于比较差的,仿造的瓷器不讲究造型纹饰,甚至张冠李戴,此类仿品价格便宜;第二层次是按照有关资料仿制,景德镇很多制瓷厂都会仿制古陶瓷,这种仿制并不追求乱真,只是作为艺术品,旨在学习研究那个时代瓷器的造型、纹饰,釉料、艺术风格;第三层次的仿品是刻意追求乱真的效果,制作这类瓷器的人需要对古陶瓷有较深研究,自己本身能够断代辨伪,雇主也是收藏家或者行家,有特殊的要求,做工精致,釉料外观特征需要与被仿的瓷器保持一致,有的甚至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检测,这就是常说的"高仿"。黄云鹏认为,高仿"‘乱真是不可能做到的。制作一件瓷器是集体劳动的产物,其中一个工种或两个工种对古陶瓷认识不深,自以为是,随心所欲,留下他个人操作痕迹,就会成为辨伪的要点。仿品做得再好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再现的,多少都会带进现代工艺进去。" 进而,黄云鹏总结出造成陶瓷的外观特征的形成原因。一是工艺原因,即各个时代原材料的配方,原材料加工工艺,成型方法,上釉装烧等不同,在瓷器上留下的烙印也不同,如此一来,各个时代瓷器表面的特征就出来了;二是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要求造成瓷器上表象性的差异,如元青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对纹饰有密集型、多层次等要求。"高古陶瓷的断代辨伪研究,一定要抓住这两点,要懂得每个时代的制瓷工艺,要懂得那个时代的审美要求、使用习惯、销售区域等一系列问题。有些学者不屑于研究工艺,将表面特征记得牢牢的。光知道这些是不够的,要知其然,还要矧其所以然。"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元青艳造假手段也在不断翻新。"早期仿元青花,人们画纹饰时,将氧化铁加到氧化钴里调调就往上画了,但是放窑里烧的时候, 问题就出现了。真品元青花的青花料是含铁高的钴矿,矿石一般都是跟火山的地质形成有关,所以它那个铁完全融合到钻料里,这与直接把氧化铁的粉末加到氧化钴的粉末里效果完全不同,"毛晓沪细心地讲解道,"现在造假的人把氧化铁加上氧化钴适当配比,先经过高温煅烧,使其充分熔融。再将其研成粉末来画。高温煅烧这个阶段棚当于人工模拟火山爆发过程,使这两种物质充分融合。这样画出来的青花料肉眼几乎看不出与真品的区别。" "一个真正的元青花鉴定专家,不仅要懂制作工艺,更要知道现代复制(即高仿)工艺。"湖田熊窑丰人熊璧如相信,无论多么高超的现代复制高手,与元代青花的制作工艺差距甚远。了解元青花的内涵,就能一眼看得出是复制品还是真品。 就有些景德镇仿古高手频频亮相传媒,王志军推测:"这可能说明仿品固定的销路出了问题,市场营利模式发生了变化。景德镇仿古市场正在萎缩。" 仪器检测任重道远 艺术品鉴定是棘手的难题。传统鉴定方法是经验鉴定,即眼学、目鉴,因主客观原因,很难"标准化",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说明的是,经验也是一种科学。不同于理论科学,经验科学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较少抽象的理论概括性,研究方法以归纳法为主,缺陷是有较多盲目性的观测和实验。 如果人的鉴定结论难以令人信服,机器检测结果就绝对可靠吗? 现代检测技术被崇尚或崇拜科学的人们称为"科学鉴定"。这一称谓不甚严密。经验鉴定也是科学,非玄虚之术,故现代检测技术称"仪器检测"更确切。仪器检测的基础是正确的理论和准确的检测数据,还需要一个充分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工作量极为庞大,迄今任何一家仪器检测机构的数据库都是相对完整。目前,我国还没有古陶瓷仪器检测认证体系。不迷信科学才是科学态度,在专业人员看来,成长中的仪器检测,结论未必科学,而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因为,或理论未经严格验证,或方法不科学。科学一旦"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方法不同的检测结果不具可比性是众所周知的科学原则,而有的机构用荧光光谱测试方法得出的数据,竟与现成的化学方法测试数据相比对。此类"科学鉴定"结论,可信度几何?对于这种尴尬,叶佩兰先生深有体会:"我看过不少检测结果。原本是新瓷器,结果测出来和宋代瓷器相符,之后又列出两个元素分析,一个比例超高,一个比例超低,最后写上‘供参考三个字。我认为,这实际就是一个否定报告。既然与宋代瓷器符合,那怎么还会出现两项数据偏低、偏高,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仪器检测方式有其局限性。所有的仪器检测只是一种检测方法,且只能做出否定回答,不应做出肯定回答。文物鉴定没有万能方法,更不能用一种方法来否定另一种方法。"毛晓沪直言。传统鉴定方法与仪器检测有机结合也是艺术品鉴定的大势所趋。 杨静荣先生介绍了常用的三种技术鉴定方法,"如果被测器物通过了这三道关,藏家基本上就可放心了。"第一道关是"元素分析法",即通过发现古陶瓷不该有的现代元素来排除赝品;第二道关是"热释光",就是通过测量这件古陶瓷内累积的辐射能,从而确定烧成时间的长短;第三道关是"脱玻化检测",原理是同一种成分、同一个温度的前提下烧成的釉,在自然状况下,时间越长,它的脱玻化程度越高,通过光谱来分析,从而测算出陶瓷的年代。这三种技术鉴定方法各有短长,也各有局限,但是将这三种技术鉴定方法结合在一起考虑,最后再请专家来把关,得出的结果可靠性就更大。至于X光扫描会影响热释光的准确性,甚至扫描器物一次就误差百年之说,黄云鹏先生明言: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实验佐证。 毛晓沪先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现在瓷器仿品的水平越来越高。有一次人家拿来一个梅瓶求鉴,我一看像是真品,后来人家让给出证书,我劝他先做仪器检测。一上仪器出问题了,锌含量达4%以上。古代瓷器釉中含氧化锌只是微量,天然矿物原料不可能一点都不含,但是这个含量在万分之四左右,而4%以上就是人工有意加的。锌是一种消光剂,新瓷器看着有贼光,缺乏那种肥厚的感觉,加入消光剂可以去掉新瓷器上令人不舒服的光芒。" 毛晓沪介绍,瓷釉本身是二氧化硅为主的玻璃态薄层,物理名称叫做均质体,均质体在一种亚稳定状态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的分子会进行自己的重新排列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现象,叫做脱玻璃化现象,即由均质体向晶体转化的一种过程。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釉面的光泽就不会那么耀眼了。所以往往新旧瓷器从釉的光亮一眼便可看出来。作伪者也知道要去掉新瓷器的贼光,以前的办法是用酸腐蚀,但这样效果不自然,于是现在造假的人加入消光剂,让釉能够很快结晶,而不需要经过几百年自然的脱玻化,只是在烧窑过程中就能达到所要的效果。 仪器检测界也在尝试发明更多新的技术,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2009年6月6日,《陶瓷釉面自然老化痕迹显微鉴识法》汇报演示会在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举行。这一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开发的古旧陶瓷的鉴定技术方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于去年11月通过专家评审。该课题组根据古旧陶瓷随时空变化而显现出的老化痕迹特征,以此为突破口利用先进的显微技术来进行辨别。 但愿我们能够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驱散弥漫在元青花周围的"瘴气乌烟",还这些美丽瓷器本来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