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西游记须菩提祖师主要故事内容及赏析


  《西游记·人物形象鉴赏·须菩提祖师》赏析
  太白金星是一个在玉帝身边有崇高职位、又热情正直的天界神仙的代表人物;镇元大仙是地仙之祖,也不乏宽广胸襟与潇洒气度,但却是一个张扬自我、注重名位的人物;而须菩提祖师虽也是一个本领不亚于镇元大仙的地仙人物,却追求名实俱沉,既不自重于徒,也不以徒而重,将自己深埋起来,三界几乎不闻其名,天地几乎不见其迹,是一个真正的大隐、高隐者。
  孙悟空的宇宙第一等出身,西行取经的第一等事业,降妖除魔的第一等使命,决定了必须为他准备下一个旷世大师。孙悟空是地妖,再升格也只是地仙,所以这个大师不能来自于天界,只能来自于地界,须是地仙之首级别的。于是须菩提祖师就应运而生。
  要做孙悟空的老师,德要大德,才要通才,须菩提就是。
  须菩提名称,来自于佛教经典。须菩提为梵语Subhuti的音译,意为善现、善吉、空生。菩提为梵语Bodhi的音译,意为觉悟、智慧。据佛典,须菩提为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出身于婆罗门教家庭。佛陀到他的家乡布教,其父母改信佛教,须菩提受父母的影响,出家做了佛陀的弟子,是佛陀如来的十大弟子之一,又有"解空第一"的称号。佛教重要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相传即是须菩提与佛陀的对谈记录。
  须菩提何以称"解空第一"?空,即佛家所说的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因缘"即是"空"的同义语。佛祖在向弟子说法时,讲到要安住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是在布施时,要行"无相布施",在度生时,要行"无我度生"。须菩提是第一个开悟者,故称"解空第一"。须菩提证得了佛的至高境界,达到了"无诤三昧",做到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所谓的"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据说佛祖说法归来,众徒争着迎接佛祖,须菩提不和别人争,关在房里,照旧补他的破衲衣。佛祖说:"你们知道谁先来欢迎我的呢?须菩提是最先来的!"《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是说,若是看见的一切是有形有相的,那就是功夫用到邪道上去了,只有悟到无形无相的境界,才能见着如来的法身。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所以须菩提是用"心"来迎接佛祖的,心到佛知。
  《西游记》中的这个须菩提祖师,也同样体现着"心"与"相"的问题。他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形容人的精神领域,指的是"心";"斜月三星"是"心"字的形象化组合,指的还是"心",可见这个须菩提祖师重在修"心"、炼"心"。出门迎接悟空的仙童是"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悟空眼中的祖师形象是"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他师门中命名的十二个字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给悟空命名的"悟空"就是要"悟到万法皆空,真如本性"。一切无形无相,一切存驻于心,这决定着须菩提祖师的大隐、高隐情怀。
  "菩提"本佛家物,"须菩提"本佛门弟子,于是有人说《西游记》中的这个须菩提祖师是佛教人物,其实他化用佛家妙理达到无迹无痕的地步,出于佛而高于佛;有人据他的居住环境、他的道士打扮、他所操的术、他所演的理,认为他是个道教人物,其实他也出于道而高于道。他是个大通大达式的人物。
  须菩提的表现之一是,识通佛道,亦佛亦道,实则无佛无道。
  《西游记》中这方面的直接证语是第二回悟空第一次听师父讲道时的情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一个慢摇麈尾的道士打扮的师父,"说一会道,讲一会禅",甚至儒、释、道三家知识融会贯通着讲,这样的老师是够"开明"的,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教出悟空这样的弟子。
  须菩提的思想、才华通过他与悟空的一番对话体现出来。可以说,他对弟子所教,并不专注于何"门"何"道",听起来不仅有些旁门左道的意味,简直是大杂烩。他先虚拟出"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让悟空从中选择。这"三百六十旁门"其实就是"三百六十行"之义,三百六十行是社会各行各业的一个概称。说穿了,在须菩提祖师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学的,更谈不上什么门派之争、行业之别,这也看出须菩提祖师的思想没有什么禁忌。
  他拈出"术"字门之道,"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这显然是道家的;又拈出"流"字门之道,"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什么"家"都有;再拈出"静"字门之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这是佛家的;最后拈出"动"字门之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又是道家的。这些悟空都不学,因为单学任何一门,要么似"壁里安柱"——日久必倾,要么如"窑头土坯"——经雨必滥,要么像"水中捞月"——到底成空。对于悟空这样的"奇材",这些定型的死的知识都不足教,用教条的知识去教,只能教出知识的奴隶。至于他要教给悟空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本领,只有三更时分三星洞前的一弯秋月略窥一二。无疑,他要教给悟空的是他自己的东西。
  须菩提祖师优游于各家知识之中而融会成自己的东西,既能钻得进,又能跳得出,不仅有打破教门界限的勇气,更有打破教门界限的能力;不仅是教门的界限可打破,知识的界限也可融通。这样的人,思想活脱,知识无边,法力也无边。所以,孙悟空从他那里既学来了大闹天宫、无神能敌的本领,也学来了蔑视权威、不受羁绊的胆略。其实,他教授悟空,是有法当中无法,无法当中有法。因而,悟空闹天宫闯下大祸,却无人知其师承;或者,须菩提的神通是变化而发展着的,是深不可测的,悟空只是学得了皮毛,故尔无人看透悟空的师承;或者,教到看不出师承,那才是须菩提祖师的真正施教特色。
  三界神仙,或归于佛,或归于道,或借佛、道以提高身价,须菩提的大智大识是超于佛道之上,而隐于佛道之外。
  须菩提的表现之二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须菩提的存在就是隐,隐就是存在。但隐非"空山不见人",而是隐于生活,隐于朴实,隐于亲近。他所住的灵台方寸山,虽然高耸得有些神气,幽深得有些仙气,但和西牛贺洲的其他山也没什么区别,不及蓬莱三山之名,更赶不上普陀珞伽之誉;他的斜月三星洞前,也栽不活瑶池蟠桃树,种不出长寿人参果,有的只是樵夫养家的烂柯,弟子果腹的烂桃。所以,给猴王的第一印象是:"此间人果是朴实。"至于须菩提祖师的住处,虽也贝阙琼楼,但既不见供奉天地,也不见供奉何祖何宗何神何仙,人们所见,不过是一个有着道术的隐者而已。正因为如此,三教九流才可入其门下。
  须菩提祖师法力高深,弟子众多,教化广泛。高至大道神仙,朴至山野村氓,均受其教化。他不仅度人向道,也传授一些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方法给普通民众,因而深得一方民众的尊敬。一个道行渊奥的神仙,既可以化云来雾去的神异者入道,也可以收肉眼凡胎的俗子们为徒,教出来的弟子,既可以是尘世的凡人,也可以是天界的神仙。这样的施教理念,在《西游记》中没有第二人;这样的神仙老师,在《西游记》中也没有第二个。
  他对弟子随缘而教,缘尽则离,不求齐一,不求报答。弟子是多元的,学制是弹性的,教法是灵活的,目标是因人而异的。对于资质平庸的弟子,须菩提祖师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能够理解并接受的技能,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好安身立命;对于资质好的弟子,就按他们的潜力,确定施教内容,送他们到一个可达到的人生平台。一介村氓,一个山野樵夫,只要他有孝心,只要他淡泊立世,就孺子可教。正因为这个樵夫有老母在堂,不能相离,他就收为门外弟子,不以高深知识夺其朴质,不以神异技能困其心志,只传授他一首《满庭芳》词,让他"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须菩提的人格魅力在于,隐居一洞,教化一方。像这樵夫,每日砍柴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知足常乐。唱着《满庭芳》,就能做到"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按理说,与神仙为邻,即使凡人,也可"学得个不老之方",但樵夫没这样做,因为安身立命就是最快活的神仙。一个人的人生由他自己去决定,这也是须菩提祖师的眼界与雅量。
  须菩提教到悟空这一届是第十届,这届弟子中,只有悟空出其类拔其萃,其他也都平平。当悟空独领"妙音",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时,这些同门反嫌他不认真听讲,冲撞了师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恶他"。对于这样的平庸弟子,须菩提既不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也不以大道妙意去引诱他们,因材而施以"公案比语"、"外像包皮"之教。所以,须菩提教出的弟子虽多,除了悟空,在三界基本没什么名气。须菩提也不在乎这个,一个真正的高隐者,无所谓时,无所谓地,无所谓名,无所谓位。至尊无须自尊,至高无须自高,更无须仗他人以尊,借他人以高。
  但对于天才、奇才的孙悟空,须菩提祖师的施教方针,当然要别出心裁。是龙当腾于渊,是仙当升于天。
  须菩提的表现之三是,非常之人,当教以非常之法。
  孙悟空乃天地生一仙石,仙石产一仙猴,有道根,有灵性,有毅力,漂洋过海十数个年头,才寻到须菩提门下,这样的弟子走遍三界也难遇。从须菩提为他因种赋姓、随性命名上,看出他对这个弟子寄予了厚望。但毕竟六根未净,人伦未习,所以须菩提让悟空先从最基本的人伦日用做起:"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这样一过就是六七年。等到在"开讲大道"的讲堂上,悟空聆听"妙音",而顿悟开窍之后,才以非常之法,施以非常之教。
  顿悟开窍是一个好的基础,目标追求才是成才的关健。须菩提祖师先以寻常知识、寻常本领来考验悟空的追求,这些都是"人术"。但悟空很执著,"人术"不学,只学"仙术",只学长生不老之术。如此高秉性高追求的弟子,只能以仙术来点化了,祖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当"小儒不识"之时,悟空"已打破盘中之谜":"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此后,悟空藏智于愚,藏巧于拙。默默三年,终于"通法性、会根源、注神体",道业初成。终于被师父批准,可以检阅一下他的"霞举飞升"之技了:"悟空弄本事,将身一耸,打了个连扯跟头,跳离地有五六丈,踏云霞去勾有顿饭之时,返复不上三里远近,落在面前,扠手道:‘师父,这就是飞举腾云了。’"不料师父笑了:"这个算不得腾云,只算得爬云而已。自古道:‘神仙朝游北海暮苍梧。’似你这半日,去不上三里,即爬云也还算不得哩!"于是师父仍然因材施教,根据他猴子的动作特点,为他设计了"一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学成之后,师父就找了个茬把他赶走了。须菩提祖师的施教方法有个性,出徒仪式也特别——学成赶走,不认师徒,不许留恋,不许感恩。这又让我们想到了须菩提祖师的个性。
  须菩提的表现之四是,酒醇来自酿陈,水静来自流深。
  从做师长层面讲,须菩提祖师是真正在学识中沉潜得住的有为之师;从做神仙角度讲,他是真正追求形名俱沉的有道之仙。师道尊严,千古不易。为师者都希望教出有名弟子,以延其瓣香,播誉四方;为弟子者,亦以师出有名以自高。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训,师于弟子有再造之恩,弟子于师亦有如父之亲。血缘之续,常以"门"限;师道之传,亦以"门"分。然须菩提祖师却极力打破这种门户之见,极力削除自己的教化之功。与悟空的分别颇显冷酷无情:
  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 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这段临别赠言,常理解释不通。不图报恩,如果理解在客套层面,也属常言;不要惹祸,如果理解为临别告诫,也无不可;但不许说出师父是谁,并加以严惩,似乎就不通情理了。以须菩提的神通,能预料到悟空日后的"惹祸",这"祸"也无非是大闹天宫,当然这是任何神仙的弟子都不敢做的事,确实是"大祸"。但以须菩提的思想境界,恐怕也能理解弟子的这种反抗行为,甚至还要以之为荣。而且,天界那么多神仙的弟子家奴等为妖为魔,祸害人间,也从未见他们的师父或主人受什么牵连。况且,孙悟空这么大的神通法力,须菩提都能轻易地将其"剥皮锉骨"、贬之九幽之狱而万劫不复,即使受牵连,三界又能奈须菩提何?其实这样的临别话语,不过是须菩提的一个借口,他是不想因孙悟空的出名而打破自己宁静的隐居生活而已,他根本就不需要"名"。此后,无论孙悟空的命运如何,始终没提师父半个字;无论三界发生什么,须菩提再也没有现身。随着大仙孙悟空的学道归来,这位宗师就在三界神秘地消失了,从而给人们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须菩提的沉潜,还在于他对神通法力的理性认识。仙家的神通法力再广大无边,也终有极限;神通法力不是决定仙家命运的主宰,主宰者是人之心。因而要收敛锋芒,从自身内部进行自救,方能躲过天地之劫。当悟空学有初成时,他告诫悟空要提防"三灾利害":
  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
  前一个五百年之劫来自于外部,后两个五百年之劫来自于内部,这也说明了打倒你的是你自己、拯救你的也是你自己这样一个道理。因此,即使做到了神与仙,也没有理由张扬自己,唯有沉潜下来,不断地修持,才是真神仙。纵然有本领躲过这些劫,须菩提仍告诫悟空:
  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 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无论道业有多高多深,总无止境。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会沉潜,学会深埋,善用不如善藏,这才是为人为仙的第一要义,而须菩提做到了。
  山看不出是神仙山,洞看不出是神仙洞,人看不出是神仙人。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无所不融。门外俗子砍柴,门内凡夫练艺,不在教门享位,不在天界谋职。神通无限,法力无穷,识养无边。须菩提是真正参透了宇宙的真谛,以无色无相而存在,以高智高趣而大隐,在大隐中享受至极之洒脱。他做的是真正的人中仙、仙中人。如果须菩提不是仙,则三界无仙也。
网站目录投稿:乐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