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原因,太原作为北都,一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否则,她早已和衰落的李唐王朝一起,被碾入历史的车轮中,灰飞烟灭。 NO.150 月灵/文 你从太原走来 — 校/二氧化碳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太原,古称并州(文中两者交替使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美丽城市。 今天繁华的太原 ﹀ 历史上,太原曾是唐尧、夏禹、西周唐国、战国赵、西汉、十六国前秦、南北朝北齐、唐朝、五代诸国(包括封国、诸侯国)等的都城、别都。从春秋末期的晋阳城算起,太原市的"城龄"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 千年古城太原,简称"并(bīng)",别称并州, 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有"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 "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美誉。 ﹀ 大唐北都 这与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参考因素密切相关,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认为,都城的选择主要由经济、军事、地理位置三方面的条件来决定的,英国地理学家柯立希在《大国都》一书中提出,建造都城时通常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交通便利、粮食(包括水源)充足、便于防守,上述三点在长安城的建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太原很好的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吸引了多个朝代在此建都。 就地理位置而言,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体北高南低,呈簸箕形。东边的太行山脉和西边的吕梁山脉作为天然屏障保护着晋中盆地。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晋中盆地之间山川阻隔、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巍峨的太行山 ﹀ 山西北部历来是游牧民族或王朝的聚集地,因此,太原及其周边通常是中原王朝重点部署的北国防线,忻定盆地北部的雁门关就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关隘。 雁门关,"外三关"之一, 位于山西省代县以北20公里,雁门山中。 ﹀ 同时,太原城的水系非常发达,晋水、汾水、洞过水回环穿绕在城中。城中遍布大小湖泊池沼,水源充足。 奔流的晋水 ﹀ 汾河穿过太原 ﹀ 太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都城选址的重要区域。《太原史话》中,将历代王朝倾向定都太原的原因总结为"粮食多、民性强、地形险要的优越条件"。 真正使太原城达到"人生巅峰"是在唐朝,确切而言是武周和唐玄宗时期。 武则天执政后,将太原定为国之北都。唐中宗复辟后,为了废除武周的文化与建制,恢复唐制,废去了太原国家北都的地位,并将武则天改名的武兴县恢复为先前的文水县。 武则天(624年-705年),自名武曌(zhào)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 唐玄宗即位后,恢复了太原的北都地位,并在天宝元年(742年),将北都升级为北京。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废掉"京"字,将太原改回北都。此后,太原作为北都的地位一直保持到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版图 ﹀ 武则天设置北都 武则天设置北都的具体时间,存在天授元年(690年)和长寿元年(692年)两种不同说法。 "天授元年说"和"长寿元年说"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各方学者基于资料与分析分别得出了自己的判断。武汉大学齐子通博士认为,长寿元年(692年)置北都更加符合武周革命的过程与次第,显得更为顺理成章,合乎情理。而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武则天设置北都的初始动力与根本目的。 武则天设置北都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是以下两种说法:一是武则天的家乡情结,武则天的祖籍是并州文水县,在她称帝后,出于家乡情节,通过设置北都的方式来提升家乡的地位。《通典》注文中说:"初,武太后长寿元年,以并州后之故里,改为北都。" 比较直接的证据是武则天将文水县改名为武兴县,并将祖籍改为"武兴",足以见得武则天的家乡情结。 文水县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 西依吕梁山,东临汾河水,位于汾河谷地中部, 武则天祖籍所在地。 ﹀ 二是武则天希望加强河东军事管理,防范突厥入侵。武周时期,正是后突厥帝国崛起扩张与兴盛的时期。突厥人的兵锋已经触及河东地区中北部的朔州、蔚州、代州、忻州,直逼并州,形势严峻。 唐朝面对外族的最主要力量是回纥、吐蕃和沙陀,三者实力此消彼长、互相抗衡,当其中一方发展到足够强大时,就会向北都发起冲击,冲撞唐的防御线,企图以此为据点。实力较弱的大多归附唐王朝。由此可见,设置北都对于巩固边防的重要意义。 上述两项虽然是武则天设置北都的重要原因,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一方面,隋唐时期,太原一直是北方的军事重镇,始终发挥着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隋炀帝拜李渊为太原留守的目的之一就是"北备突厥"(也有镇压当时山西省内农民起义的目的)。因此太原的军事意义是无法忽视的,而这从太原的地理位置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凶猛善战的突厥骑兵 ﹀ 另一方面,太原作为唐朝的龙兴之地,李唐作为开国之君更有理由在并州设置陪都,而现实并非如此。 因此有学者认为,武则天将太原设置为北都的根本原因不是家乡情结和巩固边防,而是为了推动以长安为中心的李唐政权向以洛阳为中心的武周政权的转变。 长安 ﹀ 洛阳 ﹀ 实际上,为了实现"天下中心"的转移,武则天对长安和洛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第一,以洛阳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京畿建设活动,具体来说,就是将洛阳周围的临近诸州都纳入了王畿的范围之内;第二,强迫关中数十万户迁徙洛阳;第三,对李唐的关中王畿进行分割,"分京兆置鼎、稷、鸿、宜四州"。这三个举动都意在削弱长安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从而奠定自身政权稳定的基础。 李唐以长安为都城,唐高宗时期,洛阳是唐的陪都。而武周政权以洛阳为都城,并称其为"神都"。如果武周政权希望设置属于自己的陪都,并州自然是最佳的选择。《新唐书》中记载:"武后大足元年,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置左右司马。"可见,在武周时期北都,地位仅在东都洛阳之后。 太原 ﹀ 从农耕世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整体战略布局来看,太原可以称得上是洛阳最重要的北方门户。如果联系到并州防御突厥的使命,武则天以之为北都,既能起到强化拱卫神都洛阳的作用,也突出了并州作为神都洛阳北方门户的地位。 拱卫神都洛阳 ﹀ 由此可见,武则天设置并州为北都,根本目的是辅助洛阳建都,进而使其成为"天下之中",以弱化长安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当然,军事重地和家乡情结也是促使武则天设置北都的两项原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唐玄宗恢复北都 唐中宗复位后,撤销并州唐朝北都的地位。直到唐玄宗即位后,才重新恢复并州北都的身份,并在之后改其为北京。唐玄宗将并州再次设为北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并州是唐玄宗的龙兴之地。中宗景龙二年(708),李隆基以临淄王的身份出任潞州别驾。李隆基在潞州(今山西长治市)任职期间, 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他有德政,善待僚属,爱护百姓,颇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史书记载,李隆基在潞州时曾出现祥瑞之兆,"州境内有黄龙白日升天。尝出畋,有紫云在其上,后从者望而得之,前后符瑞凡一十九事"。"黄龙白日升天"当然可能是后人的臆造,但它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潞州是李隆基的发迹之地。正因为如此,唐玄宗每次北巡太原,都会在潞州停留一段时间。 北巡 ﹀ 第二,家乡情结。开元十至十一年 (722~723) , 地方官要改修唐王室在太原的宗庙, 于是唐玄宗决定北上太原,并在《幸并州制》中写到:"今属宗庙改修, 礼崇昭事,永言配享, 必在躬亲。又眷彼晋阳, 是称重镇, 将陈诗以问俗, 式安边而训武。"唐玄宗决定巡行并州以后,首先是恢复了太原北都的建制。 在北巡太原期间,唐玄宗宴请当地父老,甄别案情,释放部分囚犯,免除当地五年赋税。太原改回北都之后,唐玄宗又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再次巡幸北都。天宝元年(742),北都太原府,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一道改"都"为"京",由国之"北都",改为国之"北京"。 第三,巩固边防。早在开元初年, 后突厥汗国衰落, 漠北诸族大量南下, 涌入太原以北地区,这对唐北部边疆的安定形成极大的威胁。唐玄宗在太原设天兵军,以张嘉贞为节度使,用以巩固边防。到开元十一年( 721),罢天兵军,"以大同为太原以北节度使,领太原、辽、石、岚、汾、代、忻、朔、蔚、云十州。" 巩固边防的太原古城墙,易守难攻 ﹀ 唐玄宗重设北都用以巩固边防,能够从唐北都中城的建筑结构中窥其一斑。北都的中城并非是具有生活功能的普通城市,它更像是一座以防守作为主要功能的堡垒。具体而言,中城主要由两座跨越河、联结城垣的天桥与内部汾河上的桥梁构成。中城与东城、西城一起构成了北都的城垣体系。三者相互连接,同时相互呼应,对于城市的防御功能意义重大。 唐代太原城 ﹀ 太原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成为都城选址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更是格外注重对于太原的打造。武则天出于建都洛阳,弱化长安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目的将太原设置为北都。唐玄宗基于龙兴之地、家乡情结、巩固边防等原因在中宗废北都后,恢复太原的北都地位,并将其升级为北京。此后,太原作为北都的身份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 无论什么原因,太原作为北都,一定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否则,她早已和衰落的李唐王朝一起,被碾入历史的车轮中,灰飞烟灭。 参考资料 太原的"城龄"究竟多少年,文史月刊 . 张德一 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谢雪宁 唐代北都与北方诸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廖靖靖 唐北都中城地理环境略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樊晓剑 武则天设置北都时间及其背景考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齐子通 王振芳. 略论唐玄宗北巡太原,史志学刊 . 何莉莉 唐北都中城地理环境略考,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樊晓剑 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朱士光 唐陪都地位对太原城市文化的影响,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尚义, 张慧芝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