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作为通往知识之门的出版社、图书馆和书店,就要提供多种载体、多种途径,三者要相辅相成把全民阅读的悠久传统发扬光大,把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 【关键词】阅读;出版社;书店;图书馆 阅读是物质过程与精神过程的统一,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是智力活动也是操作技能,是吸收也是倾吐,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活动,是现实行为也是历史记录。是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阅读还是对文章进行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与探究的重要思维过程。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等9个部委一起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在该通知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实施全民读书的知识工程。2009年,为了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气,为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一起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在2013年的两会时,115位政协委员一起联名签署并提交了一份名叫《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在这份提案中,明确提出了一条建议,该建议是建议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该建议认为之所以要立法就是要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让全民阅读工作走上法制化,进而可以让政府在推动全民阅读中的责任得到明确。如今专门负责《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经草拟出了初稿。 全民阅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进而制定相关条例,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的公共资源和阅读的公共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而作为通往知识之门的出版社、图书馆和书店,就要提供多种载体、多种途径,把全民阅读的悠久传统传承下去,把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播给广大的人民群众。 一、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 (一)出版社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书籍出版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金文、石刻和人工抄写、刻绘书籍,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出版。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书籍出版业又出现了一次突破性飞跃。同时也有了繁荣的文献典籍,古代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鸿篇巨著得以保存。从2013年9月国家广电总局规划司发布的《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中可以看,到2012年年底全国的出版社达到了580家,其中副牌社有33家,出版的图书种类有414005种,其中新版的图书241986种,重版或重印图书172019种,总印数79.25亿册(张),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出版社为阅读推广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作品。2012年作家莫言获奖,他的其他作品也受到读者的关注,出版社及时出版莫言其他作品,其迅速占据畅销书榜。随着载人航天、嫦娥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的契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放映了37集的大型广播剧《天魂——航天精神纪事》播出,出版社出版普及宇航知识、弘扬航天精神的科普读物,掀起了航天知识的阅读浪潮。 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出版社担负起了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 (二)书店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书店已不仅仅作为图书的流通环节存在着,也综合了许多文化活动。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华书店,为迎接2015年"4·23世界读书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有"主题书展""读书征文""好书我来选"等微信推广活动。并开展了赠送优秀图书活动,共赠送了价值10000余元的图书,让众多读者共同分享世界读书日的快乐。 著名影星、歌手陈坤于4月10日在该图书城签售新作《鬼水瓶录》。另外,来自新疆和田的维吾尔族摄影师、畅销书《我从新疆来》的作者库尔班江·赛买提于4月11日签售《我从新疆来》一书。长长的签名队伍把场面映得火热。书店的签售活动不仅起到交流、解惑答疑的作用,活跃了图书市场,丰富读者文化生活,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特别是为没有能力购买书籍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阅读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场所,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真正回归到其公益性质上,同时也维护了公民平等接受服务的权利。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开设了形式多样的讲座、读者座谈会,在不同地点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分馆,为了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使用图书馆服务,设立了新疆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同时还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沙区残联分馆残疾人身边,为他们送去盲人读屏设备和软件,为身残志坚却积极渴求新知识的残疾人士创造汲取无尽知识的条件。希望他们在业余时间能多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时光,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利用现有图书流动服务车,把借阅服务带到街头,把图书送到老百姓身边。为了更好地进行全民阅读工作的推广,为全民阅读进行引导,新疆图书馆还利用微博,为读者咨询解疑,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动态,并开设了一系列读书栏目:"新书推荐""尚书品读""阅讀流行指数排行榜"等。利用网络给读者推荐优秀图书,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用户优势,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读者阅读活动,努力做到通过延伸服务,完善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促进全民阅读。 二、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如何在阅读中进行角色互补 阅读推广工作,如果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只是关起门来搞阅读活动,那么只会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就不能扩大阅读的传播效应,不能扩大全民阅读的社会影响。所以出版社、书店、图书馆应该以联办、协办等形式以更广的活动空间,来推进阅读活动的进行。 党和政府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高度,将国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大力推进这项工作,增强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店并没有随社区、CBD的繁华而同步发展;2013年4月27日发布了我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其结果令人振奋:县县有图书馆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也已发布;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服务形式发展势头也较迅速;总分馆、流动图书馆、图书馆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也日趋成熟;但是,与这些快速发展并存的问题也不少。虽说图书馆在激增,但人均统计,就显得严重不足。公共图书馆资源总量与配置的不平衡,使得免费开放的效益发挥受到了局限。 出版社、书店、图书馆三者在推广全民阅读工作中,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职能作用负责全民阅读工作的推广和组织工作,推广工作的经费主要由出版社与书店捐赠,在世界阅读日把全民阅读活动推向一个高潮,使世界阅读日如同盛大的节日一样热热闹闹。例如出版社、图书馆和书店联合一个"读书节",图书馆、书店可以在这种活动前,走进乡、镇基层了解基层读者的阅读方向,组织读书活动,开展专家座谈会、报告会和签名活动,图书馆、书店可以将活动中了解到的读者需求反馈给出版社,出版社根据读者的需求无偿提供读者所需图书。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世界各国的阅读活动都是以本国的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在我国也不例外。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是以围绕培养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开展的丰富活动。例如,通过围绕阅读一本图书,组织"少儿科普夏令营"和"小朋友公益阅读营","少年儿童读书之星" 演讲评选等活动,通过全民阅读活动增加图书的发行量,使书店、出版社在付出的同时也有了可观的收获。 阅读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要想提高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和文明素养,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阅读推广也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论是出版社、书店还是图书馆,都要进行全方位积极的推广,努力使所有的图书资源都能被充分利用。都要积极主动地融入推广全民阅读的工作中来,使人们通过阅读获得智慧,获得知识的精神动力,从而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参考文献】 [1]许琳瑶.积极推广全民阅读,夯实"学习型社会"基础——2011年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综述.图书情报知识,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