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提高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的研究


  【摘 要】高校校园活动面临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的尴尬。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提升党、团、班级组织的凝聚力、发展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活动教育效果,对各级学生教育管理组织提出了难题。本文深入调研了7所院校的700多名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看法,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对目前主流校园活动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凝炼总结,找到了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积极性的几个方法,供学生教育管理组织、老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活动;积极性研究
  高校校园活动是指由高校举办的面向全体或部分学生的学术、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1]包括科学讲座、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拓展、文体比赛、开闭幕式等,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培养、就业技能提高等。应该说,校方的目的是单纯的、良善的,但是因为内容设定及表现形式与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品味"、"好恶"不符,经常面临"冷场"的局面。鉴于此,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商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在汉院校的7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调研,以期揭开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探索针锋相对的措施。
  一、目前大学生不喜欢参加校园活动的原因
  据调查,有65.2%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参加校园活动,觉得"没有意义、无聊"的学生比例占到了47%。重点高校"不喜欢"参加校园活动的占比相对较低,但也达到了51.8%,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学生不喜欢官办活动。在大学生不喜欢的校园活动类别"排行榜"中,"开闭幕式"高居第一,"领导讲话"排在第二,各类暖场和纪念活动排在第三。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亦不受欢迎,如部分知识性不强的科学讲座、形式干枯的思政宣传等。
  学生不喜欢以上校园活动的原因,具体如"形式不活泼"、"內容不生动"、"不感兴趣"、"学不到东西"、"枯燥乏味"等,这些具体占比比较平均,各约为20%左右。经过访谈,笔者总结,具体原因都可抽象为 "参与感"缺失这一根本原因。参与感是指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主体感觉,包括学生对校园活动的正向认知、积极情感与身临其境、融合于活动的观感。没有参与感就没有校园活动,更没有校园活动举办的背景、目的、意义等内容。可以说,丧失"参与感"是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是任何校园活动,其目标对象都是大学生,目的意义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站位、专业技能素质、思想道德水平。但是以往的政治灌输、说教在目前的大学生身上已失去了太多作用,因为网络的普及和资讯的发达,学生越来越倾向于接收多维度、多价值甚至是反正向价值的信息,大学生再也不是嗷嗷待哺的"羔羊",而是寻求新鲜、刺激信息的"大动物"。资讯的 "长河"已然在大学生的面前急速流淌,沿着传统校园活动举办路径前行的"小船"却没办法接到在岸边驻足的大学生,因为大学生们已经厌倦了在那样的"小船"里看风景。特别是这首"小船",至始至终都由装着传统思维的"校方"、"院方"掌控,并不由自己"驾驶"。这种"身不由己"的参与感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对校园活动正向意义的认知和肯定,影响了大学生对校园活动参加与否的积极性。
  许多大学生表示,身处校园,本身参加校园活动以及进行结社、学习的意愿非常强烈,特别是大一,对诸多校园活动和社团非常感兴趣。奈何加入进去或者参加以后才发现,这些活动或社团能提供给自己的,要么很少,要么根本不是自己所需,自己在完成学业后常常觉得"无聊",但往往又要"被迫"参加许多自己不想参加的活动。这就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了一个矛盾:校园活动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间产生了矛盾。[2]据笔者了解,这个矛盾还有继续深化的可能:高校行政体制往往倾向优先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及准备好实证材料,较少倾向于优先考虑育人和任务完成效果。在供给侧结构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校园活动的"供给"是如何改、怎么改,以满足学生需求、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提高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的有效路径
  如前所述,"参与感"缺失是大学生不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的根本原因,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感,就成了提高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积极性的关键。经过调研与访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感:
  (一)官方逐步培养起"受众"意识
  长期以来,校院两级管理机构仅把大学生作为管理对象,习惯于以行政指令的方式推进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更有甚者,以行政处罚勒令辅导员或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据调查,有85.8%的大学生反映,在校园活动中接受过强制参加命令,违者以通报批评、请家长、写检讨等方式论处,情节严重者甚至取消其年度评奖评优资格。各校大学生手册普遍规定,学生需参加一定范围、程度、频次的校园活动方能参加当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定,一定程度的行政强制无可厚非,它有助于克服部分学生的惰性,达到惩治、教育学生的目的,但是事事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完成,必然会在学生群体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归根到底,学生是"受教育者",心智并不成熟,并不能像完全社会责任主体对待。所以在学生自由意志更加觉醒、维权意识更加强烈的今天,要戒除行政思维,提升"受众"意识,把学生当作校园活动、教育活动的"受众"而非"观众"来对待,这样才能在活动举办、组织过程中听取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心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校园活动,达成教育目标。
  (二)提升内容意义
  广义上的"意义"是指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向、意思、意图、认识、知识、价值、观念等。[3]狭义的"意义"指附着在信息载体上的指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校园活动有意义,学生自然愿意参加;校园活动无意义,学生自然不愿参加,该类活动应废除。但是,学生的视野、认识经常因为自身学识、交流的限制受到局限,认不清校园活动的"意义",并常常与校方、院方相冲突。这就需要校、院两级工作者提前与学生沟通,释疑解惑,在消除掉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质疑后再行举办,以促使活动真正完成。许多老师只热衷于活动举办,不热衷于前期沟通,以致参与举办活动的学生都如云里雾里,产生"走形式"、"强制完成"的观感,必然影响活动的举办,活动的效果亦不一定好。
  (三)增强形式的活泼性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的意义被了解后,还需要创新活动的形式,增强活动的生动性、新颖性和吸引力,推动活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4]
  具体来说,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性格特征更倾向于接近活动、娱乐性的新事物,不喜欢古板、拘泥的旧形式。如何创新创造形式,是我们的难点。笔者认为,无论是校园活动,还是社会现象、媒体节目,其共性是一样的:吸引人气,达成参与。因此,校园活动可以向典型的社会活动、媒体活动学习,如中华诗词大会、达沃期论坛、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等,以新鲜热闹的形式承载内容意义,提高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据调查,观看过中华诗词大会、《非诚勿扰》节目的学生比重起过60%,认为其具有吸引力的达到85.7%,由此可见一斑。
  (四)将校园活动交由第三方承接或设计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被提上政府改革日程的今天,可以将校园活动作为高校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之一,在确保政治原则、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设计、加工。笔者尤其赞成在高校内培育专业的学生组织,由校院工作人员领导,专门负责校园活动的加工设计。该类组织比较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前沿,在校园活动的设计中占尽优势。再加上学生与学生的贴近性,在宣传、组织方面亦可以精准推送,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率。
  新时代的今天,大学生的特点已发生显著变化,传统的行政思维已然不能对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的积极性起决定性影响。[5]高校组织管理者应当改变思维模式,从"受众"角度理解、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重新设计大学生校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参与感、饥渴感,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校园活动进人心、进生心,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术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廖述芳.高校校园活动开展的知晓参与度及效果评价状况研究[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3).
  [2]潘涛.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活动路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6).
  [3]孙娟娟,周哲.浅谈高校开展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9).
  [4]肖保根.让时尚进驻校园:形式多样的国外时尚文化活动[J].中国青年,2012(4).
  [5]畢宪顺,杨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高校"去行政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
网站目录投稿: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