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对话是这样的: 男:什么是妈宝男? 女:就是没主见,什么都听妈妈的。 男:哦,那我去问一下我妈我是不是。 女:问吧,我知道(答案)了。 妈宝男的核心症状,这段有趣的对话一语道破。 当写下这个标题时,我心里涌出一股莫名的感觉。 是因为激动?激动是因为这个话题可以证明我一直是个反妈宝的男人。或许这也是我自恋的另一种证明。 是因为畅快?它意味着,我在向"妈宝男"宣战,因为这种现象为很多人所恨,所看不起。 或是因为都不是,它只是一种心理探讨,我们可以平静地面对它。我希望是第三种。 表现:成年后的妈宝男,仍然活在妈妈的"子宫"里。 一个男人年幼时离不开妈妈的怀抱,活在"共生"的庇护里情有可原,但成年后的男人离不开妈妈,其与妈妈关系是胶着的,犹如活在妈妈的"子宫"里。 一个孩子出生到6个月,是母婴阶段的"共生期",与妈妈的关系是"共生"的,共生意味着:妈妈与我是相融合在一起的,妈妈的乳房是我的,妈妈的全部都是我的,彼此未分化。6个月后,开始了个体-分离化进程,发展到会爬会走的时候,孩子从妈妈怀抱里转身奔向爸爸——这个阶段如果能顺利完成"转身",就意味着个体化会较成功,否则可能仍然会呆在"共生"里。 嫁人不嫁"妈宝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扶弟魔"与"妈宝男"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作为个体的未分化、界限不清。具体来看,妈宝男具备以下特质: 生理上的"巨婴体"。生理上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表现为人格上的依赖、不独立。妈宝男无法离开与妈妈的关系,他需要活在妈妈的关注和肯定里。一旦独立于妈妈,他会感觉到无所适从甚至恐慌。远房表妹的丈夫30多了,遇上门抄水表的工人敲门,他开门后有些惊恐地看着来人,说"我妈妈不在家,你们晚点再来吧。"工作人员莫可名状。 言语里的"妈妈体"。他们动辄"我妈说"、"我妈不准"、"我妈同意了"等等。妈宝男无法表达自己的主张。在夫妻关系中无法独立作为丈夫,无法履行作为丈夫的职责,作决定作决策。 冲突中对妈妈的无理由偏向。在家庭关系中,一旦发生冲突,这类丈夫会毫无缘由地偏向妈妈,"我妈养我容易吗?你为什么顶撞她?她不就是把你化妆盒丢了吗?这么件小事至于这么计较吗?"他们缺少一份觉察,只看到母亲大人的难受,看不到妻子的痛苦;看不到妻子的委屈伤心,更看不到自己不问事情缘由的愚孝、不分青红皂白的无理偏袒。 拎不清关系的轻重。在家庭关系中,母子关系是第一位的,而夫妻关系是第二位的。这样的"错位",无疑是对夫妻关系的绞杀和阉割。在妻子看来,婆婆"占有"了儿子,丈夫如何独立,婆婆是夫妻关系的第三者。这样的夫妻关系显然让人痛苦而绝望。 喜欢被妈妈照顾。巨婴意味着:我可以躺吃、躺喝,我可以享受被妈妈照顾。成长意味着分离,意味着与母亲关系上的"断奶",这是他们万万不能忍受的。你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上街时还挽着父母的手开心地逛街说话,如此的"甜美温馨"不忍直视,但现实中却妥妥地有。 成因:母婴关系的创伤以"恋母+恋子"的方式呈现 良好的母婴关系,为孩子成长提供了安全的环境。呆在妈妈的子宫里,孩子得到充足的养分,得到足够的照料,待时机成熟,"瓜熟蒂落",分化自然完成。但是如果孩子在母婴阶段得不到充足的照顾,比如母亲过早结束产假上班,或者到外地工作等,就造成孩子的提前"断奶",依恋提前结束。未完成的依恋关系将在今后的人生中需要不断得到填补,因而恋母、妈宝现象就出现了。 在感情中,彼此间距离太小,必然夹杂着母婴阶段的创伤,共生未得到满足,依恋未得到满足,所以需要在婚姻中找到心理补偿。 共生依恋未得到满足,他在心理上是极不安全的。 巨婴 一是父亲的"缺位"与母亲的"错位"。小凡出生后,原来懦弱的父亲开始到外地工作,加上夫妻关系不好,父亲缺位严重,在儿子的养育过程中,父亲的功能是缺损的。母亲带着怨恨拉扯着小凡长大,一面极度宠溺他。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母亲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在父母功能上"越位"。而在这样的权力游戏中,儿子被推到男人的位置,时时在"保护"母亲。小凡结婚后,处处站在母亲的角度偏袒母亲,就是替代父亲功能的一种表现。 在错位的母亲的庇护下,儿子怎么能独立成长,成长为顶天立地、独挡一面的男人呢?妈宝男对母亲的偏袒和所谓的"保护",其实是丧失了男人的基本功能的。这种保护只是母子关系中的向内保护,他的"力比多"驱力并没有向外投注,所以无法转向对妻子的保护。 二是母亲的过度保护与儿子的过度依恋。母亲作为女人,有着天生的母性,保护幼子是正常的本能所在,但过度保护则是女人功能的过度延伸。过度保护下的男人很少意识到紧密的母子关系带来的窒息感,相反更多地享受到一种快乐和理所当然。儿子对母亲的过度依恋,是对自我功能的一种焦虑,更是对自己作为男人功能的一种自我阉割。在这种关系中,儿子不能安心做小孩,承担母亲对父亲的感情需要,内心不堪重负,心理学上称之为"被吞没"创伤。 这种创伤会导致儿子成年后对女人情感更冷漠封闭,因为一对女人打开心就会重新体验童年的沉重。这样的创伤必然使儿子在和母亲的关系中学会讨好母亲、哄母亲,可能看上去特别体贴关心女人,对女人温柔有加,但这只是表象。 三是"恋母"与"恋子"情结的强迫性重复 "恋母"情结说的多了,这里说说"恋子"情结。 恋子情结,又称恋子综合征,多数在独生子女家庭、晚婚晚孕家庭中颇为常见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卫生问题,此情况多数发生于母亲对自己子女之间,具体表现为母亲/父亲对自己孩子采取高度溺爱、庇护和关心过多的教养方式,此问题容易造成子女在叛逆期表现更为激烈或者对母亲/父亲过度依恋,属于俄狄浦斯综合征衍生。 在妈宝的母子关系中,母亲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无法放手,无法忍受儿子成长造成的分离焦虑,她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活成孩子的"子宫"、襁褓。在这样的关系中,母亲对儿子的关系是独占式的、湮没式的。儿子成家后,自然与儿媳成为天敌,是排斥关系。母亲无法放手,从根源上说,源于她自己早年没有被充分照料,这是需要她自己去成长的,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母亲往往无法觉察自己,没有能力成长自己。以致于,在夫妻关系、母子关系中,形成无法解开的强迫性重复,反复、交替出现。 救赎:嫁了妈宝男,这辈子还有救吗? 在综艺节目《爱情保卫战》中,有个这样的情景:男主每天早起都要给他的妈妈打电话,一整天,包括他的三餐吃了什么、今天做了什么、遇见谁和谁说了什么话,直到睡觉前都会向自己的妈妈汇报一遍。问题在于,他觉得这样很正常,只是他的女朋友觉得问题很大,选择了与他分手。 有个新闻,大概是讲小夫妻要离婚,离婚原因是结婚第一晚,婆婆就在床边搭了个小床,儿子睡中间,就这样睡了三年。媳妇刚开始认为家庭条件不好,后来买了新房,婆婆干脆要求儿子和自己睡一间房……这不是简单的家庭条件问题,其实这是活生生的"母子情深"的乱-伦大戏! 小琴与妈宝丈夫结婚5年,仍然未育未孕,原因是丈夫的性功能出了问题,有ED勃-起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究其原因,这与丈夫的母子关系过于亲密有着直接的关系。妈宝关系,可以解释为:我和妈妈的关系是最重要的,我为她拥有,我代替父亲的角色在占有妈妈,我的角色比父亲重要。这样,他的力比多无法从母亲身上转移投注到妻子身上。在这样的关系里,似乎他早就已经和母亲"结婚"了,妻子进入关系,成为了象征层面的"第三者"。这种乱-伦焦虑,进一步导致丈夫个性的懦弱、封闭,因而无法完成与妻子的性爱。 在妈宝的世界里,妈妈高兴了,他就高兴了;妈妈开心了,他就开心了;妈妈好了,他也好了;妈妈有面子了,他就高潮了! 如果陷入妈宝男的关系/家庭里,怎么办? 对丈夫来说, 一是,需要增强自我个性及与母亲关系的觉察能力,及时调整改变自我,觉察到与母亲关系的过密及对夫妻关系的损害。 二是,需要重新定位与母亲、与妻子的关系。认识到成家后,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与母亲关系应该后退到第二位。 三是,忍受一段时间的与母亲的分离焦虑,敢于成长自己,调整自己,把重心放在经营夫妻关系上来。 对妻子来说, 一是,同样要反思为何选择这样的男人做丈夫。这类妻子,往往是童年被忽视,对得到爱和重视缺乏信心的人。只有敢于自我成长,才能从关系中解脱出来,否则即使再婚,可能也是类似的轮回。 二是,觉察自己这样的婚姻模式,是为了通过心理补偿来达到自我拯救吗?看到柔弱的丈夫,是否有股要保护他的冲动,这份"圣母心"不要试图通过这样的补偿来完成自我的救赎,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只是饮鸩止渴。 三是,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心理黑洞"——每个人成长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的创伤,比如爱的匮乏、情感缺失、亲密关系疏离、缺少关注与认可,这些都会在成年后想要得到补偿。这需要在现实中去鼓励丈夫成长,让他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分离焦虑,去独立成长,也需要自我有一份勇气去觉察自己,成长自己。 作者简介: 刘月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6757人 入驻年限 6.9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