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岛之梦:自性化与感应心法》 申荷永 后记:寓於山中,置木於水 "寓於山中置木於水",是庄子入我梦中所留下的话语;那是20多年前,在南京随高觉敷先生读书的时候。我曾将其刻制为一枚印章,梦中相遇也是千年的福份,相遇一刻便是永恒的启迪。 我也从中撷取了"山木"作为我的笔名,这也便是后来"山木的博客"("洗心岛博客")的由来。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于是留下了"山木"篇,传神农、黄帝之心法。乘道德而浮游,与时俱化,物物而不物于物;与道相辅而行,方舟而济于河,虚己以游世。寓於山中置木於水,山木与我由此结缘,使我介然有知,执中而行於大道。 荣格喜欢庄子,自称为庄子的信徒;荣格学者们也多用此"山木",寓意心理分析之自性化过程。 我的《洗心岛之梦》,也包含了我对自性化的求索,心理分析之与我的心路历程,以及其中的深深足印;其中所反映的内在生命的觉醒,其中所蕴含的无意识及其意义的体现。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个人的心理分析经历,也有着文化心灵的守护与眷顾。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对此我充满感激。 《洗心岛之梦》从1988年的"梦在泰山"开始,写至2009年的"三川行之莲花心",其中已是22年的经历;以四个大梦为主要线索,所反映的也正是我这20多年的生活主题。我带着头上与脚下的伤痕,成长中的抑郁和悲伤,一路从泰山走来;远渡重洋,经过孤独与沉思,走过寓意自性的森林,卸掉脸上铁似的面具,始获得"心斋"的体验;在蜜蜂的相伴和引导下,伤我的铁丁逐渐转化,化作触摸荣格"波林根"钥匙的感觉;于是,我见到了我梦中的老师,传我东夷心法,将我带去夏威夷之茅夷,将我送回洗心岛。 于是,我的梦,便是我的心理学,便是我的心理分析。 这梦是真实的,具有心灵真实性的意义。 尤其是当梦的意义,在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时候。 《洗心岛之梦》的"三川行之莲花心"由"心系汶川"的梦开始,正是由那不可思议的感应所致。"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此之谓也。而我们的行动,大灾难面前的心灵花园志愿者救援,我们的三川行思,以及后来的玉树临风[1],我们在孤儿院中的心灵花园[2],带我们跨越时空,在艰难和痛苦之中亲近文化心灵,陪伴与守护中华最古老的一支血脉,感受那自然与生命的奇迹,感悟那源自千古、存乎一心的道理。由此,文化原型及其意义,大禹之命名与启蒙、神农之驯化与滋养、伏羲之时机与转化,已融入我们以心为本的心理分析体系,转化为感应心法,慈悲与治愈的实践。 这也是我的梦中老师在告诉我这洗心岛的寓意,何以洗心?惟有这三川之行,惟有这莲花如意,惟有这大象所引及观感化物[3];惟有这玉树临风,惟有这祖山的恩赐和三江源头之水;惟有这孤中的滋养,孤独中的求索,孤儿院心灵花园的悉心守护,顾我复我的蓦然感受。 我感谢我的梦。整理与撰写这《洗心岛之梦》的过程,几近于重新经历那刻骨铭心的心理分析,重新体验心理分析所具有的意义。 伯尼克和约翰·比毕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也都是我心理分析过程的陪伴与见证者。伯尼克曾担任国际梦的研究会主席,他也是国际意象体现学会创办会长;约翰·比毕曾为美国旧金山荣格学院院长,著名的《易经》专家,资深的荣格心理分析师。十多年来,他们都曾悉心倾听我的梦,在倾听中融入了其思想和智慧。有他们为此书撰写序言,尤其使我欣慰。 正如我在引言中所述:有了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的基础,有了洗心岛,我始能有机会打开尘封已久的梦的日记,再度进入那伴随我心理分析历程的梦中世界。 这梦是自主的,蕴含着心灵自主性的启迪。 或许,心理分析的意义,也正体现于此。我的梦,也在实现其自身。 有了我的梦,也就有了洗心岛;有了洗心岛,我的梦始展现其意义。洗心岛,既是真实的存在,也是我梦中的意象,也是我心灵的体现。寓於山中置木於水,缘朴率性,不求文以待形;这便是我梦中的洗心岛,以及我的《洗心岛之梦》。何谓洗心,惟有这梦中的感应。 申荷永 2010年10月10日於天麓湖洗心岛 (《洗心岛之梦:自性化与感应心法》,申荷永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之后,我与我们心灵花园志愿者数次前往,在玉树孤儿学校和玉树上巴塘拉吾尕小学,以及西宁孤儿院建立了我们的心灵花园。玉树是三江(黄河、长江、澜沧江)源头,祖山(昆仑之巴颜喀拉山脉)所属。 [2]我们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的孤儿院建立了20余所心灵花园。正如伯尼克在其序言中所说,"若不是由于他的梦想,许多四川震区受难的孩子将难以获得心理复原的机会;由于他的梦想,许多孤儿院的孩子也拥有了心灵花园的滋养。"但是,正如我一向把我们的志愿者行动视为自我救赎,走进孤儿,也是亲近我们自己的内在心灵。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孤儿;人类又何尝不是宇宙的孤儿。汉字之"孤,从子从瓜。其中之"子",有《说文》阐释:"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象形。"《说文解字注》曰:"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律历志曰。孶萌于子。人㠯为偁。万物莫灵于人。象物滋生之形。"而其"瓜",外象其蔓。中象其實,俨然有葫芦的意象,恍惚之中犹现宇宙的原型。于是,"孤"有"顧"之意。瞻彼日月之际,蓦然回首之处,也便是《诗·小雅》之"顾我复我"的寓意。于是,"孤"中包含着一种深远的原型意象,悲伤、痛苦以及孤独,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反复求索和自我知识,始终伴随着我的洗心体验。 [3]"大象所引"是表达老子的:"执大象天下往"。作者一向把"感应"作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第一原理,"观感化物"也是感应心法的表达。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四川地震的震中是牛眠沟之莲花心,进入玉树的标志也正是牛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