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是做人第一,还是知识第一?这是困扰着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时代难题。近日,在第七届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展示会开幕式上,中国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杨福家在演讲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第一,而不是知识第一。同时指出,中国中小学与教育先进国家差距在于"学问",教育要善问,而不在于善答。 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学会做人是育人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违育人的首要目标。我们的课堂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活跃,随着年级升高学生越来越老实、听话,到了高中敢发表见解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原因何在?"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丧失殆尽。 此外,还有"标准化"训练的泛滥。有道小学语文测试题是"雪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回答为"雪化了变成了春天"——多么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回答,与大诗人雪莱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样富有哲理和诗意!然而,老师却给了"0"分,因为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水。还有上海小学生作业"孔融让梨我不让"的误判等等,这样的八股教育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灵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早在20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就提出:"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为此,他呼吁通过社会改革与教育改革来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1952年,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的文章,再次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滋养,爱因斯坦不仅成为科学巨匠,而且成为文化巨人!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曾说:"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问愈透,创更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是培养学生"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批判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地在"怀疑——成功——创新"中建构新知,学会做人,发展自己。 中小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学会做人"的教育对于中小学来说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的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包括:学会生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认识自己,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意识。可见,批判精神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关键,也是对未来公民的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