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企业家的出身论


  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5岁随家人移居美国,在艾奥瓦州长大。曾是哈佛大学医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顾问,美国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学院的校长。这就是金墉,新任世界银行行长。
  医生、校长、干事,当你看到这样的履历,很难将这样一位"学者型"专家与世界银行的工作挂上钩。但它就是事实。奥巴马说,金墉的出色工作能力感染了他,作为医学专家,他的严谨认真执着,正是世界银行所需要的,相信金墉能做得越来越好。
  对此金墉则认为:"当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机会摆在你面前,即使你觉得自己不一定能胜任,你也一定要和这些人谈谈,原因在于你也能学到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你能帮助招聘者知道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英雄不问出处。按照中国的传统理论,这是十分恰当的理念。在一件事情面前,重要的不是你学什么要做什么,而是做什么就必须完成什么。假如金墉的这个变迁你理解不了,那么像金墉这样的"传奇"在中国企业家群体里面倒比比皆是,他们并非纯粹"生意人"出身,但却做得是纯粹"生意人"永远做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一个企业精神的真实体现。
  好猫不论黑白
  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外语,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之前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教师,复星高科的郭广昌创业前是复旦大学教师。
  教师出身的企业家们有着比较多的共性。教师一般思维比较缜密,比较细致。而有了老师的经历,对一个搞企业的人来说,就形成了不太张扬、不太张狂、相对比较稳健的人性。这是他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公务员出身的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富力集团董事长张力、巨人史玉柱则突显出的是"游刃有余"的魅力与价值。"官场"上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做伴的人,才能从跌倒的阴影中爬起来,这一点在他们看来,是一个企业成长过程中必然所经历的,而他们的这种出身使得他们在创办自己企业的时候,着实得"游刃有余"。
  柳传志、任正非们坚韧与不拔则充分说明了"军人"出身的企业家对一个企业精神的重要性。柳传志曾在多个场合讲述到:"是军营造就了我,我们的军魂就是当你在占领某制高点的时间,到达目标时全军必须发动总攻。不怕死不怕苦,一个个往上冲,为达到目标不顾一切。我在联想办企业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口号——‘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就是说当你全心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得一往无前,不顾一切。"
  正如英国心理学教授库珀的研究成果所认为的,出身或最早的职业经历对于企业家日后的商业选择与商业思维有着必然的联系。出身极大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精英关系资源的拥有和支配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这些企业家或企业经营者在整个企业食物链中选择的位置,以及他们的经营管理的风格。军人也好、教师也好、官员也罢,必须得承认企业家们的出身及经历是决定他所领导的企业能走多远的主要原因。
  相对与绝对
  诚然, 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确实会透出个人经历的影子。因为,企业家在创业的时候受自己的出身、经历的影响大一些,他们创业的时候要用原来积累下来的资源。不过,显而易见的是长期的成功或可持续的发展,与所谓的企业家"出身"关系就不大了。
  比如教师,他们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每天看的书,跟在研究所时看的书差不多,有时候还会找很多学者来讨论一些看起来似乎与企业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会比较早地预见到一些情况。而教师的另一面则是,不管什么事情,一定要搞清楚才做,显得保守一些、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会比别人小一些。所以,个人经历对管理企业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
  影响企业家成功的所有要素中,企业家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和天生的悟性是最重要的。当企业出现大量问题的时候,往往是企业由小变大、管理模式应当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家如果依然用管理小企业的模式去管理大企业,那就输定了,谁都不可能用管理小饭馆的方式管理IBM。优秀的企业家往往从管理小企业起家,关键在于当企业成长时,他们能很快把一种针对大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内植到他的企业中去,而不是继续沿用适合于小企业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一般人做选择之前至少会考虑这么两点:一是可能性,想想凭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做到;二是自己与别人相比有什么优势。企业家创业也是这样,企业家的出身和经历肯定会对其行业选择、企业管理有影响,而影响企业家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情商,即他们把握市场、客户、员工的能力及平衡各方面关系的能力,"出身"只是企业家成功与否的原因之一。
  精神需要历练
  一个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一位优秀的精神领袖来统领全局,凭借自身过硬的出身历练和勇于学习的能力,才能创造出一种永恒的企业精神。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上下同欲者胜""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共恶,靡不领。"讲的都是一个意思,只要指挥员与士卒有共同的好恶,共同的欲望,就没有不成功的事业,没有不能消灭的敌人。上下一心,无攻不克;上下离心,必败无疑。如果说,"上下同欲"是创造适应打仗需要的军队文化的要素,那么它同样也是缔造合乎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的支柱。
  "上下同欲",关键是企业上下有共同的目标。而共同目标的确立,又取决于企业上下一致的价值观念,谋求一致的利益。如果价值观念不同,人欲不同,共同目标是无法真正树立起来的。所以,缔造"上下同欲"的企业文化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企业目标的价值观念的确立。只有这样企业领导人才能从"面面俱到"的管理者到精神领袖的转化。
  经过磨练的企业家做事业,一旦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就意味着你"苦行僧"般的生活已经开始了。但要真正做出精神来,无疑要历经一段漫长的里程,这段里程中充满艰辛、劳累和坎坷,企业家必须在实践中悟出许多有新意的经营管理思想,以便不断地修整和完善自己。
  出身不能全面体现一个企业家的能力和水平,关键还看其能给社会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企业领导人更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思想,把自己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企业管理经验、行为理念进行归纳总结,让其他人从中得到启发,这远比留下什么样的物质财富更具有价值。所以说,企业家最大的财富是思想和经验。
网站目录投稿: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