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新常态下持续实现转型升级


  一、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
  "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在新常态下总体上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自2010年超过美国之后,我国一直保持着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已经超过20%,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22.8万亿元。工业出口占世界七分之一,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出口国。
  从深层看,随着要素结构变化,支撑制造业高速增长的低成本红利正在快速消失。无论是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压力,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都要求制造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的成长轨道。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基于有关统计数据的研究表明:自"十二五"规划执行以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业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已趋于优化。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在其发布的《全球制造业报告》中曾指出,中国制造业正朝价值链上游发展,从以往的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益的提升。2014年4月,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了最新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排名报告。在综合对比了全球25个主要出口国的竞争优劣势之后,中国排名首位。该项排名综合考虑了工资水平、生产效率、能源价格、国家汇率四大因素。该报告也同时指出,劳动力和运输成本上升,且生产力增长滞后,中国的领先地位"面临压力"。
  依据产业经济学理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横向看,首先是指自身的发展;从纵向看,则涉及制造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协调。动态地看,既需要衡量转型升级的过程,也需要考察转型升级的效果。以结构指标衡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效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从产业之间比例看,服务业占比在"十二五"时期持续提升。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2个百分点。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快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7.3%与4.1%,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服务业比重达47.0%的目标(参见表1)。服务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改善了之前我国服务业占比偏低的状况,标志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开始发生质的飞跃,使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使三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业生产的运营与流通效率,降低存货的绝对水平,使得生产组织可以更加有效,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制造业的经营效率。
  2. 从产业层级与技术水平看,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一直在加快。一方面,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需要调整和压缩的行业投资、生产增速明显回落,盲目扩张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另一方面,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减排、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投资与工业增加值增幅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014年,工业中的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2.3%,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速度快4个百分点,占比提高到10.6%,占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比重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这是工业内部新动力开始发力的体现。
  3. 从能耗水平看,节能降耗不断取得进展,资源环境成本消耗持续减少。2011年、2012年、2013年,我国能耗强度分别降低2.01%、3.6%、3.7%,2014年,能耗强度下降4.8%,降幅比2013年的3.7%扩大1.1个百分点。这是"十二五"以来我国节能降耗的最好成绩。2014年,工业领域单位能耗下降了7%,单位GDP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上年下降6.3%、5.6%。铜、钢、烧碱、水泥等产品的单位生产综合能耗持续下降(参见表2)。按照测算,2015年单位GDP能耗不低于3.0%即可完成"十二五"规划能耗降低16%的目标。能耗指标的下降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的标志。它充分反映了服务业、与互联网相关的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的高速成长,而且能耗比较多的重化工业在减速。2014年需要调整和压缩的行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投资增速同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去年下降了5.9%。我国经济正逐步告别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模式,向高技术、低消耗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4. 从劳动生产率看,"十二五"以来,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2313元/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提高7.0%。2009—2014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8.53%。再聚焦第二产业与制造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09—2013年,第二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9.56%,2008—2012年,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6.11%(参见表3)。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显著提升,是劳动力素质提高、科技进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的标志。
  5. 研发投入(R&D投入)是衡量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指标,它可以反映全国、地区与企业层面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最新进展。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与财政部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
  2014年,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与GDP之比为2.09%(参见表4)。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占R&D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7%、10.7%和84.6%。分活动主体看,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76.6%、15%和7.2%。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13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52.8(以200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3.1%。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为150.1、154.1、168.4和138.4,分别比上年增长4.2%、1.3%、2.6%和4.6%。表明我国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成效显著增强。endprint
  从企业层面看,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最新统计,以我国制造业的精华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例,201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有466家填报了研发投入数据,共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4496.0亿元,比上年的4273.6亿元提高了5.20%,增速低于上年的8.95%;平均研发费用为9.6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04%。有454家企业填报了专利情况,共拥有专利38.1万项,比上年(449家)的27.8万项增加了37.05%;其中发明专利10.8万项,比上年的7.5万项增加了44.00%,占全部拥有专利数量的28.22%;从平均数来看,454家企业平均每家拥有专利840项,比上年增长了35.48%;平均拥有发明专利237项,比上年增长了41.9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拥有专利和发明专利最多的企业,拥有33007项专利,发明专利16715项。
  二、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对策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复杂的格局。制造业的成长承受了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加速追赶的双重力量挤压。一方面,我国还在继续承接国际制造的产业转移,应该根据不同企业、行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各地在推进"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制造业基地并行发展的前提下,形成专业化的比较优势,分期、分批地逐步向"全球配置型"制造业基地转化,积聚累积形成全球配置新的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走出去"也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还依然任重道远。
  1. 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国制造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依靠低成本要素优势与引进技术设备发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事实证明,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走创新驱动的道路。创新驱动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唯一法宝,是替代传统的数量型竞争优势的不二选择。
  2014年6月,毕马威在最新发表的全球制造业调研报告《全球制造业展望:业绩表现备受瞩目》中指出,中国的制造企业将会大幅增加研发开支。调查显示,虽然达8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两年投放在研发创新的支出占营业收入不多于1%,但情况将会有所改变,这是因为83%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24个月内把有关支出增加一倍或两倍。相比之下,2013年调研约有四分之三(76%) 的受访者作出相同选择。
  要实现创新驱动,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选择作用,市场为创新提供导向、激励和溢价变现的渠道。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由市场主体分散决策,独立决定自己想做什么和怎么样做,而非主要由政府规划和审批决定。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主体作用,依靠企业家的冒险探索精神来化解创新过程中的高风险与不确定性。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应该降低门槛,鼓励而不是限制新的进入者。创新的方法无法准确预判,只能在大量进入者竞相探索中日益明朗,使成功者脱颖而出。三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大公司试错成本高,本能的追求成功率和稳定性,而中小企业试错成本低,决策机制灵活,更敢于冒险在新技术、新产品中承担探路者的角色。四是适应创新开放性、跨领域、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整合资源,协同创新,企业要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在科技攻关、技术转让和培训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五是要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网络。六是政府要扫除各种阻碍创新的制度性障碍,实施一系列有利于调动企业家创新精神和积极性的政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鼓励创新、扶持创新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2. 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正迎来网络化与制造业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演进趋势看,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制造业产品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个性化和定制化。制造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如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必须再定义;新的产品、新的流程和新的服务必须基于互联网技术再造。核心技术主导产品的模式已经过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多依赖社会化的价值创造、网络化的生态存在和实时化的市场洞察。我国制造业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已经具备相当的产业基础与实力。随着引进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制造业应当改变之前的模仿与学习策略,着眼于高起点,把制造业发展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选择。
  一是在生产手段上,把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运用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缩短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降低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在生产中广泛应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借助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平台,整合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的运转,更多采用异地设计、就地生产的协同化生产模式。
  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提供传统产品制造向提供产品与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推动工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和传统技术的改造升级,以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目前欧美的"绿色供应链"、"低碳革命"、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断兴起,"绿色制造"等清洁生产过程日益普及,节能环保产业、再制造产业等静脉产业链不断完善,都表明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制造业的共识。
  三是在组织方式上,以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作为制造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在产业分工中注重专业化与精细化,使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在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受信息技术影响,制造业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技术研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多地区协作日趋加强。企业要通过网络将价值链与生产过程分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endprint
  四是在发展格局上,运用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重塑制造业的全球布局。随着新兴国家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土地价格的上涨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制造业生产成本的地区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美国波士顿公司发布的《成本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指出,中国、美国、韩国、英国和日本已经成为制造业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仅比我国长三角地区高5%左右。因此,我国制造业未来的调整,包括"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都要根据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的变化逐步进行调整。
  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左右。中国工程院最新发布的《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从当前情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七大领域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新形势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考量与产业培育应当关注以下方面。
  1. 着眼于长远构建核心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整个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需要立足于自身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能出现核心技术和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以芯片为例,短期内可通过采购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商业套片来集成开发,但长期来看,必须要有自己的自研芯片,其他关键的元器件也必须要能自我供应。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上的商业供货厂商一旦被收购、破产或政治上的原因终止供货将可能导致整个产业出现停摆,二是即使有充足的供货保障,因为使用的是商业套片和元器件,竞争对手对于产品的性能将会知根知底对缺陷了如指掌。在竞争中非常不利。目前从国内走向世界的华为和中兴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自研芯片的策略就是很好的例子。
  2. 实施合理分工、布局和引导,我国国内的产业布局需要合理分工。我国地域广阔,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比较发展优势。为此,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重点培育发展。譬如新能源汽车在各地政府都瞄准新能源汽车把它纳入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避免失去未来市场这块大蛋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由新型电机、电池和新材料等三个关键部分组成,不是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省份都具备在这三个领域的优势。再譬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物联网是一个尤其热门的领域。深圳由于有华为和中兴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必将重点发展物联网。但是,武汉利用自己在光领域的优势布局发展光器件也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地方政府在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当立足自己的优势,选择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重点发展,避免盲目追求大而全。这样效果和效益将更快、更好。同时建议国家细化科技布局进行相应统筹规划。
  3.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和领域,重点实施国家队工程。对于国家优先的领域一方面国家需要扶持有实力的科研机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发展,加大在税收、基金专项、人才引进配套、企业用地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战略上至关重要且投入大、收益见效慢的的行业领域,建议实施国家扶持;对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优先在国防领域率先突破,走军民合作的路线,然后把整个高技术产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譬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中的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领域,我国远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需要重点突破。
  四、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更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出海"的新机遇。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呈现加速的趋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FDI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位列全球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 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从行业构成情况看,制造业对外投资的比例约占10.0%,且呈现上升的趋势。2014年,制造业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并购实现较快增长。联想集团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移动手机业务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以10.9亿美元收购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14.1%股权,均为企业海外并购取的重要项目,也是我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企业应当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行"走出去"战略。首先,以国际化眼光来审视企业总体战略。企业必须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着眼于全球范围来考虑各产业的发展前景,确定经营方向,寻找市场切入点。在确立国际扩张战略前,要对全球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对投资环境的深入调查,如对有关税收、劳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全面了解。在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竞争层次等方面,也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和定位,进而确定培育核心能力的主攻方向。其次,以国际化眼光来重新审视企业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时期发展战略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行为和战略选择。企业对现有核心能力的高度依赖性,势必会制约企业新的战略选择。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市场,企业有必要通过重组、剥离等多种方式突破现有核心能力的限制,引入和培育新的核心能力,使其成为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更强的核心能力。
  当前,推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的重要动因是"一带一路"战略。据统计,现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占世界的63%,但是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的29%,大多数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工业化却不发达。基础设施是其短板,但恰恰是我国的优势,两者相互结合。中国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于解决国内产能过剩,帮助国内制造业的海外崛起有着重要意义。一是通过资金出口、技术出口进而带动设备以及商品的出口。二是中国有很多产业可以整体‘走出去,在国外再造一个中国制造业。例如,我国可以模仿现有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去打造我国的工业园区,进而拉动制造业的出口。"一带一路"战略无疑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通过国际化进程,制造业企业可以着力推动从国内发展向全球整合转型,并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着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有效发挥管理的促进作用
  管理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近几年,运用管理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案例,是国资委于2012年3月份起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的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中央企业通过全方位的对标,找出了自身在管理方面的差距和提升方向,通过集中攻坚克难,有效地消除了一批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通过标准化和制度化,一大批活动成果得到了固化和推广。据统计,通过抓管理提升活动,促进效益提升超过一千亿。当前管理提升活动已如期结束,但是管理提升仍在路上,助推转型升级需要建立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应当从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管理。
  一是转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应当站在全球视野,发现在管理思想、手段上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之处,要面向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管理管理方式转变。企业要由以往以实务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价值为中心的管理转变,由被动性的管理向主动性的管理转变,由单纯对物的管理向对人和物管理的结合转变,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管理方式、方法,以人为本,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持续对标,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实践证明,开展对标,特别是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是企业明确自身存在的差距,确定提升方向重要而有效的举措,要合理选择对标标杆,科学制定量化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既要注重与标杆硬实力的对比,也要注重软实力的对标,既要注重具体数据的对比,还要注重指标背后的理念、方法、组织流程的对标,要敢于否定自我,敢于变革体制,善于消化吸收,善于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三是依托信息技术,促进管理升级。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加快重点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消除管理活动中人为因素的干扰,确保各项管理活动责任落实,执行有效。在推进过程中,应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业务主导、先试点后推广、避免走弯路,提高一次成功率。
网站目录投稿:夜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