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感触深的主要原因是有同感,所叙之事,所述之状,引起我内心的共鸣。早些时候也想过写一篇类似的文章,终究也没能写成。就像自己的很多事情,都想去做,最后一件也没有做到。我时常暗忖这算不算是一种浮躁,思来想去的又觉得不认头,这能怪我吗?除了平时工作,还有家庭、社会上诸多琐事——老人、老婆、孩子的事自然视为己任,此外还有朋友、同学、亲戚以及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亲戚的亲戚,婚丧嫁娶、寿诞庆典、升学乔迁、五花八门的饭局、聚会,没有办法,每日只是碌碌,活脱脱的一只陀螺,一只不需要外力、甘愿自动旋转、且永不停息的陀螺。 浮躁和碌碌并不等同,但是密切相关,很多碌碌的行为因浮躁而生。有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条沙丁鱼,匆匆忙忙的去追赶那一个大团体,哪怕整个团体面临的是"鲸盆大口",也要努力的不使自己掉队,为了不被别人看做另类,只好一同去"疯"。全民的幸福观如此的一致:幸福观之一:地位越高越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能览到的山很多站在矮山上仰望我的人也很多,便愈觉幸福;幸福观之二:钱越多越好,钱多了并且知道我钱多的人也很多,便愈觉幸福。这两点又可以归纳为三个字:"混得好"。假如一个美国孩子,他跟父母说自己长大后想当个泥瓦匠,父母或许会举双手赞同,但是在中国,是万万的不许孩子这样说的。孩子也不会这样说,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胸有大志","志当存高远","不要玩物丧志",最起码也得"有出息",那么到底"志"在何方?我想这绝对与两个"幸福观"有着紧密的联系。至于"混得好"了以后是不是真的幸福没人去管,反正不成功会很郁闷,即便你自己想得开,别人也会认为你很郁闷;成功以后至少别人会认为你幸福,并且别人认为你幸福,你便已经幸福了一多半了。那还含糊什么?看着别人大步向前,自己又哪能慢下来? 既然大家都走上同一条路,再宽的路也会变得狭窄,既然狭窄了,就要分顺序的先后,那么排序的标准是什么?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外世技巧...",他说的人际关系当然是指他们国家的人际关系,我们的人际关系更有着自己的特色。很多事情就象不准点的火车,你以为订了票可以不紧不慢的去乘车,岂知,等你按时到了车站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它已经被开走了,你气恼的在后面喊"这不公平!",火车会回答你说:"这么多人都同意开走,偏偏要为了你一个人等?"或者干脆没有回声,坐不坐下一趟随你的便。所以我不敢慢下来,好比黑夜里急行军,看不到别人有多快,只有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走的快,即使走不快,至少也要想的快,只有快,才能不郁闷,只有不郁闷,才有可能幸福。既然关键在于快,我怎么能够慢下来? 其实想快未必要浮躁,浮躁了也未必就能快,反倒容易跌大跤,甚至彻底的失败掉。不过,人在追求速度的时候,往往忽略一些方面,甚至要故意抛弃一些东西,类似急行军时要丢掉一部分行装一样。但是,最后绊倒自己的,也可能恰恰就是先前丢掉的。急躁和暴躁,是浮躁的衍生物,有了浮躁的根基,不愁没有那样的果实。越是碌碌越没有时间思考,越不思考便越浮躁,越浮躁就越急躁,越急躁就越暴躁。是时候坐下来静静的想一想了-----我到底想去哪里?那里有什么? 其实一切都何必?走进一片原始森林,里面有高大挺拔的乔木,也有低矮的灌木丛,有默默无闻的苔藓、地衣,也有巧妙攀援的藤萝。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要开花,也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要结果。竞争是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界存在的方式,没有竞争就不会有各个物种健康的发展。竞争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而不是一颗颗浮躁的心,一张张悲苦的脸。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尽管高尔基的这段话耳熟能详,终究也难以想象自己"临行"前会说些什么。倒是每晚都会"临睡",临睡前盯着天花板,"回首"一天的往事,不断的"悔恨","悔恨"的倦了,才进入梦乡。却又梦见自己变成一只陀螺,溜溜的转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