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上市后的顺丰留下四大谜题背后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顺丰的股票名为"顺丰控股"而不是顺丰速运或"快递"、"速递"和"股份","控股"两字意味深长。
  正如顺丰官网上对其业务介绍的措辞"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业"所言,顺丰所经营的,远不止快递业务那么简单。对顺丰全业务进行扫描,其资产布局能否撑起它的未来?
  2月24日,顺丰控股(SZ.002352)正式登陆A股,距离它在去年5月23日宣布借壳鼎泰新材只用了277天。上市当天开盘不久后,顺丰控股的股价立刻涨停。同为借壳上市的圆通速递(SH.600233)和申通快递(SZ.002468)正式更名当天,股价分别下跌4.37%以及微涨0.41%,相比之下,顺丰的气势不可谓不高。截至3月7日收盘,顺丰的总市值超过2660亿元。
  在资本助推下,"三通一达"都已经上市。尽管顺丰处理的快递量不是市场第一,但是它的总市值却超过了"通达系"四家之和。
  顺丰可能是中国快递业内知名度最高、口碑最好、最会赚钱的公司。但是资本为之"疯狂"的,在于顺丰不再仅仅是一家快递公司——它不仅拥有38架全货机(不包括包机),还涉足了仓储、冷链运输、生鲜电商以及金融等业务。
  "目前快递公司都在尝试一些新的业务,原因在于国内快递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过了,尽管顺丰定位为中高端市场,每件的单价超过20元,并且在加大对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但是成本压缩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才能保持业务增长的持续性。"东北证券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分析师王晓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根据国家邮政局的数据,2016年,我国的快递业务量为313.5亿件,同比增长51.7%,连续6年增速超过50%,不过这种速度会逐渐慢下来。根据《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的快递量目标为700件,即使是按照这样的速度,未来4年,国内快递行业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2%。
  值得注意的是,鼎泰新材更名为"顺丰控股",而不是顺丰速运或"快递"、"速递"和"股份"等后缀。"控股"两字更意味深长。
  正如顺丰官网上对其业务介绍的措辞"基于物流、融通金融、流通商业"所言,顺丰所经营的,远不止快递业务那么简单。
  快递小哥、客服和机长敲钟,顺丰可能传递什么信息?
  在上市当天的敲钟环节,站在顺丰集团掌门人王卫身边的三位员工,分别是去年4月在北京被掌掴的快递小哥冯艳明、一位客服人员和顺丰航空的一位机长。
  不论这种安排出自何意,的确让外界对王卫的好感有所增加。
  如果说选择快递员和客服代表体现了王卫的为人和态度,那么选择一位机长或许体现了顺丰对于航空业务的重视。
  "这(请机长敲钟)体现了顺丰定位于商务件和中高端电商市场,有别于其他通达系公司。"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邬跃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
  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的快递分两种,顺丰和其他。造成这种印象,一方面是因为顺丰坚持直营模式,而非采用"通达系"的加盟制度,这使得顺丰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更一致。另一方面,它的优势在于快,这和顺丰在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的投入,以及顺丰航空有着莫大的关系。
  2003年,顺丰成为中国第一家包机运送快递的民营速运公司。2009年,顺丰航空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顺丰可以根据货物的需求考虑是否开辟专门航线,而不是依赖客机的腹舱。此举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帮助顺丰占领时效要求高,同时也是利润率最高的商务件市场。
  如果顺丰想要构建一张高效的货运航空网络,拥有飞机,开辟航线只是第一步,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货运枢纽。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强大的枢纽可以带来惊人的货物处理能力。在联邦快递总部所在的孟菲斯机场,一天24小时都能够充分被利用。为满足时效要求,枢纽机场通常会集中起降、集中分拣,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流,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顺丰已经确定将湖北鄂州作为将来的货运枢纽,预计2020年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投资预算达到200亿元。顺丰和湖北政府的投资比例尚未披露,不过机场在建成之后,顺丰航空将会成为基地航空,顺丰集团对于机场的规划也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枢纽机场对于顺丰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在很早就已经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它的最终目的肯定是瞄准国际三大巨头,FedEx,UPS和DHL,加入国际第一梯队。新机场正式投用后,顺丰有很大概率与国内的其他快递业竞争对手在全网实效、服务和整体体验上再次拉开一个实质性的差距。"罗兰贝格大中国区交通运输物流业务联席负责人、执行总监于占福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顺丰定位商务件与中高端电商市场,其业务量比以中低端电商件为主的"三通一达"要低,但中高端商务件的产品价格更高,平均单价维持在24元上下,是通达系的5倍以上。顺丰如果想要保持这种优势,势必要将航空货运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张"王牌"。
  根据鼎泰新材于去年5月23日发布的公告,顺丰计划向不超过10名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80亿元,其中排在资金用途第一位的是: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计划投资26.8亿元。
  但是,顺丰在航空货运方面的领先优势并非牢不可破。
  如今,通达系都已经上市,有更多资金去弥补自身和顺丰在物流时效方面的差距。2015年,背靠阿里的圆通宣布订购了15架B737。去年10月份,中通在纽交所上市的时候,CEO赖梅松接受彭博社采访表示,该公司正考虑建立自己的货运机队或收购航空股权。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用于快递运输的专用货机数要增加到200架。顺丰目前有37架,不排除其他快递公司会有动作。
  王卫用"顺手付"发了14亿红包,顺丰金融业务去向何方?
  顺丰上市敲钟那天,王卫以个人的名义给全公司40万员工发了金额总计14亿元的红包。他用的是顺丰旗下的APP"顺手付"。
  "顺手付"是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下称顺丰恒通)旗下面向大众的金融服务产品,主要功能是收发快递场景下的扫码支付、收款。同时,顺丰也将之前推出的"顺手赚"货币基金理财融入"顺手付"里。根据公开资料,"顺手赚"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是3.75%,合作方为易方达基金。其他合作方还有南方基金等。
  顺丰集团的架构中,有一个专门的金融事业部,但是在借壳期间,旗下的部分金融公司已经被悉数剥离。
  根据鼎泰新材2016年7月26日发布的公告,顺丰控股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100%股权、乐丰保理100%股权和顺诚融资租赁100%股权转让给持有顺丰控股68.4%股份的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明德控股),或其指定的除顺丰控股及其子公司之外的第三方。
  拥有"顺手付"的顺丰恒通仍然在上市资产中,被剥离的都是顺丰金融2B的业务,包括基于货物的仓储融资,基于应收帐款的保理融资,以及基于客户信用的小贷业务。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时候指出,剥离金融资产可能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顺丰借壳上市过程中正好是国家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集中整治,剥离金融资产可以减少上市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二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市盈率要更高,大的互联网公司往往会将旗下金融业务独立出去,谋求单独上市,因此也不排除顺丰对其金融业务有此考虑。
  公告显示,2015年,合丰小贷的营业收入只有479万元,乐丰保理是942万,最高的是顺诚融资租赁,收入达到1.1亿元。但是整体来说,对比顺丰控股每年500多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金融业务现在的规模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顺丰出身于物流行业,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大量的信息流、资金流,这是顺丰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前提。
  但是,大部分人使用"顺手付"是用来支付快递费。顺丰很难根据一个人收寄快递的情况去判断一个人的信用,资金情况和还款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顺手付"推出两年多以来一直没有进入公众的视野的原因。
  顺丰做金融的优势在于供应链,也就是2B的业务。事实上,国际上大的快递公司比如FedEx和UPS都有金融业务。
  顺丰在发展壮大的20多年时间内,积累了包括很多中小企业在内的大量客户资源。这些中小企业由于抵押不足,信用度不高很难向银行申请贷款,顺丰可以基于过去对他们的了解提供贷款服务。
  除此之外,顺丰还有一个仓配物流事业部,服务的对象是电商企业。顺丰向他们提供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的仓储融资,方便他们向上游进行采购。一般来说,电商企业的货物要存放于顺丰的仓库,顺丰可以通过系统动态查看商家的库存并计算货物价值,从而灵活调整贷款额度,最后的配送环节也是通过顺丰完成。
  然而,现在大的电商平台(如京东、亚马逊、1号店、苏宁等)都在自建物流,而且都推出了面向企业的金融业务。京东甚至将物流开放给第三方使用,而通达系纷纷都投入了菜鸟的怀抱。菜鸟和蚂蚁金服都属于阿里巴巴,后者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
  "顺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如果只能笼络中小企业,那么增长空间也比较有限。"邬跃认为。
  除了供应链金融,顺丰如果想要做大个人消费金融版块,不仅需要数据的沉淀和挖掘,同时也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根据顺丰控股发布的2016年半年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25.9亿,短期借款为34.5亿元,流动负债总计为143.1亿元。
  除此之外,作为直营模式的代表,顺丰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如果从金融机构大幅举债,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顺丰想要在金融业务上大展拳脚还有一定的难度。
  "顺手付的产品结构很简单,目前来看,顺丰具体想怎么做,他们可能没有想清楚。在一些零星的市场,顺丰还是可以做,但是如果不能找到一个很大的场景并且做大的时候,那么公司在战略规划时肯定会存在犹豫,对业务的重视程度也会慎重考虑。"薛洪言说。
  从嘿客、顺丰家到顺丰优选,顺丰商业是"鸡肋"吗?
  2015年9月30日,顺丰控股将顺丰电商、顺丰商业100%股权分别以人民币1元转让给明德控股持股76%的顺丰控股集团商贸有限公司(下称顺丰商贸控股)。
  根据鼎泰新材2016年5月30日发布的公告:"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造成的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三者相加近-16.1亿元。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顺丰嘿客是在2014年才正式开业的,可见2013年亏损的1.26亿元主要由于顺丰的电商业务带来,即顺丰优选。
  2014年5月18日,顺丰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开店,取名"嘿客"。起初店里不摆任何的实体商品,也没有库存,只有满墙的二维码。客人通过扫码下单,不能现场取货。到2014年年底,顺丰嘿客在全国拥有近3000家店,很多店长由快递员转岗而来,很多店员是快递员的家属。
  在顺丰的老员工看来,顺丰当时太急了,导致之后两年都在纠正当时的错误,主要是因为门店位置不合理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在顺丰工作8年多的张少华(化名)曾经在深圳负责管理20多家嘿客店。跟据他的了解,在正式开业之前,"嘿客"连名字都没有最终确定。"当时我们的任务是到处找店面,不管业绩怎么样,没有这方面的压力。直到2015年的3、4月份,压力才开始来了,因为亏损的数据差不多都出来了。"
  开业后,由于生意没有什么起色,顺丰嘿客开始改名为"顺丰家",Logo也从黑色变成了顺丰优选的浅绿色。更大的改变是,店里开始销售包括水果、大米、肉类、海鲜以及牛奶等在内的商品,逐渐从一家"二维码商店"变成顺丰优选的线下门店。原本独立运营的嘿客和顺丰优选被整合成为顺丰商业事业群,由原来负责顺丰航空和顺丰优选的李东起担任事业群CEO。
  顺丰开设实体店,一方面是想帮助快递员减轻压力,减少重复投递的次数;另一方面是希望汇聚人气,为顺丰优选引流。说的时髦一点,是想成为线下的入口。线下门店也是顺丰布局冷链的其中一个环节。
  然而嘿客不仅没有一炮而红,反而成为顺丰集团的负担。界面新闻记者过去两年多次去实地拜访嘿客、顺丰家和顺丰优选,发现门店里的客人寥寥无几,店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根据张少华的介绍,他在深圳所负责区域里的20多家店,绝大部分的店长都已经离职。
  2016年的下半年,顺丰继续纠错,将"顺丰家"更名为"顺丰优选"。但公告显示,对顺丰电商、顺丰商业在2015年9月30日全部股东权益采用市场价值法进行了评估,评估值合计为-525,460.55元,可见顺丰商业面临的困境。
  从业务的层面来说,嘿客和顺丰优选早已经都属于商业事业群,线上线下保持品牌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电商业务的发展。
  在2017年的年会上,王卫反思说:"这两三年,顺丰的确做了很多创新的变革,折腾了很多三线的同事,来自于不同BG(事业部)的同事在组织架构不断变化中受到很多折磨,这一点我心里非常难过,很多同事离开了......顺丰从外部看很平稳,但是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顺丰商业内部人士的透露,顺丰正在有选择性地关掉一部分线下门店。而据张少华所知,深圳目前有大概130家"顺丰优选",比之前的280家少了一半。
  除了线上线下统一名字以外,顺丰优选还开始采取店铺委托管理模式,无论是顺丰内部的人,还是外面的人都可以承包现有门店,或者开新店,不需要加盟费,但是需要一笔10-30万的保证金,而且需要自负盈亏。
  在张少华看来,这种委托承包制仍然有一定的风险,他说:"现在承包的门店,承包人决定是否要承包的首选条件是门店自寄自取够不够多,对商品销售这块倒不关心。"
  为此,他特意算了一笔账,假设门店一天自寄150票(平均值),那就是150x2(每票的提成)=300元;自取50票x0.8(提成)=40元,快件收入就是340,还没计算重量提成、保价提成,那收入就是340x30等于10200元。基本能够抵消一家店的固定成本,如果商品销售还可以,就能赚到钱。
  顺丰优选经历了两年多的纠错期之后逐渐有了一个新的面貌。但是,不能孤立地看待顺丰商业目前的发展。
  李东起2013年在接受第一财经的专访时表达过一个观点:顺丰选择切入电商领域,一方面是希望将它做成集团的一个新增长点,但是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生鲜电商布局冷链领域,为将来服务于其他电商平台积累经验。
  根据国海证券今年2月20日发表的研究报告,顺丰已拥有45个正式投运的冷运仓库、162台自有冷运车和9700台外部储备冷运车,能够运营往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嘉兴、杭州、济南等地的32条运输线路。
  另据东北证券今年2月1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2015年,顺丰生鲜冷链配送近1100万件,增速超7倍,顺丰正在全国范围积极布局冷链。除了生鲜之外,还在积极布局医药领域,综合实力领先国内快递企业。
  德勤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物流产业投资促进报告》指出,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全国有超过50万家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但即使其中最大的一些也占不到市场份额的2%。这是顺丰的机会所在。
  但是报告同样指出,冷链行业存在初期投入额高、运营成本及运营风险大、消费者溢价接受度低等困境,造成收回投资慢、整体盈利性差等行业普遍问题。这也是顺丰的挑战所在。
  丰巢科技站稳脚跟,何时盈利?
  过去两年时间,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小区,办公楼里都出现了一排排,被刷成不同颜色的快递柜。这是多家公司为了抢占"最后一公里"而设置的,丰巢科技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
  今年1月5日,成立还不到2年的丰巢科技宣布了一笔25亿元的A轮融资,由鼎晖投资领投,钟鼎投资、国开创新资本,熠遥投资等跟投。原股东包括申通,中通,韵达和普洛斯继续追加投资。融资完成后,顺丰依然是丰巢的第一大股东,占比30.86%。
  按照丰巢的说法,丰巢快递柜在一年半时间内覆盖了全国74个城市,投放4万组快递柜,格口数量约300万,日均包裹处理量为快递柜行业第一。
  丰巢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烧钱烧出来的。
  根据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2015年丰巢的收入只有1.7万元,亏损3686万。2016年前三个季度,丰巢的收入是483万,亏损1.57亿。亏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柜子给快递员和用户免费使用,一个柜子的采购成本达到3万元,这还没有算地面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电费;另一方面前期各家公司为了进入小区和写字楼,需要向物业方缴纳一笔进场费。
  快递柜吸引了不少入局者。其中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是上市公司三泰控股(SZ.002312)旗下的速递易、中集电商旗下的e栈、南京魔格旗下的格格货栈。
  丰巢和上述几家都不太一样,其他几家快递柜经营公司都不是快递业的专业军,没有自己的配送队伍,大部分只提供"收"的功能。由于申通、中通和韵达都已经入股丰巢,所以通达系和顺丰都没有开放接口给速递易等竞争者。
  在"寄"的方面,必须要依赖和其他快递公司的合作,比如e栈主要是和EMS合作。
  速递易上海的一名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春节之后,各家公司都已经开始对快递员收费,按照格子的大小收取的费用从0.2元/格到0.5元/格不等。除了对快递员收费以外,有的公司针对客户"寄快递"也会收取一笔佣金,丰巢收取的比例大概是10%。
  丰巢的一位管理者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快递柜的使用率在80%以上,因为可以帮助快递员节省时间,增加收入,收取一定的费用不会影响使用率。而在收费之后,2017年丰巢的收入可能会破亿。
  在快递柜领域,丰巢的优势是很明显的:背靠中国几大快递巨头,得到资本的青睐。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行业十三五规划》,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占比要从2015年的2%上升到10%,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三年,快递柜的业务量将会至少翻番。
  事实上,除了顺丰商业,顺丰金融和快递柜,顺丰还在发展同城物流,还投资了深圳智航无人机公司,和上市公司炼石有色以及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公司共同成立一家名为朗星无人机系统的公司。二者能够提供物流无人化的解决方案 。
  王晓艳说,"顺丰尝试的这些方向都跟自己的主营业务有关系,业务拓展没问题,但是能拓展到什么程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下结论,前提是一定要围绕着自己的主业去做延伸。"
  王卫曾在顺丰的敲钟仪式上说过,顺丰上市不代表上岸。确实,从现实情况来看,王卫和他的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原标题:上市之后的顺丰留下四大谜题 数千亿市值背后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网站目录投稿:绿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