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戬非+乔红军 摘 要: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很多,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其内部构成要素、外部影响因素及系统运行机理来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指出如何从产业技术系统内部因素管理和外部因素协调两个方面来达到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良性循环,进而达到提高一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论 一、系统论与产业技术创新 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他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所谓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在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扩散为重点过程的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开发、生产、商业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不难发现,产业技术创新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一个系统他内部可以包括很多子系统,但其作为系统又是另一大系统(比如:社会发展)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做好其本身系统良好运行的同时,又必须协调它所在的大系统中包含的其他子系统的关系,本文中具体指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内部在遵循系统管理特点的同时,外部必须与其并列的子系统遵循系统论的动态平衡特点。 二、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构成要素 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系统创新活动,提高系统创新能力。该系统主要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中介结构及政府有关部门构成,各个子系统在整个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与功能各不相同,其中科研机构和大学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发现,是科技知识的的主要生产者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是企业创新的知识源,在整个创新系统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属于创新输出方。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体,负责将科研成果进行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新产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技术创新,其在创新系统中扮演者创新需求方的角色。中介机构是新知识、新技术传播扩散的桥梁,是连接创新输入、输出方及政府的媒介。政府凭借自身的特殊地位,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干预经济,组织和优化系统结构,激励和规范各要素行为,从宏观上促进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系统的有序运行,在整个创新系统中属于辅助方。 三、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机理及特点分析 企业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主体,是创新系统的"指挥中心"。科研机构及高校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动力两翼",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泉和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可以为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中介机构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传输中心",主要包括各种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人才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各类咨询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机构,是联接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的桥梁。政府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有力支撑",其将为创新系统提供体制支撑、政策辅助、管理协调。同时政府还可以规范产业技术创新市场环境,特别是在市场调节失灵时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区域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健康、顺利运行。 在整个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中,企业根据自己实际生产经验发出"创新信号",由中介结构将这些创新信号传导给科研机构、政府、大学。科研结构及大学作为系统的动力两翼开始为企业创新要求提供智力支持及人才帮助,并直接或通过中介结构间接向企业输出。同时政府会出台相关政策及管理为企业创新需求做好服务,进而支撑整个系统良性运行。在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主体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产业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种耦合关系。因此,在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协调好与市场需求及产业机构调整间的关系。 四、产业技术创新外部系统(外部环境)分析 产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素有社会发展状况、创新资源状况、文化教育状况、信息因素、国际环境。其每一个要素都对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外部因素既是产业技术创新内部系统的动力,又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运行的条件。(1)社会状况,是指产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社会环境,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2)创新资源状况包括人才资源、知识与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资源和组织机构资源。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知识与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资源和组织机构资源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物质与组织保障。(3)文化教育状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教育状况对产业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信息要素。信息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因素。信息完整性与信息方法的科学性是影响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关键。(5)国际环境。管理学中,国际环境指包括国外产生的各种影响企业经营的事件或者是机遇。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知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可以理解为外部系统的构成要素,结合这五个方面的特点,可以将外部系统细化为基础环境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制度环境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系统。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产、学、研"相互作用的过程,整个体系又置于外部环境中,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文化背景、政治状况与国际环境等对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五、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要求 1.以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为主导,做到内部子系统运行有序,组织协调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即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行为和状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也称之为组织性。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属于社会技术经济系统,它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即通过各个行为主体在系统环境条件的刺激与约束,不断调整系统的要素构成和系统结构来实现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内部子系统间交换信息、相互协调,从而使产业技术内部系统趋向有序,不断向着较为理想的结构发展。endprint 2.以外部系统为重要补充,为内部系统提供良好创新环境 外部系统作为内部系统的强有力支持同样需要协调好基础环境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制度环境系统、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关系。以上四个子系统做到基础、提升、保护、评价,层层递进、互相渗透、有序协调。为外部系统良好运行各尽其职。也为内部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3.内外系统的整体性与结构性 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由各个部分构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的功能之和。就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及外部环境系统而言,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及外部环境子系统构成了有机整体。脱离了系统这个整体,任何要素都不能单独完成产业技术创新。失去了任何一个要素,系统也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保证系统的整体性,是保证技术创新顺利运行的重要条件。 4.内外系统的动态平衡性 系统论的动态性表明:系统的状态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仅是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还是外部环境系统,亦或是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组成的社会技术经济系统。这些系统都在不停的直接或间接发生交流,一方面,外部环境系统不断的变化发展,内部系统可以从外部系统的不断调整中得到一个动态稳定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内部系统个要素之间也在不断运动调整,在内部系统动态稳定发展的同时与外部系统发生信息、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加促进外部系统的稳定。这样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着各种交换,在运动中体现各自及整体的功能。 六、结语 系统论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代化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能发挥产业技术创新的最大优势,即做到内部系统市场与企业为导向、科研结构与大学为动力、政府管理为支撑,外部系统为保障,以创新行技术供给为核心,以实现产业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及一国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综合产业技术内部创新系统。 参考文献: [1]邹崇祖.现代技术创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庄卫民,龚仰军.产业技术创新[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3]金德智,韩美贵,杨建明.基于系统论的文化体系模型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3). 作者简历:张戬非(1966—),女,甘肃兰州人,武汉大学财务部主任科员,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管理学专业方向;乔红军,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馆员,中级职员,软件工程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