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批示、指示,3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亲赴青岛"11·22"事故现场指导救援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总理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法,组织开展了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力实施煤矿安全"双七条",加强重点行业领域 "打非治违"和依法治理力度;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事故,建立了通过视频会分类点评分析机制;对50个煤矿、50个非煤矿山、60个危险化学品、22个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重点县,实施重点监控、特殊管理,直接指导。 2013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反映安全发展水平的四项相对指标进一步降低。 但是,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事故总量偏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马凯在2014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2013年全国平均每天发生事故800多起,死亡180多人,还有大量伤残人员和职业病患者,数量触目惊心。重特大事故平均每周1起;2013年发生特别重大事故4起,比2012年多出2起。中央企业事故多,油气方面事故多,社会影响恶劣。安全生产新情况多,吉林"6·3"和上海"9·2"液氨泄漏事故,以及青岛"11·22"事故,都是过去从未有过的类型。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是暴露出一些地方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把"红线"意识和以人为本放在首位,招商引资上项目时安全把关不严,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安全生产,使有的工业园区成为事故隐患的集中区。其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一些地方换届后,安全生产职责不清,工作断档;一些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把安全生产只看作政府的事,看作上面要求的事,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政府热、企业冷,上面紧、下面松的情况。第三是监管执法不严。一些地区对非法违法行为姑息迁就甚至纵容;一些地方无证无照、证照不全、私挖乱采、非法用工、违法承包转包等行为屡禁不止。因非法违法造成的较大以上事故仍占全国事故总数的45%以上。第四是安全基础薄弱,事故现场应对处置不力。油气输送管道和城市管网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腐蚀老化严重,隐蔽性致灾因素大量存在。大部分高危行业、中小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在2014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提出"七强化"的治本之策,即:2014年继续推进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主要相对指标"三个下降"。一是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安全第一,加快推动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二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三是强化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规范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四是强化依法治理,铁腕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加大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五是强化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治本攻坚,开展安全生产重点县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六是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诚信建设、"四不两直"检查方式等长效机制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七是强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