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弘扬传统文化应注重民俗文化教学


  民俗是历史的积淀,又是现实的存在,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大年三十的守岁等等,都表达出各种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从广义的角度讲,传统文化也包含民俗文化。因此,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民俗文化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民俗文化教学呢?
  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以本为本,上好民俗文化阅读课。
  古今中外,许多作品里面,我们都能窥见民俗文化的踪迹。无论是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红楼梦》,还是现代鲁迅的"未庄文化",当代的寻根热潮,或是外国巴尔扎克的"风俗研究",《静静的顿河》中的歌萨克,无一不在自觉的追求民俗文化。并且,这样的作品有不少入选了中学的课本,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鲁迅的《社戏》,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等。这些课内作品是学生必读的,也是民俗文化教学的起点和基石。这就要求教师不单是解读整个作品,更应择其民俗文化知识来加以介绍。如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在文章的开头一部分,作者首先介绍了"系白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五种普遍的端午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两种家乡较为独特的风俗。教学时不妨让学生简述,或与自己家乡端午的风俗再作一番比较。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通过挖掘民俗描写的作用,更深层次地理解作品的意蕴和独运的匠心,从而帮助学生解读整个文学作品。文章闲适的笔调和自然的文风从这里就已表露出来。
  课内阅读固然重要,课外阅读也不容轻视。教师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以"点"带"面"阅读大量的课外民俗文化作品。
  其次,教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家乡的民俗,上好民俗文化活动课。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俗及礼仪传统。我们要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就有必要对民间厚土进行深层次挖掘与认识,对现代文明进行歌颂与反思。为了培养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就必须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搜索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及至今仍在流传各种物质文化传统,行为习惯传承以及神话传说、俗语、乡党应酬语等,并进行实在记录。
  今年上期,我校传统文化课题组便进行了这样的活动,组织实验班学生去参观屈子祠,要求学生抄录祠中楹联名句,描摹屈原碑林书法,了解了屈原生平事迹,学习"求索精神"的具体内涵。并组织学生深入汨罗江沿岸农家,了解端午节的习俗风情,诸如吃粽子、插艾叶、喝雄黄酒、划龙舟等。请有经验的"老儒生"介绍划龙舟的礼仪,如"祭龙头"、"龙洗澡"、"龙舟号子"等。这项活动非常成功,以前的阅读得到了应证,或是出现了偏差,又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学生在活动中,都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既开阔了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端午情结、家乡情结。
  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整理好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创作,上好民俗文化写作课。
  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已经掌握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再通过参观、调研活动,又掌握了第一手的鲜活资料,这就已经解决了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写作的话,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我校传统文化课题组在屈子祠参观、调研回来之后,又组织师生编写了一本《家乡端午节与龙舟文化》的小册子,由于前面的准备充足,编写过程也很顺利。课题组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端午、屈原、屈子祠、龙舟"为话题的作文竞赛活动,效果很好。有的同学能运用各种知识对民俗文化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分析与甄别,将分析、甄别的过程和结果诉诸笔端。有的同学运用联想、想像、比较,竟写出了像模像样的文化散文来。
  总之,民俗种类繁多,包容性很大,从时间到空间,从存在到虚构,没有民俗涉及到不到的知识。民俗充满人情味、生活味,它是写作之源,特别是它能开拓乡土教材的写作领域。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不应忽视民俗文化,相反,更应注重民俗文化的教学,把置身于娱乐文化怪圈中的中学生拉到民俗文化研讨的大军中来。
  此文获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网站目录投稿: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