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话古论今》专栏,逢周一更新 历史大学堂 出品 文:风林秀 编辑:莉莉丝 范仲淹有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吧? 其实,范仲淹另外一件事才叫惊世骇俗,那就是——让所有的官员先富起来。 咱们,就从仁宗皇帝开始说起吧。 1.
仁宗皇帝继位之初,正赶上后党与寇党之争。 后党指的是皇后刘娥一党;寇党指的是寇准一党。当然,从历史评价来看,刘娥并不是"狸猫换太子"中的奸妃形象;寇准当然更是一代名臣贤相。 不过,党争就是党争。皇后要垂帘,小皇帝要亲政,自然冲突就起来了。 党争的结果是,寇准一党退出了历史舞台。 皇后刘娥一党独大,直到她死后,才还政给仁宗皇帝。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_图 当初的大宋,官僚多而效率低,百姓生活苦而幸福指数低。范仲淹审时度势,决定来一场改革。这就是著名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主要包括十条: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 范仲淹是这次改革的主要领导者,富弼是他的副手。 对于以上"庆历十条"内容,咱们不需要一一详解。请大家注意"均公田"这条就够了。 "均公田"的具体内容是,给官员们按照官阶大小来分配土地。于是,每个地方官在任期间,都可以在任职之地获得一批土地。称为"职田"。通过"均公田"制度,让一批官员、特别是地方的父母官,迅速富了起来。 可以这样说,范仲淹的"均公田"制度一经推出,立刻得到各级官员的欢迎! 可是,"庆历新政"很快失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有了"均公田"这样一个好制度,极大激发了大家当官的热情。然后就涉及到"庆历十条"的另一条了,就是"择官长"。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_图 以前太祖皇帝规定,大宋的官员必须由皇帝来任命。而范仲淹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居然忽悠仁宗皇帝简政放权,官员选拔实行层层业绩考核、择优推荐任用。这样一来,地方官员的权利陡增,谁有业绩还不是地方长官一句话吗?那么为了当官,行贿受贿、浮夸造假之风大肆兴起。 而地方主政官员的任命,都是由范仲淹一支笔说了算。他任命官员的条件就是"才干"。那么被他勾掉的官员呢,统统就是"不才者"(不阿附)。 富弼做为范仲淹的副手,看到他这样大笔一挥就勾掉许多"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人,忧心忡忡地说:您这一笔不知有多少人会为此哭泣。范仲淹大义凛然地说: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 大家都挤破脑袋去当官。最终矛盾爆发。新任官员每到一处,赶紧心急火燎去圈土地,因为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又调离这个地方了。 宋朝的上层阶级生活_图 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和金钱疯狂进行土地兼并。而官员的金钱,其中一部分居然是来自于范仲淹提出的"高薪养廉"。 宋朝官员的薪金高得吓人。范仲淹说:"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厚禄然后可以责廉隅……。"至于大宋官员的高薪,坊间流传甚多,咱们就不在这里进行换算了。总之,官员手里有钱,又可以随意买卖田地,于是,大大小小的官员手里,动辄都有几十顷甚至成百上千顷的土地。 于是大宋出现了大批的流民。流民又引发起义与兵变。 解州、邓州厢军为反抗地方官分地发生兵变;京东路士兵杀死当地巡检使;庆历四年(1044年)八月,仁宗年间规模最大的兵变爆发了,保州云翼军(禁军)四千多人兵变,军队冲出军营自谋生路,成为流寇…… 最终,还是告状的大臣们把范仲淹告倒了。这些人倒不是因为流民越来越多,只是觉得自己搂的没有其他官员快和多。分赃不均让他们对范仲淹产生了极大的意见。 为了平息大臣们的不满和怨气,仁宗皇帝又把范仲淹贬到边关去打西夏去了。 范仲淹走了,那么谁来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呢?就是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_图 2.
大家知道包拯为什么在百姓中的声望这么高吗?他的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固然受人尊敬,但真实情况是他为百姓做了一件大事。 包拯上台之后,他马上跟仁宗建议,立刻取消"均公田",推行"限田令"! 限田令的主要内容就是,所有官员购买田地一律不得超过三十顷,多出来的土地必须充公。 包拯的这项措施才是真正为百姓着想,自然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于是包拯在民间被描述成为包青天,拥有三口铡刀,专铡贪官污吏。 以限田令为基础,北宋真的出现了中兴之象。这个时候,富弼为宰相,欧阳修为翰林学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学为侍讲。当时士大夫相传道:"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此四人被称为"仁宗四真",这个时代史称"仁宗盛治"。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_图 限田令其实并不是宋仁宗和包拯发明的。从唐玄宗时代就实行过。因为实行限田令,百姓可以比较安定的生活,所以才有了当时的"开元盛世"。 如今,包拯实行限田令,也让百姓有了暂时的喘息之机。这正是"仁宗盛治"的基础。 可惜,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开元盛世"不久,杨国忠就上台了。他一上台,就把限田令放开了。那么之后,各种起义爆发,直至安史之乱,大唐彻底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那么此刻呢?王安石也正从南方向着大宋走来。 正如北宋著名旷世大隐邵雍所说:天下将乱,南气北至。 1062年,包拯死了,1063年,仁宗皇帝死了。神宗皇帝即位后,王安石也即将登上大宋权利的巅峰。他把宋仁宗和包拯苦心推行的限田令,轻轻松松就推翻了。从此,土地兼并又开始了。北宋很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所以说,谁是忠臣,谁是奸臣,到底谁说了才算呢?那就是,只有老百姓说了算。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聊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