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纪中叶,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探索就已经开始了,但近年来伴随着芯片技术的突破及云计算服务的创新,人工智能技术老树发新芽,取得了迅猛发展,从谷歌的AlphaGo战胜李世石,到化名为Master的神秘「网络棋手」在网络上连续取得对包括朴廷桓和井山裕太在内中韩日顶级高手的快棋60胜,再到后来升级版的AlphaGo让柯洁无奈投子认输,短短两年的时间,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人类开始由欣喜转为无限的忧虑,对于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讨论也甚嚣尘上。 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核心问题是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和人类共存,这个问题太宽泛也太超前,故而可以将此问题拆解为三个小问题来考虑—— 首先,第一个小问题是要搞清楚:人工智能目前处于什么地位? 目前人工智能的产品还是以无人驾驶、智能私人助理、个性化推荐等辅助工具的形式存在,从生活到工作,在各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着便利,可以说,在目前阶段,人工智能和人类相处非常融洽,不过目前人工智能还是在程序控制下的有序行为,如果人工智能觉醒了,还能否保持现状,这是一个未知数。(网络新媒体技术) 所以,第二个小问题则是:人工智能觉醒的时间和条件是什么? 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在《论智能》中指出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个误解,那就是由于我们没有能力从内部去观察思维,所以现在人们总是把「智能」等同为「表现出智能的行为」,那么,人工智能怎么才算觉醒,我们该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的觉醒?更加令人迟疑的是,一种觉醒的崭新智能,是否存在隐瞒自己醒来的动机? 第三个小问题是:人工智能觉醒后和人类的差异以及会以何种方式与人类共存? 这一步的设想比较遥远,如果有朝一日人工智能真的觉醒,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在存储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均远高于人类,那么觉醒后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在思维及智力上全面碾压人类,觉醒后的人工智能是否会像人类社会一样有着「性本善」初衷,还是会有缺乏道德观念的物种出现,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保持现有的和人类和谐共存的状态还是会出现科幻电影中出现的人工智能对造物主的反抗?如果未来人工智能觉醒,这些状态都有可能出现,甚至可能会像《黑客帝国》中那样,出现「人工智能反抗人类,人类切断能源供应,母体以人作为能源来源,人类反抗人工智能」这样极端的共存形式。 如此拆解后可以看出,对于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和人类共存的讨论,蕴含着多种可能性,相信对于这个命题的讨论会一直持续到人工智能觉醒的那一天,就像是薛定谔的猫,只有当箱子打开的那一刻才能知晓最后的结果。 不过,这并不妨碍对其进行合理的猜想,毕竟支撑人类从茹毛饮血走到信息化如此高度发展的今天,就是靠着好奇心和想象力,在「装着猫和毒药」的箱子还没有打开之前,有很多人都在尝试着「破解」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和人类共存的问题。 「2017首届互联网高校辩论邀请赛」的决赛辩题也关注了这个问题,「2017首届互联网高校辩论邀请赛」是由腾讯QQ看点联合兴趣部落主办,面向各大知名高校的一次辩论大赛,邀请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十六所高校参与,经过前面分赛区激烈的比拼,总角色的辩题就是「人工智能觉醒后会不会和人类共存」。 从这份「闲心」便不难看出,腾讯在取悦年轻人方面的用心良苦。 QQ看点作为内置于手机QQ里的信息流产品,正在发力成为又一个融合了社交和算法两大工具的内容入口,也得益于年轻互联网用户群体的日益壮大,才有腾讯搭台、学子唱戏的互动机会。 曾经带队参加新加坡国际大专辩论会并夺得冠军的复旦大学教授俞吾金认为,辩论比赛具有乒乓外交的魅力,它虽具有游戏性,但触及到的主题,通常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公众的思辨精神。 而这种争锋相对的观点碰撞,在被喻为「回声室」的社交网络里日渐稀缺,通过关注偏好,用户愈来愈热衷于只接受自己喜欢的内容,而把那些不够舒适的内容拒之门外,久而久之,过滤气泡充斥其中,误解和隔阂亦不断加深。 重新发动那些最为活跃的用户戳破这些气泡,无疑有着正向的意义。 作为手机QQ里的一个资讯阅读产品,在用户组成上,QQ看点有着以青年为主的用户结构,95后的比重约占7成,在内容分发上,依托于手机QQ的社交关系数据积累,通过社交属性、用户画像、娱乐偏好准确描绘人群画像,实现内容和用户兴趣精准匹配。 除了使用推荐算法,QQ看点还介入了社交分发,用户的信息流里除了有机器推荐的内容,还有好友推荐的内容,依托这些贴心应用,QQ看点成为受年青人喜爱的内容平台,在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相关的话题之后,有超过3000万人浏览、600万人参与了话题的点赞和评论,同时有82万人发帖表达自己的看法。(网络新媒体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QQ看点之所以可以更加智能、精准的为用户推送内容资讯,是因为使用了人工智能+社交场景的推荐技术,而这背后则是由腾讯AI Lab团队提供技术支持,那款名为「绝艺」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也是出自其手。 恐怕在人工智能的话题上,腾讯自己也有很多想法深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