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水浒传中的酒究是什么酒


  《水浒传》中写喝酒场面颇多,而且好汉们喝酒都很酣畅淋漓。按照《水浒》的历史背景,好汉们喝得应该是酿造酒。实际上宋朝没普及白酒(烧酒),而且白酒太昂贵,当时酒桌上喝得多是黄酒、果酒、药酒等酿造酒。
  所谓酿造酒就是将米饭蒸熟、放凉,再拌上酒曲使其发酵,发酵到一定程度,米饭就变成了酒糟,然后用酒筛过滤后存入坛子里密封。等少则仨月,多则十年即成酒。这样酿造出来的酒的度数最高不超过十五度,一般也就在六度左右。
  当时普通老百姓喝的酒价格并不很贵。据《宋史》卷185《食货志•酒》记载:春天酿造,秋天出售的酒叫"小酒",小酒分成二十六个等级,最低档五文一斤,最高档三十文一斤;冬天酿造,夏天出售的酒叫"大酒",大酒分成二十三个等级,最低档八文一斤,最高档四十八文一斤。
  现在所说"喝大酒"或许由此而来也未可知。
  王安石有诗:"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常闻鼓。"一百文钱能买一斗酒,估计也就是宋代国营酒厂这种。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徽宗时开封麯院街酒坊的银瓶酒卖到七十二文一斤,羊羔酒(羊羔酒起源于汉魏,兴盛于唐宋,元时畅销海外,"色泽白莹,入口绵甘",黄酒做法加肥嫩羊肉制成,故名羊羔酒)卖到八十一文一斤。
  苏东坡有个学生叫张耒,据他自己说:"平生饮徒大抵止能饮五升,已上未有至斗者……晁无咎与余酒量正敌,每相遇,两人对饮,辙尽一斗,才微醺耳"。
  晁无咎又叫晁补之,也是苏东坡的学生。按张耒说法,当时爱喝酒的人一般只能喝五升,喝一斗的人很罕见,他跟晁补之两个人的酒量差不多,每次见面喝酒,俩人加起来能喝完一斗,而且还不至于烂醉。
  唐朝一斗有六千毫升,宋朝一斗将近六千毫升,相差不大。六千毫升酒大约十斤(酒比水轻,六千毫升水有十二斤,六千毫升酒只有十斤)。
  三碗不过岗与武松打虎
  他们的老师苏东坡酒量就很小了,据苏东坡在《东皋子传》所记:"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五合也就是半升,也就是他一天连一斤低度酒都喝不完,酒量可见不大。
  宋朝政府极大促进了酒类的生产和技术革新。宋人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纪事》等书,都对宋代酒业发展做了很详细的记载。
  宋代极品美酒由大内酿造,皇家专供,绝不对外销售。宋代的宫廷酒也叫内中酒,比较著名的有:
  蒲中酒。蒲中是指山西境内的蒲州,蒲州酒在北周时候就名扬天下,到隋唐时期经久不衰。
  苏合香酒。北宋宫廷内的御用药酒,极为珍贵。每一斗酒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能调五脏,祛腹中诸病。
  鹿头酒。一般在宴会快要结束时才启封呈上。
  蔷薇露酒和流香酒。南宋皇帝的御用酒,皇帝庆寿时,宫中供御酒名蔷薇露酒,赐大臣酒谓之流香酒。
  长春法酒。这是南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贾秋壑献给皇上的酿法,共用三十多味名贵中药,采用冷浸法配制而成的药酒。具有"除湿实脾,行滞气,滋血脉,壮筋骨,宽中快膈,进饮食"之功效。
  这些御酒极其珍贵,民间很难得到,如有宫内人偷卖,一经发现,"刺配远恶州军牢城。"(《宋会要辑稿》食货52–2)。
  北宋米价比较稳定,一般在三十文一斗,买一斤羊羔酒相当于近三斗米。当时一斗米八九斤重,三斗也就二十多斤,以一斤米三元折算,三斗也不到一百元。
  另外苏轼在《洞庭春色赋》序言中提到黄柑酒:"安定君王以黄柑酿酒,名之曰洞庭春色"。
  范成大在《吴郡志》中说:"真柑,出洞庭东西山,柑虽桔类,而其品特高,芳香超胜,为天下第一。"历史上黄柑酒有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仍有生产。
  宋人田锡曾写《曲本草》,叙述各种药酒的原料、制法和功能,文字简略,颇有参考实用价值。《曲本草》中提到广西蛇酒、江西麻姑酒、淮安绿豆酒及枸杞酒、菊花酒、葡萄酒、桑椹酒等。
网站目录投稿:青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