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章节中,咱们讲了绝句的写法,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看过的同学应该已经清楚绝句的格式与规则了。 今天咱们讲实战篇的第三讲,整个专栏中的第十二节:五言律诗的写法。 一、五言律诗的定义 首先咱们还是做个定义,什么是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根据近体诗的分类,顾名思义,是每句五字,每首诗八句,共四十字的格律诗,八句诗没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我们在语文课本中都有学习过五言律诗,如下面这首: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言律诗这种体裁诞生于南北朝期间,于唐初定型,并于盛唐时期成熟,这期间诞生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我们熟悉的诗人,几乎都有五言律诗流传下来。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山居秋暝》等等。 五言律诗是一种博取众长的格式,既拥有唐代以来的规整格式,又保留了骈体文中的对偶形式,是诗歌发展史中里程碑式的产物。 二、五言律诗的规则 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格律诗),所以五言律诗遵循所有的近体诗格律规则: 1、四联句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2、入韵规则: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第三、五、七句不押韵。 3、平仄交替:句内双数位置平仄交替,也就是二、四这两个位置的平仄要相反。 4、对句相对:同一联的上下两句,平仄相反。 5、邻句相粘:第一联的下句与第二联的上句,平仄相同,头粘尾不粘。 6、不可以出现孤平与句末三平尾。 7、颔联和颈联的上下两句,需要对仗。 8、在写对仗句时,需要避免出现"合掌"现象。 以上内容在之前的章节中,都有用专门的章节讲述,需要的同学可以顺着最前面的目录链接查找。其中7、8两条,是律诗区别于绝句最突出的地方,下面咱们单独讲一下这两点"对仗"与"合掌"。 对仗: 对仗,是律诗区别于绝句的重要特色,近体诗要求律诗在颔联和颈联(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做到对仗,我们看下具体要求: 1、平仄相对 在律诗中,颔联和颈联的上下两句,需要做到平仄相对,这个咱们在之前格律的章节中,有详细讲到,同学们可以回过去复习一下。 2、句型相同,结构一致 句型与结构,是指上下两句诗的句式结构需要相同,主谓宾对主谓宾,上句是述补结构,下句也需要是述补结构,如杜甫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词性相同 这一点和上面一点是关联的,要做到句型结构相同,就需要在相对的位置,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并且名词与名词的大范围需要相同,如天可以对地,但是天对羊,就不可以。 4、笠翁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