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项技能,也是证明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明明一遍一遍的很努力的学、记、背,花费很长时间,但最后考试的时候仍然记不住,考不了高分,其实记忆力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有着很大的影响。 衡水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是人们感叹的焦点,出了很多考进名校的学霸。对此,衡水中学的一位班主任总结了学生们一直在用的10种思维方法,那些能快速记住知识的状元以及学霸们,并不是天生的记忆力超强,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1、联想法 (可用于物理) 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 例如: 在高中教材中,"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 首先你要想这道物理题描述的现象实际发生了什么。然后再想,我怎么把这个物理过程转变成公式,不要从公式出发,而是要从实际出发。 2、规律记忆法 (可用于数学、历史) 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例如: 记忆历史事件:可用历史事件=背景+经过(或内容)+结果 记忆历史人物:可用历史人物=时期(即朝代)、称谓+主要事迹+评价 记忆历史著作:可用历史著作=时期、作者+主要成就+评价 记忆朝代兴亡:可用朝代兴亡=时期、初期政绩+全盛事件+中衰关键+中兴君主+衰亡事件 3、谐音法 (可用于物理、历史、化学、英语) 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例如: blonde这个单词的发音为[blɑːnd],近似于中文"波浪的"发音,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联想加工,是不是可以想到"金色(blonde)大波浪的(谐音)头发",也可以引导孩子在脑中想象下面这幅画面。 再如: 物理中,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记法。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来帮助记忆: 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 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 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4、歌诀法 (可用于所有科目) "歌诀记忆法"的核心,是把一些材料编成顺口溜,赋于它们一定的音韵和节律,使材料合辄押韵,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例如: 1氢、2氦、3锂、4铍、5硼、6碳, 7氮.8氧、9氟、10氖; 11钠、12镁、13铝、14硅、15磷、16硫, 17氯、18氢、19钾、20钙。 然后编成谐音的歌诀形式(按谐音意思分类): 一青、二黑、三黎(明),(颜色类) 四琵、五朋、六弹(琴),(娱乐类) 七蛋、八羊、九幅(画)(物名类) 5、图示法 (可用于物理、数学) 比较直观、容易引起联想,从中得到暗示和启发。 例如: 在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记不清三个物理量ΔE、Q、W的"正、负"符号之规定,可画一个方框示意图。 6、公式法 (可用于物理、数学、化学、生物)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进行逻辑记忆的方法。看公式、记概念(规律)。 例如: 从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出发,理解并记忆"所谓电流强度,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 7、目标法 (可用于各科) 在明确识记目的、任务的基础上促进自觉识记的方法。 8、因果法 (可用于各科) 在明确概念、规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达到理解记忆的方法。 9、观察法 (可用于物理、数学、化学) 进行观察记忆时,必须开动脑筋,分析比较,抓住特征。必须仔细观察、一丝不苟,做到准确无误,而不能"大概是"、"差不多"地马虎从事。 10、表象法 (可用于各科) 利用某事例在头脑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记忆的方法。 所谓思维记忆法,其实就是将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将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既然需要记忆的材料本身枯燥,那就需要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这些对考试、升学有意义的东西变得更有趣。 为什么学习那么用功却总也记不住?为什么电话号码、重要日子记了又忘?为什么看见一张十分熟悉的面孔却想不起名字?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记忆法。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靠的是大脑思维和智慧。" 中国也有句俗语:"欲砍柴,先磨刀。" 解决问题、战胜困境的最好武器就是大脑,决胜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思维方法。 《思维导图》《最强大脑》《思维风暴》的强强联合,可以说是学生提高记忆力的最强宝典, 用《思维风暴》为孩子打开思维,提升思维力; 用《思维导图》为孩子激发想象力,提高学习效率; 再用最强大脑的史上最高效的270个记忆法将知识牢牢的记在脑子里。 48元,就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记忆力超强的学霸,一学就会,一看就懂,无论如何,就是要变成最强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