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军 蒋燕 摘要: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适应当代德育教育的要求,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性迫使德育工作者引入"人文教育"的新内容。德育、人文教育由于教育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关联、功能渗透,其人文教育的激发作用、熏陶作用、协调作用、辅助作用可以促使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走出困境,打开新的局面。 关键词:德育教育 人文教育 学生培养 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高等教育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努力为人民服务。 但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中思想颓废、精神涣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沉渣泛滥,虽然德育工作者费劲口舌,千叮万嘱,反复教育,但仍然收效甚微,这就是目前高职校德育的困境。对德育的困境,必须理性思考、理性分析。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理想化、空洞的内容 传统的德育内容较空泛,没有现实基础。但我们所知的现实生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各种利益的冲突,有道德与法的冲突。现实世界并不都是简单、美好的,而学生就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如果只给学生强调美好、理想的一面,难以引发学生心理、精神的高度认同,他们会认为德育是骗人的,使德育丧失了应有的吸引力与活力。 2.过分强调德育的单一性 关于德育的目标,传统的德育定位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只是强调德育的阶级属性、政治属性。但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有的道德素质、道德品质,如爱岗敬业,善良公正、诚实守信,先人后己、正义勇敢等,这些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价值观,也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而德育单纯强调政治性、阶级性,德育的人文气息被淡化甚至忽视了。这种政治性的德育难以引起受教育者内心的强烈共鸣,德育的育人作用大打折扣。 3.采用灌输式教育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有限,高职校德育的政治性目标,决定了德育还是沿用传统的集体灌输式、填鸭式的方法,德育课、班会课上,老师的批评教育都是这种机械呆板的教育方式。而现实中,高职学生受过一定的教育,有内心需求和自主意识,这种忽视启发、引导的德育方式,缺乏人文关怀、人文知识,缺乏生活中真实案例的教育,难以真正唤起学生的道德认同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德育方式方法的落后使德育的育人效果不佳。 二、人文教育内涵及现状 人文教育是指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旨在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目的可概括为:"如何做人",主要内容有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现状堪忧。高职院校学生进校后,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以"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为唯一的价值判断标准,而目前高职教育的办学也以就业为唯一价值取向。这就迫使所有的高职院校在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操作技能的训练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忽视作为人的最基本要素的教化,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等教育这种片面化、功利化、市场化的培养理念,必然使学生工具化、奴隶化,成为一部不会思考只会劳动的机器,这显然有悖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初衷。 将人文教育渗透教育的始终,这不仅要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有人文知识的灌输和培养,在德育中也可以渗透人文知识,进行人文精神的传授。德育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有助于摆脱德育教育的困境。 三、在德育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德育是对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人文教育对应文化素质,旨在通过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人文学科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领悟。德育和人文教育分属不同领域,但在现实教育中,两者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 1.人文教育和德育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德育目标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響,达成高尚的道德境界,形成完美的道德人格。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史哲的人文素养,使之形成一种向上的人文精神,通过人文教育,使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关心别人,勇于奉献,自信自强。 人文精神是德育成功的标志,德育的境界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两者殊途同归,德育通过道德品质的培养,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成就人;人文教育通过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养,陶冶人、感染人,两者目标空前一致。 2.人文教育和德育的内容相互联系 人文教育主要是研究人文现象及教育问题,人文教育涉及面广泛,即涉及文史哲各个方面的教育,也包括道德、法律、职业、社会生活、礼义传统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是教育母体,而德育显然要单纯得多,简单得多,只是注重道德品质、政治立场的教育。可以说,人文教育、德育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是"源"和"流"的关系,没有人文教育,德育是无源之水,没有德育,人文教育在现实中也无用武之地。 3.人文教育和德育的功能相互渗透 人文教育在长期实践中,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德育的开展和加强又丰富了人文教育的内容,深化了人文科学的原理。人文教育和德育的功能互相渗透,相得益彰,两者都着眼于保持个体的精神平衡、和谐和健康,进而扩展到个体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平衡,使人的情感意志更理性、更文明。 四、人文教育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契机 德育、人文教育相伴相生、相依相融。在德育中可以加入人文教育的要素,使德育更丰富、功能更强大,在人文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人文教育更现实。 1.用人文教育的熏陶作用,弥补德育手段的不足,陶冶学生道德情操 德育的困境就是教学手段单一、简单枯燥,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学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感染力,这是德育的局限性。而人文教育正好弥补了德育的不足,文史哲中那些鲜活案例、名言警句可以影响熏陶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培养情操。人文教育"情"的因素和德育中说"理"的话,情理结合,相得益彰。人文教育可以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在热情讴歌真善美的同时,无情地鞭挞假恶丑,使学生在阅读中陶冶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形成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用人文教育的协调作用,平衡道德知、情、意各要素 学校的德育过程就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德育的实效依赖于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调发展。在现实德育中,由于对学生知、情、意三方面调动不够、培养不多,使德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不够而使得教育效果不佳。 人文教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不仅涉及文史领域,还有丰富的心理学、哲学知识。这对于平衡学生心理各要素,丰富的情感、意志的成分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有了丰富的道德知识、健康的情感、坚忍不拔的品德意志,必然能转化成行动。 3.用人文教育的激发作用,使学生产生的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境界 人文教育通过受教育者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意志、责任意识的人。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鲜活的素材,这正是培养正直健康人格的巨大财富,也是人文教育的独特优势。人文教育中有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可以感染、熏陶学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使學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道德目标,这个目标、情感必然内化成道德行为,最终升华为道德境界。 4.发挥人文教育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德育知识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德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掌握科学的方法。但是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只是对哲学的知识、理论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生的学习只是应付考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根本无法内化成他们的知识体系,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 其实说到底,就是学生掌握的人文知识不够,特别是在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德国历史等方面的人文知识不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西方哲学的一块片段。要深刻理解这个片段,不能断章取义,必须把它放在整个西方哲学史、德国哲学史的历史长河中去把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体会到其精神实质。 五、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的德育必须是一种整合教育,即传统德育教育模式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教育。当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是相互渗透、相依相融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弥补自身及学生人文知识的不足,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德育思想的灌输、人文精神的熏陶中,循序渐进地培养人、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