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明史》128卷 【原文】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基奋曰:"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译文】正逢陈友谅攻陷了太平,考虑向东进军,气焰十分嚣张。将领们有的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到钟山盘踞下来。刘基睁大眼睛不说话,太祖朱元璋把刘基招入内室,刘基激愤的说,主张逃跑的和投降的都该斩首。朱元璋问:先生您能拿出什么计谋?刘基说:贼寇骄横,等他的军队深入近来,(我们的)伏兵阻截消灭他们,是很容易的。天老爷认为"后举者胜",树立威势消灭敌人来成就王业,关键在打这一仗啊。太祖采用他的计谋,诱惑陈友谅到来,彻底消灭了他的军队,(太祖)因为消灭了敌人,就赏赐刘基。刘基谢绝了。 【解析】刘基就是刘伯温,明朝类似诸葛亮式的人物,非但神机妙算,对职场关系的处理也是炉火纯青。这一段是,明朝开国期间,明军面对自己最强大的敌人陈友谅,朱元璋的部队出现了不同意见,投降路线,逃跑路线,一时之间喧嚣尘上。刘伯温提出了自己不同意见,这其中展示了刘伯温的职场大智慧! 1、没有当众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朱元璋的将领们,几乎没有力主战斗的,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如果刘伯温此时站出来说,要主战,立即会成为众矢之的。别人会认为,刘伯温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不去战场,不知道敌军的强大。即使以后刘伯温的计谋实现了,大家也会孤立刘伯温,嘴上不说,心理也会想,"你这是当众羞辱大家的智商啊,就你能?"所以,刘伯温,没有当众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私下和自己的老板朱元璋交流,这样就避免了被认为公开树敌。 在职场任何时候,都要明白,你可以表现自己的能力,但是一定要顾忌同事的面子。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就喜欢舌战群儒,觉得成为大家的焦点,只有这样才能升职加薪,殊不知,这样的人,很快就会在职场被孤立。领导知道你有能力就行了,其他人面前还是低调的好。 2、把自己的意见说成是解释天道 刘伯温提出自己意见的时候,明史上有这么一句"主降及奔者,可斩也。"其实很不符合刘伯温的性格,也和下面的行为不一致。应该是误传。因为这一句其实是让自己和刚才提意见的人完全对立起来,这就是树敌,刘伯温应该不会这么傻。而后续的刘伯温,的计谋没有任何的个人情绪色彩,而是客观的描述了陈友谅的特点,己方的战斗策略,以及最后把个人意见变成了解释天道,"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不是我自己想的,这是客观规律。 不少职场菜鸟,提意见的时候,喜欢说,我认为如何如何,我觉得该怎样怎样,这中主观的表达方法,完全是一种炫耀性的话术,这样会让人觉的很不舒服。而真正的高人,就是客观的描述规律,不带有任何的情绪化的语言,这样的人,才会让人觉得舒服和信服。 3、自己的计谋成功之后没有领功 可以说,在消灭陈友谅的过程中,朱元璋听取了刘伯温的意见,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普通人,立即就会接受领导的赏赐,恨不得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上,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是自己的谋划。如果这样做的话,这就不是刘伯温了,他没有那么蠢,直接推掉了功劳。这不是我的计谋,这是客观规律。如果说自己的计谋,一来自己会让人觉得自己很阴险,而且会让那些一线的将士觉得不舒服,会让抹杀掉领导的决策英明。这不是自己的功劳,是领导决策,众将士努力结果。 贪功几乎是人的本性,其实真的职场,如果自己只是提了个意见,具体执行不是自己的话,最好还是低调,不然这些一线的执行者,就会很不舒服,我们流汗流血,你坐收成果。再一个你的计谋实现,还是领导善于听取意见,决策的结果。其实不领奖,恰恰让领导记住,以后机会多的是。 普通的职场人,做事的时候,喜欢打压别人而展现自己,喜欢当众吹嘘自己的才能,喜欢第一时间争取功劳。其实这都是无意识的树敌行为,你的能力,同事和领导都看在眼里,不会亏待你的,而处处去争恰恰都会失去。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说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