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五柳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读完《五柳先生传》,短短百字文,不及掩卷,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已浮现于脑海。只觉得他立于五棵柳树之下,手捋胡须,把酒临风,仰天大笑,神情自若。关于本文的自传说已取得广泛赞同,其实这也并不重要,无论是陶渊明也好,"五柳先生"也好,一位独立于世外的,"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旷达隐士却给了我最深的印象。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五柳先生"的认识。
  一,读书取乐的"五柳先生"。
  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嗜书如命,但目的不尽相同。饱读经书一般是为引经据典,正如杜甫所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五柳先生"却别有风味——"好读书,不求甚解"。不会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重在对文章要旨的心领神会,显其超凡脱俗,因为"五柳先生"旨在从读书中得到精神有愉悦。
  二,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酒是迁客骚人的情感寄托,曹操"对酒当歌",却发出"人生几何"的慨叹,显其苍凉悲壮;李白却"借酒消愁愁更愁",显示其孤独与苦闷;更有个"颓然乎其间者"的欧阳修,更是酩酊大醉。究其原因,三位皆"雄心勃勃,任务繁重"。而"五柳先生"则"性嗜酒" "期在必醉",抛弃世间的烦恼,超然物外,自斟自饮,把酒临风,只体味酒的醇香与饮酒的酣畅,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任性自适的"五柳先生"。
  三,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晏如也"显示出五柳先生与历代隐士的共同志趣——安居陋室,不追求富贵名利。正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如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将自己的身心交与这清贫的茅屋,闲适淡雅,返朴归真。环境与心情巧妙结合,那是大自然的天真一隅。最近的五棵柳树是其"最豪华的装饰",其间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悠闲自得。
  四,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封建思想读书著文应为扬名立传,五柳先生却与从不同,常著文章自娱,写文章不是给别人看的,更不是给统治者看,求官得禄的。而是将自己的志趣诉诸笔端,自赏自娱,自得其乐。忘怀得失,则显示了五柳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豪迈心情和旷达胸襟。
  文章于结尾处对五柳先生发出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美,这是对前面五柳先生性格,爱好,志趣的总结,因为文中的五柳先生读书为取乐,饮酒显旷达,萧然示安贫,著文以自娱;处处显示出这位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隐士形象。
  本人认为,五柳先生这一形象,寄托了作者陶渊明的无限情思,因为作者经历了"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苦闷徘徊,经受了"久在樊笼里" 的煎熬,终于幡然醒悟。发出了"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返"的感慨。于是他 弃官归隐,在"带月荷锄归","复得返自然"的闲适情趣,于是他便按照自己的意图幻想出一个理想中的潇洒隐士形象。五柳先生便应运而生了。
  五柳先生原文翻译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网站目录投稿:尔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