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刘基之死


   刘基是被害死的,能够害死他的,当时全天下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把以前跟他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大多数都害死了,害死武将用武的办法,害死文臣用文的办法,也算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似的对症下药。胡惟庸、蓝玉两案,杀掉五万多人,赶尽杀绝,丝毫也不手软,而对刘基这个第一谋臣,朱重八却不亲自出马,而是搞得很曲折,很有计谋,也许因为是间接的,也许是胡蓝两案太过血腥,刘基被杀一事反倒是小巫见大巫一般地小不起眼,不为人瞩目了。
  公元1375年,刘基生病,让朱皇帝有了可趁之机。生病自然得看医生,派哪个医生前去治病救人,则自然由朱元璋说了算,别人想插手,也够不上。朱元璋不派别人而单单派胡惟庸去,是因为他知道胡惟庸与刘基有仇。这个仇怎么结下来的,朱元璋也很清楚。把一个病人交给一个仇家,丞相胡惟庸就是再木讷,也应该心领神会,知道皇帝的用意。所以胡惟庸借机除掉这个曾经说自己坏话的人,既迎合了皇帝,同时也可以公报私仇,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自然,胡惟庸便面授机宜,让自己的随身医生如何如何,这般这般。医生让病人生还是死,是很有可操作性的,他可以是把人起死回生的天使,也可以是让人死无对证的阎王。刘基遂被医生下毒,最后一命呜呼,人不知鬼不觉。
  医生是直接的元凶,胡惟庸是直接的主谋,而朱元璋则是真正的罪魁祸首。他心狠手黑,滴水不漏。刻薄寡恩,手段高明。在不动声色中将人置于死地。试想,生老病死,死在病上,很不容易被人怀疑,即使被怀疑,也不容易怀疑到自己的头上,这里面有那么多的曲折,拐了那么多的弯子,何况自己是君临天下的共主,自然没有哪个敢去调查,去追究。刘基之死,于是便成了稀里糊涂的无头公案,刘基的家属就是觉得源深似海,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但是,历史不会糊涂,即使朱元璋机关算尽,也还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地最终为天下后人所知。
  朱元璋为什么先要置这个曾经给自己出了那么多好主意,献了那么多好计策的军师于死地呢?
  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刘基这个人太有能力,太有计谋了,而且,还不知道功成身退。
  太有计谋很有本领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却也往往是很可怕的,就像是一柄双刃剑,可以用着刺向别人,但是弄得不好,也会反过来刺到自己。把别人都刺杀完了,为了不让它伤到自己,作为最高统治者,便只能要么弃之不用,要么就销毁掉。朱元璋曾经给太子朱标打了一个很有名也很好的比方,就是将带刺的棒上刺剔除掉。刘基应该是最厉害的一根刺,所以必须先行拔除。
  "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是得到天下的君主共同的特点。有这样清醒认识的人,在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范蠡,张良之外,我还真难再说上其他的人来。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刘基最聪明的做法应该是学张良和范蠡,退隐江湖,而且是那种彻彻底底的退,"小隐隐于野"。可是,刘基放不下名利,舍不得丢掉权力,虽然表面上他表现得与世无争,淡泊名利,俸禄只是李善长的十分之一,爵位也不如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六个人,他们是公爵,他只是一个伯爵。可是,从后来的种种行为表现上看,他其实还是挺在乎权力的。
  以他为首,有一个集团,叫浙东集团,不过,他不显山不露水,以致朱元璋亲口说,满朝只有刘基没有结党。其实,朱元璋哪里已经知道他结党,只是嘴上说着,用以麻痹对方。朱元璋是什么人,能够最终得到天下自然脑子好使。所以刘基完全被他忽悠了。
  李善长的淮西集团在明里,明枪易躲,可以先放过,而刘基更厉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必须先解决。当然,不是说要解决就能够一下子解决的,必须师出有名,必须挂牌坊。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也还有所顾忌,更何况是个还想留名千古的开国之君呢?
  朱元璋是个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大明江山要想千秋万代,必须在自己手上把所有的危险因素排除。在他看来,刘基是用权谋之术的专家,在多少次出生入死的战场上,他已经充分领教了刘基的厉害,在很多次的决策中,朱元璋想到的,刘基也想到了,而朱元璋没有想到的,刘基也想到了,说明刘基比自己要更聪明,更聪明的人如果地位比较低,往往是会反被聪明误的。如果还喜欢得意忘形地卖弄自己的聪明,这在烽火硝烟的战争时期,可以利用,可是等到干戈平息之后,这样的聪明就成了一个暗器,成为威胁到别人的一种隐患,自然被人视为肉中刺。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后,对刘基最为提防,是不言而喻的。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政治斗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凡是对自己的利益具有威胁的人,就得用心地去对付他。
  首先,他没有任用刘基为宰相,用的是李善长,不单单因为李是老乡,而且李是一个埋头苦干的人,比较让人放心,而刘基则太过聪明,太过能干,必须打压。
  其次,刘基是搞阴谋诡计的大行家,这让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是最不放心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偏偏朱元璋是个最喜欢猜忌的主,智商也相当高,他会想,比如,万一刘基与某个大将联合起来,那大明江山就很有可能不姓朱了。虽然这样的几率很小,但是难保不在自己百年之后会大大提高。所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除了他就一了百了了。
  第三,他让刘基干的活是吃力不讨好的,是很容易得罪人的,即御史中丞,言官之首。一次,有个叫李彬的人犯了事,被刘基查清了罪行,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没想到却是李善长的亲信,李善长连忙求情,刘基当然不是那种徇情枉法的人,如果是,那就不配坐这个位置了,而且,事情牵涉到李善长,那他只好向朱元璋报告了,这其实也应该能够得到理解,不好处理了交给最高长官处理,因为领导更英明嘛。可是李善长却因此而怀恨在心,而且煽动了很多人去攻击刘基。朱元璋当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刘基被迫请假回到老家。
  如果这样子就归隐林泉,不问世事,也许刘基还会有善终。可是他仍然心有不甘,在自己回家之前,还留了一手,那就是让自己的死党杨宪接任御史中丞一职。不久之后,刘基又被召回。可见,刘基本领高强,简直能够起死回生,这当然让作为一国最高领袖的朱元璋再次警惕起来。
  第四,朱元璋对刘基的言行举止始终是非常关注的,而且他还不断的对他进行试探。刘基心知肚明,也能应对自如,但是,百密一疏,最终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其实也表明刘基从来都没有真正淡泊名利过。
  说来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一次,朱元璋就如果换掉李善长谁最适合做丞相一事向刘基咨询。先后问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些人能不能为相,他一一进行了评论,这些评价现在看来是非常中肯的,充分说明他有识人之明。既然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那么也就只有你刘基行了,朱元璋很顺理成章不动声色说出了这一句,应该在情在理,其实这明明是一种心机,试想,问了那么多人,单单就是不问你刘伯温,刘基居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陷阱,可是谈着谈着,刘基谈得太兴奋了,没有了顾忌,说出来的话便就不假思索,居然吐露最发自心底的真言,他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是我这个人太嫉恶如仇了,皇上还是慢慢选别人吧。接着又说,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还没有合适的。
  这些话太犯忌了,他的意思不是明摆着吗?我是唯一能够胜任丞相之职的,而我却不稀罕干这个职位,看你怎么办?舍我其谁?这里有没有朝中无人的幸灾乐祸?有没有我老成谋国却被轻视被忽略的怨气?他还说是自己因为嫉恶如仇才不干这个职位的,谁是"恶"?嫉恶如仇怎么就干不了这个职位,这是什么逻辑?
  别人都不行,只有自己行,这样的话出自刘基之口,根本就是儿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的聪明不聪明,就像人的欲望大小决定其刚性多少一样,实在与权、名、利的得失大小有关系。这样一个堪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聪明人,却在耿耿于怀于朱元璋对他的不厚道中失去了警惕,犯下了糊涂,再次证明利令智昏是最能表现人性弱点的锥心之语,是一句带有普遍性的真理。谁贪利了,谁就智商急剧下降。即便是刘基这样神机妙算的人物,也概莫能外。
  朱元璋的不再信任,意味着刘基的日薄西山,他的浙东集团很快受到淮西集团的打压,排挤,最后作鸟兽散的瓦解。刘基自己也告老还乡。
  君主一旦猜忌,臣子是退无可退的,尽管他回到乡里为人低调,不与官府有任何的来往,可是,还是摆脱不了被胡惟庸陷害的命运。胡惟庸之所以视刘基为眼中钉,不就是刘基说了胡惟庸的坏话?他说,胡惟庸这个人非但架不好马车,恐怕连辕木都会被他毁掉。这句话只是刘基与朱元璋君臣之间的私密话,应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的,可是胡惟庸却知道得一清二楚,并为此对刘基怀恨在心,可见,朱元璋是有意在二人之间制造矛盾的,其心计是何等深不可测。
   "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朱元璋要刘基死,其实很容易,但是他还是玩弄一番心计,这是不是长于计谋的人最终却死于计谋呢?
   2012年10月25日 17:46
网站目录投稿: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