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科普什么是心理边界


  01
  什么是心理边界呢?   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边界(疆界)。   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被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环绕着。   02
  心理边界的意义   保护这块土地,你必须对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起负责任!   土地的边界和保护土地的手段   墙与篱笆   什么是我的、什么不是我的   我应该对什么负责任,我不应该对什么负责任   把有益的留在我的院子里,把有害的挡在篱笆外,保护我不受伤害   03
  我的心理边界内有什么?   皮肤:   最最基本的边界   我们和他人之间区分的首要标志   幼年遭到过暴力以及性侵犯的人,往往难于识别和建立心理边界。   话语:   "不!"   "不"限制别人伤害、虐待自己。   不能对外来的压力与你内心的压力说不,你就失去对你所有物的控制权了。   情绪:   选择是我们的责任之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你说我该怎么办?"   "没办法"、"不得已"、"他/她迫使我"如何如何,这些托词反映出一个常见错觉——我们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别人掌握着控制权,我们不必对自己负最基本的责任。   限制: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限制他人,一方面是限制自己。   限制他人其实意思是限制自己跟行为欠佳的人的接触,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其他:态度、信念、行为、价值观、才能、思想、欲望和爱。   悉心地照料、看管、把握、保护我们心理边界范围内的"财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别人照料、看管他们边界内的"财产"往往也很不容易。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温柔地坚持。   04
  边界问题   孩子:我想吃冰激凌。   妈妈:你才不想吃呢!   妈妈的真正意思是:我不想要你想吃冰激凌。   孩子:我累了。   爸爸回答:你怎么会累呢?你什么都没干啊,就坐在那儿看电视来着。   无法设立边界 不能尊重别人的边界   不能说不能听   是一味顺从者是有控制欲者   不 会觉得愧疚或被别人控制 会侵略性或操纵性地去侵犯别人的界限   是不能设立边界的人   好是没有回应者是回避者   会设立界限去抗拒爱的责任会设立边界以拒绝别人的关怀   05
  心理边界是如何发展的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地跟父母建立生理与心理边界的过程。   分娩成功,最基本的生理边界——从皮肤开始,宝宝跟妈妈分离。   共生阶段:宝宝无法区分自己和世界,妈妈一旦不再眼前,就会惊恐不安,只有妈妈才能安慰他。   妈妈积极地响应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获得"情感客体永久性"。婴儿产生内在的归属感,即使妈妈不在眼前也感到安全。   绑定是序曲。儿童对人生首要关系感到安全和舒适,就能承受边界建立过程中的分离和分歧。依恋是灵魂生存的基石。   依恋不足引起的边界问题   与父母关系的两种不良情景:   要么设立边界,却会破坏跟父母的关系;要么不设立边界,永远当父母意愿的奴隶。   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会扩展到与他人的关系中。   从共生走向独立自主   当婴儿对安全和依恋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开始表达第二个重大需求:独立自主。这个阶段称为"分离和个体化"。"分离"指的是儿童需要将自己和母亲分辨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种"非我"体验;"个体化"则是儿童与母亲分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身份识别,一种"我"体验。   06
  安全的界限三原则: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伤害环境   "不听话"的儿童正在建立恰当的心理边界。   两样工具:愤怒,所有权。   我,我的,我的东西   说:"不!"   自我意识敏感期:对任何东西说"不"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   一方面,要让孩子对于说"不"感到安全,父母应该倾听孩子的"不"、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勃然大怒、或者冷落孩子。   另一方面,父母要帮助孩子尊重他人的界限,学会接受"不"。   建立了心理边界的孩子能够……   三岁的孩子应该已经建立起明显的心理边界,他们应该能够掌握——   1、与他人建立亲密感情联络,但不至于因为分离而丢掉自我、失去自由;   2、对他人说恰当的"不",而不必担心失去对方的爱;   3、接受他人的拒绝,而不因此冷落对方。   儿童的心理边界建立得越早,今后生活的混乱就少。进入青春期和步入成人期,孩子还会各自经历一次建立边界的过程。0~3岁的心理边界建立的成功,意味着后边这两个时期过渡得会比较顺利(当然绝非一帆风顺)。   07
  界限十律   1、因果律:种什么收什么,行为有其后果。   2、责任律:我不能替你感觉,我不能替你思考,我不能替你表现,我不能替你承受界限所带给你的失望——我不能替你成长,你也不能替我成长。   3、能力律:你或许没有能力改变,但你有能力坦承问题与认错。你没有能力改变外物:你不能改变天气、过去、经济,更不能改变其他人。   4、尊重律:尊重别人的界限,也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界限。   5、动机律:你给予的动机是出自爱,还是害怕失去爱?害怕别人生气?害怕寂寞?——拿掉内心的恐惧,设立对你身心有益的界限,保护你本应该拥有的自由。真爱永远不会令人沮丧。   6、评估律:你必须评估你设立界限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别人负责。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情让我们觉得好得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糖不会伤你,但会害你。   7、积极律(显露律):不能只晓得恨什么,不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不会做什么,要表现出到底爱什么,要什么,目标是什么,立场又是什么——不要陷入"受害者情结"。界限首先必须以语言沟通,然后用行动表示。   8、嫉妒律:嫉妒会把那些:"我们没有的东西"定义为"好的东西",而怨恨那些真正好的东西。嫉妒把我们的渴望全集中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以外,集中在别人身上。嫉妒代表你生活中有所缺失。——了解你内心真正的渴望,设法达成心愿,或舍弃欲望。   9、活动律:神所谴责的罪不是"尝试以后的失败",而是"败于不去尝试"。"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七章七节)   10、显露律:你的那些界限必须让人清楚地看见,在彼此的关系中能够互相沟通。   作者简介:   胡小庆   已帮助过   1.8万人   入驻年限   11.8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