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就业推出的一项具有创举性的战略部署,也是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举措。但是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开展来看,由于选拔、待遇、住房等保障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出现了大学生村官"下的去"、"呆不长"的局面。大学生村官能否"呆的住"成为这项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和监督机制,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和规范化,诚为刻不容缓的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激励机制 选拔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和巩固农村的组织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村官的存在问题 勿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到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实际问题 1.动机不纯 大学生选择村官的动机是多样的,有的大学生确实是抱着到农村扎实干事业的想法,而有的大学生明显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仅仅出于就业考虑,在报考之初就想着把"村官"当作就业跳板,工作态度不认真、得过且过,在农村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选择二次就业;有的看重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不安心工作,整天想着尽快离开农村;有的私自报考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和各类公务员等,出现边读研边做村官和一人兼多职等情况。这严重违背了中央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2.经验缺乏 大学生村官大多是刚迈出高校大门的学生,由于一直在校读书,缺乏经验、阅历,加之对农村生活不了解,在到村工作的前期产生不适应。许多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之始感到没有头绪,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抱着到农村轰轰烈烈大干一场的心态,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盲目乐观,认为新农村建设简单易行,在工作中不顾农村的客观现实条件,不深入调查,草率从事,导致制定的许多政策不符合实际,给农民的利益带来损害,使许多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排斥心理。 (二)工作环境堪忧 1.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 大学生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在2年的时间里,可能都会去考取某一个职位。刚刚对村里有些感情,工作摸到了头绪、上路了,又要走人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说,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他们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也就难免在村官工作和创业中缺乏大力支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工作、创业积极性受挫。 2.村里干部和群众的不信任态度 村民对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心存疑问,大多数认为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心骨。因此难以让大学生村官融入当地社会,充分发挥其能力。 (三)制度保障缺失 1.村官配套政策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连续性差 由于村官政策机制不健全,政府对任期结束后大学生村官的去向没有明确规定,大学生被政府"引"到了农村,却因合同期满后去向不明确而感到迷茫。有的村官在上任之始就开始考虑将来的去向,有的村官在工作渐入佳境之时不得不边工作边找门路,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村官政策机制不健全,导致三年合同结束后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离开农村,重新谋求出路,导致村官大量流失,工作连续性差。 2.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支持政策不够健全 大学生村官由于刚走出学校创业缺少资金、经验,国家应该在提供资金支持和减轻其风险的基础上在政策、联系、技术等多方面大力扶持,因为大学生村官在创业上往往是根据当地实际出发可以在让农民自主脱贫致富中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克服农民保守不敢大胆尝试、知识水平不够高的缺点。 二、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激励机制研究 (一)优化成才环境,完善制度规范 一是强化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重大意义,宣传工作中涌现出的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创新创业的浓厚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大学生村官成长。二是改善生活环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帮助任职乡村的大学生村官落实食宿设施、办公条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使他们能够留得住、住得下、干得好,做到以感情留人,以环境留人,以待遇留人。三是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和名利观,找准自身工作定位,发挥聪明才智,扎根广阔农村,努力建功立业。四是要建立健全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各项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对大学生下基层的支持行为,重视在任期结束后的后续制度支持,使其可以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 (二)提高村官能力,加大培养力度 将大学生村官培训列入干部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注重加强政策理论、形势发展、农村法规、致富技能、廉洁从政和角色转换等教育,努力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与群众联系,密切与群众感情,促其尽快融入农村,探索试行双岗锻炼制度,在实践中全方位提高能力。 (三)搭建支持平台,做好保障工作 大力整合各类资源,着力破解大学生村官岗位作用发挥难问题。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把他们当做后备干部来对待,在工作上将他们当做重要人才来厚待,放心、放胆、放手、放权让他们去工作,给他们多压担子,多交任务,让他们实实在在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中心,优化村官创业环境,帮助制订创业计划,对创业者给予一定的物力、财力和政策支撑。 (四)拓宽出路,完善退出机制 积极完善相关体制,落实好大学生村官的各项优惠性政策和待遇,增强其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才能真正使这项政策长久。如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激励机制、社会保障、进退出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做到把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与乡镇等基层公务员的选拔联系在一起。把那些服务期满并在服务期间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破格提拔为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对那些因服务期满离职的大学生村官,地方政府要努力提供再就业指导和培训,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可能多的为其提供优先的就业机会。即对服务期满自主创业的村官,给予特殊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积极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为其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的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结语 大学生村官这一措施的实施,不仅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为了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村官的到来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新农村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大学生村官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态度,拿出自己的热情与激情,真正的为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日帮,李志强.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问题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