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高校发展的速度日趋加快,但高校内部审计却没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建设上。文章在简要阐述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独立性;高校;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18-0065-03 一、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意义 (一)高校对于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研究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日趋加快,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入也明显增加。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政府资金的不断投入,高等院校的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也随之增加,各项费用的支出也不断加大。经济活动量的增加使得学校的管理结构发生变化,管理工作更加复杂。因此,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高校违规收费、财务舞弊甚至贪污腐败的事件不时发生,说明高校内部审计没有和学校发展的步伐相统一。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独立性没有得到保障,导致内部审计工作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二)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我国《审计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由此可见,独立性也是法律赋予的,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首先,随着内部审计的发展,高校内部审计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对高校财务的审查,还涵盖了对运营、绩效等方面的评价监督。审计范围的扩大也意味着对独立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其次,内部审计具有服务导向和监督导向。前者偏重于服务和咨询,后者则更重视审查和监督。就我国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对内部审计的要求还是以监督主导型为主,即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这必然会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如果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就会沦为利益竞争的牺牲品,无法正常发挥职能,实现查错纠弊、为高校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可靠依據的目标。再次,内部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在于其过程和结果的实事求是、客观公允。如果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意志受到他人支配,审计过程和得出的审计报告必然有失客观公允。 (三)强化内部审计能够加强对高校基建项目的监督 目前,高校内部基建项目占据高校支出较大的比例,而内部审计的开展对于基建造价和决算将会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为高校把好支出关。 二、 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 (一)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颁布,填补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和政府审计管理的空缺。而2003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2004年《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部令第17号)对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地位上仍不及上升至法律层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这也造成了内部审计在高校组织地位上的不足、领导重视不够,这不利于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二)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直接影响其组织地位以及工作性质,是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行使其职能的前提。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归纪委书记领导,也有部分高校是由校长、院长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领导。首先,内部审计作为高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既对校内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和考核,同时也是高校的一部分。内部审计这一特殊身份,导致其无法履行职能,独立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管理层的下属部门,被赋予较高的权利和组织地位,容易获得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认可和支持,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由于归属于管理层,内审部门的人员调动、工资福利和工作待遇等都是由管理层决定,其独立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再次,内部审计人员一般都是在校内产生的,工作一般受到高校领导的直接管理,在这种行政关系的约束下,高校内部审计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服从领导的意愿,则不能对学校财务和绩效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不能为学校决策提供真实的信息,未来可能给学校带来巨大的损失;若不服从领导意愿,内部审计做出的决策也很难被有效执行。 (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由于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因此对内部审计的资源配置重视不够。部分高校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虽设立了内审机构但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和员工必然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甚至导致审计任务与被审计业务由相同的人员执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同时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来自学校内部,掌握知识比较单一,对审计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审计方式方法上缺乏创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不断增加,对于一些复杂、时间跨度长的基础建设项目,一般都要求内部审计参与,如为项目起草文书、考核投标单位等,凡是涉及大额投资也都要求内部审计的参与,内审工作量不断增大,但受工资待遇等因素影响,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吸引到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审计人员队伍青黄不接,尤其缺乏既懂审计专业又兼具有基建、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四)各方利益冲突对独立性的影响 利益冲突是导致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中提到"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这就意味着内部审计不仅要承担起监督评价的职责,还要维护高校利益和国家利益。利益关系的密不可分使得内部审计只会关心影响高校自身整体利益的行为。 同时,高校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内部也是由不同部門组成的,必然也存在内部的利益冲突。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监督机制,工作的开展必然牵涉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内部审计的设置必定会考虑高校内部各个部门的利益,其结果往往是利益权衡和妥协的产物。 三、 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措施 (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从法律上来说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因此,我国法律应当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在组织机构中的地位及其隶属关系,使其在组织结构上的独立性得到保障;同时,用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内部人员的独立性。只有完善内部审计独立性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才能够提升内部审计实际的地位,并得到充分重视。同时,教育部应当对现有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总则中第三条和第四条中涉及独立性的条款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各个高校也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内部审计程序,明确职责和分工,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合理设置机构 高校应当转变观念,将内部审计视为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加强内控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对高校发展的限制和约束。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不能与其他职能部门合署办公并,最合理的设置是内部审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领导,这样既保障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又给予内部审计机构有效的渠道反映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高校应详细规定内部审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权利职责。 (三)完善管理体系,增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的联系 1.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召开会议是加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定期参加审计委员会会议并提交工作报告,以便双方及时发现问题,相互沟通并交换意见。同时,为了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特定的会议应当实行特定的领导回避制度,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2.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当由审计委员会负责任命。同时,审计委员会应当重视内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福利。 3.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独立性和专业素质。 (四)增强人员的专业素质,实行轮岗制 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内审人员聘用,尽量引进复合型人才,夯实内审人员专业基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准入门槛,对于应聘人员的资质和相关工作年限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引进人才的质量。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使其从单一的财会人员向多元化、全方位和深层次的综合性人才转变。同时,内审人员还应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恪守职业操守,在审计过程中不丧失原则。 2.实行内部审计人员轮岗制度。轮岗制度是为了让内审人员在不同部门的审计之间轮转,通过轮岗制度,使内审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高校的运转和流程,以便开展工作,同时也避免因长期对某一部门进行审计而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导致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顾虑重重,而被审计部门则因熟悉审计流程进而造假。 3.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参与内部控制设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能参与高校的日常运作以及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实施等任何一个环节,而是应当发挥监督和检查的作用。即使在人员短缺,内部审计人员还承担学校内部其他职责的情况下,也要注意不能审查自己曾经承担的职责,以免独立性受到影响。 (五)与基建部门保持相对独立 审计部门与基建部门应当各自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内部审计部门不应当参与项目相关的管理活动,应通过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与基建部门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 (六)创新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 1.突出审计重点。目前高校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应当抓住高校的主要活动以及关键流程,突出审计重点,为学校的发展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2.完善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应当针对审计计划、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分别制定合理合法的、满足学校内部管理需求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程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业绩提高。 3.突出审计结果有效性。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让学校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以此来规避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让学校领导看到内部审计的有效性,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其思想,充分利用和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加强内部审计宣传,改变形象。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内部审计新理念、新方法,以及内部审计工作的新成果,扩大其在学校内部的影响力,改变各方对内部审计就是"找茬"、就是"对立面"等的错误观念,以此来获得领导和其他部门的信任和支持,让学校管理层感觉到内部审计并不是对立面,而是可以咨询和交流的顾问,是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科学治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论 尽管我国高校在内部审计的建设上起步较晚,但在高校内控监督、基建项目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方面资金的投入,内部审计的范围将逐渐扩大,高校对内部审计的依赖性也不断加强。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决定其能否真正帮助高校发现问题、减少损失、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则对高校整体发展越有利。所以,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的独立性应当成为高校领导关注的重点,高校只有重视和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才能实现两者共同的目标,促进高校未来的发展。J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国萍,朱君.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05):18-23. [2] 谢莉.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1,(7):30-31. [3] 陈丽羽,冯纪明.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探究[J].商业会计,2010,(22):74-75. [4] 廖云.地方高校强化内部审计路径探析[J].商业会计,2014,(0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