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微信群,分享了多年前自己突然接手一项陌生工作的经历,群友们反响很强烈,觉得受益颇多,我就把当时的经历及复盘分享给大家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那时调到北京总部不到三个月,领导突然指派我负责市场公关。 当时的背景情况:1)原来的市场部因为某些原因整体被解散;2)公司三四个月前遭遇运营危机,业务在全国大部分省份被关停,很多媒体及同行都以为我们公司OVER了3)我没有市场公关工作背景,不认识一个记者编辑。 我面临的任务是:1、要筹办一个月后重要项目的新闻发布会,重建在业内的影响力;2、要找到一家适合的公关公司,重启日常的公关宣传事宜,恢复品牌建设。 复盘 当你接手一项工作时,必须弄清工作的核心目标,这样才能够安排你各项工作的先后缓急。这些目标不一定是你所能够决定的,你必须和你的领导明确,最好是有书面或邮件确认。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百度查市场公关工作包括哪些核心工作模块,有哪些要点;新闻发布会的操作流程;公关宣传工作的通用流程,这个工作大概花了两三天。 复盘 为什么先要查相关工作核心的工作模块构成?这是让你从全局的视角去规划,知道哪些是核心环节,哪些环节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如何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工作。如果没有全局观,而只是从细节入手,就很容易陷入事务性工作,失去对全局的把控。 建议:无论你接手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动手前,先去了解一下这件工作的核心内容,抓住主要内容入手,会让你事半功倍。 了解了市场公关工作的构成和流程,我知道单枪匹马没办法完成任务,必须找公关公司合作,所以我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寻公关公司。 我上网搜"中国十大公关公司",找到他们的商务电话或前台电话,直接打过去介绍我们是什么背景,现在想大力加强品牌建设,要找公关公司长期合作,希望他们过来洽谈。 那时在华润大厦办公,还挺高大上,我在介绍中也没有说自己只是一个小喽罗,口气就象能直接决策的人一样;把合作的级别也提得很高 ,给他们感觉我们预算很充足。一个星期成功约谈了七八家,有的是总监带队,有的是副总带队。 我把公司情况和我们的需求说后,就让他们谈想法,再用网上查到的一些资料不时问他们一些细节。谈完后又让他们提方案和报价,后来收到了四五份。经过这一轮沟通,基本对整个公关事宜有了全面了解,有了比较,也就对水平高低如何评价有了直观的认识。 他们的报价都太贵了,第二个星期我又以同样的方式查了"本土十大公关公司"约谈,出方案。最后确定的这家公司,母公司在业内排前三,他们成立一年多,急于拓展新的行业,最终以一年服务费大概两万多谈下了合作。 复盘 选择公关公司还有种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让同事或朋友介绍,我为什么没有选择这种而是费劲地自己找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我对公关不了解,没有比较就无从客观地评估同事或朋友介绍的是否优秀;2、通过"十大"这样的称号,客观上做了一次筛选,我接触的对象代表国内公关的最高水平;3、公关行业我一无所知,如何开展也无从着手,通过和最优秀的公关公司洽谈,看他们的方案,了解他们的思路,可以从专家身上快速汲取相关的知识;4、通过和十多家公司的沟通,有了对比,就直观地建立了对于合作伙伴工作效果评估的标准。 建议:了解一项新工作的核心内容后,你可以通过寻求专家帮助,研讨优秀案例,来快速把握核心工作的执行要点,这样你开始起步就是高起点,结果也基本能够保证质量。最忌讳的是自已瞎琢磨走弯路 签约前,安排了领导与对方沟通,领导对于这家公司并不是很满意,这个公司老总刚从国外回来,感觉不接地气,一块过来的经理,说话时低眉顺眼,看上去不是很大方自信。 但我发现那个女孩虽然说话时垂着眼睛,声音也不大,但思路很清晰;且在我们领导对有一点提出质疑时,她不是象其他公司的人立刻附和客户,而是有理有据地给我们解释说明,我感觉她做事会非常靠谱,还是主张和他们合作。最后项目执行的效果也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多年后,她成为一家500强中国区的公关总监。 复盘 为什么在领导提出异议后我仍然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是我对项目结果负责,我需要寻找和我气场相投、合作默契的合作伙伴,选择这个合作伙伴能够让我对项目执行有十足的把握。 建议: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从你的需求出发,因为很多事情的成败,取决于合作的效率,很多时候,合作不畅,无关对错,只是气场不合。 签署协议时,我在网上找了公关协议的各种模板,把所有能想到的保障公司权益的条款都列进去,先小人后君子后来合作得很愉快。 复盘 协议是合作中对于双方权益最有效的约束。尤其在你不懂时,更应该从其他的渠道来找资源借鉴,而不是被动地使用对方的协议模板,这样在协议阶段就把可能产生争议的问题都在协议中约定,就不太会出现后来实际执行不到位,大家争执不休的情况。 建议:签署协议时,尽量使用自己公司的协议模板,如果没有,就从网上找将你方放在甲方的协议模板参与撰写。先小人后君子,就可以避免后期的很多矛盾。 新闻发布会的执行公司也是约谈的一家介绍的,那个老总觉得我们预算太低,就介绍给了一位朋友。我仔细看了他们往期的项目执行方案及报告,发现很靠谱,最后以服务费5000谈下了新闻发布会的执行。 那时还不知道项目管理这回事,也不知道用PROJECT这类软件,不过用上了在刚开始工作时点检表的思路,把整个过程中需要做的事一件一件列下来,明确完成时间、负责人、完成的标准,每天检查划勾。这样即使是第一次做,还是顺利完成了一个月后的新闻发布会,有200多家媒体到场,与会人员有五六百人,整个会场井然有序,媒体记者反馈很好,发稿效果也让人满意。 复盘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真没有想到在第一份工作学到的制造业常用管理办法—点检表会在这时候用上,这个方法实际就是清单管理。做具体项目执行时,把要做的事项全部列出来,设定时间、责任人、需要达到的标准,每天检查完成情况,再复杂的项目,也能掌控自如。 建议:这是项目管理中控制进度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可以多了解一下。另一方面,无论在什么阶段的工作中,都应该好好积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以用到,甚至成为你取得成功的关键。 确定了长期合作的公关公司,如何保证长期公关发布的效果,我应用到了自己的特长,那就是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写作能力。 公关公司不了解我们那个行业,做的营销策略和宣传计划最初都是通用套路,我了解公司宣传重点,了解行业其他公司的发展,了解整个行业的趋势,就把原来的方案做了大幅修改。每个月定的主题,也是行业的热点问题,我把可以写的深度报道的大纲都列了出来。 我还自己写一些深度稿件给公关公司,让他们提供给媒体记者参考。从表面看一点不象公关稿,我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为主线,会涉及其他公司,但会把我们公司作为代表企业重点展现。 这样做效果显著,第一个月发的基本是我们提供的稿件,第二个月开始有记者主动预约采访,到第三四个月时,约访的媒体太多,我不得不开始精挑细选,对于婉拒的媒体,我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独家的资料或稿件方向。在做市场公关的近一年时间里,我从来没有请记者吃饭喝酒,但宣传热度却一直居高不下,公司品牌重新成为业内领导品牌。 复盘 对于一个行业不了解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你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去为工作开展寻找新的思路。如果我做了多年的公关,可能很多精力就会放在媒体关系维护上;做为新人,我看到了内容对于记者的价值,我给记者提供的内容都能让他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在我的基础上,他可以不断展开撰写深度报道,建立自己在垂直领域内的报道权威。 这对于他们的帮助,远远胜过无谓的吃饭喝酒。这实际是我将自己的积累和能力在新的领域内的应用和迁移。 建议:如果接手一项陌生的工作,除了常规的套路外,你要考虑如何将原来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应用在新的领域,这反而更容易帮助你打开局面。在和别人合作时,考虑如何才能给对方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实现双赢。 后来公司再次成立市场部时,派了三个人交接我的工作,我手头除了公关外,还同时负责用户访谈、市场调研、产品包装和市场推广。就我一个人,只是经理头衔,想想自己那时真是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后来因为高层变动,我从公司离职后就转向产品和运营了,没有继续做市场公关。 以上就是我如何从公关小白快速适应新角色的经历,简而言之,主要是三步:1、了解新工作核心内容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2、针对核心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进行逐一学习和突破,借助专家的指导查漏补缺,精进能力;3、进行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迁移,运用以前的积累实现突破,向自己的目标步步逼进。 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很多时候都是象这样零基础直接上阵,但最后都做得非常不错。学习能力强固然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擅于从大局出发抓重点,通用能力过硬,并能够把以前的经验进行迁移。而这些,都是时间的积累。 让我们都和时间做朋友,享受时间给予我们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