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水盆景的爱好者,初学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各种山石的加 工法及其制作过程,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而步人创作阶段。 (―)剎辦 一般应选取中、小型的自然形态石料,加工制作时往往只截平 其山脚部分,如英德石、太湖石、条形卵石、钟乳石等均不宜剖解,斧 劈石、砂积石有时可用劈凿或敲击剖解,以求剖解后的石料有较自 然的态势。 (-)錄裁 锯截的目的,一是从大料上截取可供造型的部分;二是决定高 度和截平底部。锯截线的确定主要根据造型构图的需要、盆的大小 比例的需要,一般主峰的高度,高远式为盆长的1/2〜2/3;深远式 为盆长的1/2左右;平远式为盆长的1/3〜1/5。以上是大致的 尺度。 软石类的砂积石、海母石、钟乳石以及木炭等代石料常用钢锯、 刀锯加以锯截。硬石料常用钢锯、金刚砂盘银,边锯边加水。 锯截前宜先将石料根据造型构图所需要的锯截部位的下方通 过浸水划定锯截线,再将石料固定在锯桌(或凳)上,通常用台钳(钳 口宜垫硬橡皮或木片)或捆绑固定,然后进行耐心、稳妥地锯截。 锯下的另一端石料,往往可用作客峰或坡脚石。 (三)灕琢 雕琢是继锯截后对山石自然体态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觉得尚 不完美时,对其进一步加工造型的工序。 雕琢的目的,一是为了造型上的需要,如砂积石、海母石、木炭 等本身是缺乏纹理、洞穴和其他自然态势的,因而大多靠雕琢来进 行造型;二是斧劈石、芦管石等虽在自然形态上具有一定的态势和 纹理,但在艺术构图的要求上,为使其形态和纹理更富有层次感和 虚实感,往往也需作一定的修饰性造型雕琢。 此外,如灵璧石、英德石等尽管可顺其自然态势和纹理进行造 型,但对可能出现的局部人为损坏处,采用雕琢的手段可营造出自 然的纹理;同时,为了点缀布置植物或摆放配件,也需在山石上琢凿 出若干的种植穴或摆放配件的平面部。 一般,山石雕琢造型特别要注意以下3个部位的加工: 山头部分即山峰部分。峰有主次之分,主峰只能有一个, 客峰可由一至数个。主峰的形态、大小、位置、纹理等都决定了客峰 的状态,8卩"客随主便"。主客峰的石种、纹理应是"一脉相承’’的,但 在山头的排列、高低、形态上不可呆板、等齐、类同,一定要有"呼应 关系"和节奏感,要有动势和自然活泼感。 山腰部分即山体的两条腰线。腰线忌等腰对称和僵直呆 板。宜一长一短、一陡一缓,要求活泼自然。 山脚部分即坡脚、水脚。"上看峰峦下看水脚","峰"和 "脚"是山水盆景制作和欣赏的重要部位。山脚线对于分割水面、产 生动态感和深度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水脚线要曲折回抱,有开 有合,虚实相生,含蓄有味。忌直线、弧线和"八字线"等。 坡脚有陡、有缓、有平,陡峭的坡脚烘托山势的高大雄伟,多用 于近景。斜缓的坡脚显得模糊柔和,多作中、远景。低平台的坡脚 要使山和水更加融洽自然。 在雕琢造型过程中要从前后、左右、高低等不同的方向与部位 综观全局,边审视琢磨、边加工雕琢,创造出轮廓清晰、色调和谐、山 势脉顺、石纹一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开合相济、层次分明、节奏 性强、露中有藏和动静结合的山水景观。 (四)拼接组合 拼接是指山石局部碎裂或断裂时,将其重新粘接成一个整体的 过程。而组合则是指将若干经雕琢加工后的石料,按构图要求组成 一个局部景观单元或整体景观的做法。 山石拼接组合常用的黏合材料主要是八8胶(常用于断裂或碎 裂面的粘合复原)和400号以上的水泥(常用于组合成景观局部单 元或构成整体景观)。山石拼接组合时要注意做好以下方面的 工作: ①黏合剂要用有效期内的优质品。 ②接合处要清洗干净,以利增强黏合力。 ③接合口要自然’如砂积石粘合用的水泥要加黄沙和氧化铁 黄、炭峰拼接的黏合材料中应加入适量的炭黑或墨汁等,使接口和 石材的质地和色泽相接近。 ④接合后混凝土要经常洒水保养和做好防冻工作,六8胶接口 要紧压12度1以上。直至保养期结束才停止洒水或松压。 ⑤整体组合拼接常先在盆中垫一层牛皮纸或塑料布,再将石 料按构图要求,组合布置在盆中,在程序上一般先胶合主体山石,再 胶合客体或衬体材料,由大到小、由前向后加以组合拼接胶合,胶结 完毕,必须用毛笔或抹布将洒落在山石或盆体上的水泥予以蘸水洗 净。然后进行喷雾或洒水保养,通常保养期2〜4天。切忌使接合 部干裂和受冻。 (五)我种植物和槿布私件 1.栽种植物没有植物的山石盆景,只能说是一种雕筑工艺 品,有了树木、花草及苔薛植物的配植,才能作为名副其实的山水盆 景。而且植物可使山水盆景富有生气勃勃的生命力和增强盆景的 动势感。古人在画论中有"山借树为衣,树以山为骨"。意思是在山 体上只有合理地配种植物,山水才能显出"有骨有肉、有形有神"。 山水盆景中栽种的植物,宜选用适应性强、枝叶小而紧密、姿态 优美的树木或花草,一般多选用已成型的小盆栽种苗,能起到立竿 见影的景观效果。此外,在树种和形态上还要根据山石的性质、作 品的内容来合理选用,如悬崖上的植物宜选用悬直下垂的造型,古 刹四周常用小形的松柏,山谷坡地常用直干式丛林配植等。总之, 要按自然地形地貌所形成的各种姿态和社会生活中习以为俗的规 律来合理地配植好各种植物。只有这样,才能使盆景的景观达到 "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山石上栽种植物的方法主要有: ①种植穴口小腹大时,常用裸根盆栽苗打上泥浆后及时栽入 穴内,填土压实(常用小棍棒捣实),浇以透水,加强喷、洒水保养直 至成活。 ②较大的种植穴,常用带土的小盆栽苗进行栽种,有时可掏去 一些过大的土层,带护根土进行栽种,然后进行常规养管,此法较易 成活。 ③利用峰间山谷处进行填土种植,常用带护根土盆栽苗。 ④在山体背后粘贴半边微型种植盆,或弧形石片等进行填土 栽种,养护要求同上。 @利用山石的自然洞穴或山顶部,用种子填土直播,如鸡爪 枫、松树等,用此法效果甚佳。 ⑥山石布苔通常在春秋季从地上挖取青苔贴布于石缝或山脚 平台的局部低洼处,垂直隙缝在填土后(土中可加些纤维丝)将苔块 贴上,用"。"形细铁丝或订书针插进青苔和土层中加以固定。另一 种方法是将新鲜的青苔,去土粉碎后加少量面粉拌匀,涂刷于山石 表面,置阴湿处,加强洒水保湿,在春秋季很快即可长出青苔。此法 特适合于砂积石的植苔装点。 2.摆布配件山水盆景摆饰工艺品配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得以突出主题,造成对比,产生动态,强化生活气息;还能拓展意 境和深化艺术效果。所摆放的配件不仅在摆放位置、大小比例、风 格形式等方面要恰到好处,而且在表现主题思想上要做到切题。在 艺术手法上注意近大远小、下大上小、露中有藏。清代汤贻汾在《画 鉴析览》中说:"山之体,石为骨,树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 奇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这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山水与 配景之间的有机联系。另外,各配景之间则必须互有联系,不能相 互孤立,例如在平静的湖面可放置帆船或钓舟,而在急流湍涧上则 只宜放置竹按,要做到因地制宜、彼此合拍。若用亭、台、楼、阁等作 为配景,其数量不宜多,只能根据艺术构图的需要,适当选用2〜3 件,不能罗列齐全,杂乱无章。 七、山水盆景的养护 山水盆景对山石部分的养护较为简便,一般只需对容易风化的 石种注意防止冻裂外,如冬季宜进人不易产生冰冻的封闭阳台或室 内。其他配件无须进行养护管理。植物养护方面,因山石上的种植 穴或种植沟槽的容土量特别有限,因而在浇水、施肥、遮阳、防寒等 方面,其养护难度均远远大于一般的植物盆景。 心、耐心,时时刻刻加以关注,切不可有半点粗心和疏忽。 八、山水盆景几架的选配 几架是盆景整体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国盆景有"一景、二盆、三 底座"的说法,也就是说,好的盆景离不开几架的烘托。在盆景欣赏 中,几架也是一个重要的鉴赏内容,不少珍贵的盆景,往往都配以在 形态、色彩、材质及高矮、大小比例上相协调的几架,而且不少盆和 几架代代相传成为古董文物。 家庭培养的盆景,既可用红木雕花工艺的高档几架,以提升整 个盆景的欣赏艺术价值;也可用一般竹木几、凳或垫板,还可用青 砖、塑料垫层作为摆设盆景的垫托。 专用盆景几架的常见形式有高架几、长方几、圆形几、书卷几 等。一般山水盆景常根据盆的不同形状选配相应形体的几架。几 架的色彩一般以枣红、棕红、紫红等深色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