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是概念不清还是理念误读


  近日,我在蒲公英评论网(http://pgy.voice.edu.cn/)上看到有作者针对拙文而写的《谈课改不能陷入"概念"的迷魂阵》一文,作者提出"用教材教"不能否定研读教材,我非常赞同。但对作者提出的"新潮术语"之说不能苟同。
  笔者细细查寻拙文《备课,究竟要备什么》中的"新潮术语",却难以对号入座。把备课改为"教学设计"不能算新潮术语,"课程整合"是当前课改的热点和难点,自然也不算。至于"情境体验"和"活动建构",是课改以来为广大一线教师耳熟能详的概念,已成为教学常规,更不能算新潮术语。
  还是来说说"用教材教"这一理念吧。回归生活是全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的理论支持。
  因此,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正确解读是:教学要打破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束缚,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实施拓展性教学,引导学生在大量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科素养和能力。
  以语文课程为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倡导既"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走进文本"就是要深入研读教材,与作者对话,理解文本的主旨;"走出文本"就要跳出文本的局限,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实现基于读者感知的意义建构。由此可见,"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就是"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体现。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的要实现教学的三个超越: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教师,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用教材教"强化课程资源意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但不是舍弃文本教材"无中心拓展"。前几年,笔者曾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一位青年教师执教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课文的基本结构,再组织学生讨论,理出本文"摆事实——驳敌论——树正论"的驳论方法(此时课堂用时28分钟)。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驳论方法的拓展训练:以"中学生能力重要还是分数重要"为话题,将班内学生分成甲乙两方,开展辩论。最后,课堂在双方辩论中结束。
  乍一看,这样的"拓展课"先学习一篇课文,然后根据这篇课文的写法进行延展,符合了"用教材教"的要求。事实上,这提出了拓展性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学拓展绝不可游离于教材之外。拓展的基点是教材,拓展的时空也是教材。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思想内涵丰富,语言犀利幽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典范。文章中有许多的语言点,是进行拓展创新的良好素材。如"中国的脊梁"是怎样的人?当代"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抓住这些关键性细节,向生活延伸,向历史时空拓展,向未来拓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博大精深的思想,又有助于通过语言实践提升语文素养。上文中喧宾夺主、舍本逐末的拓展,势必冲淡了文本教学的主题。
  说到底,"用教材教"就是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融通和联系,既不能游离于教材之外,更不可仅仅理解为"授人以渔"。至于作者提到的"‘评价’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不能‘设计’的"之说,我更不能苟同。因为"设计—实施—评价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基于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没有评价设计的教学,无异于黑瞎子掰棒子,教学的有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教育思想以及相应的教育理念,舍弃传统的创新是不对的,但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更没有出路。否则,兴盛千年的"科举制"何以被废止?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加强学习,勇于创新,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近期相关原创评论:
  李兴旺:备课、上课、写教案不能总是一笔糊涂账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28716
  许兴亮:备课,究竟要备什么?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28775
  李兴旺:谈课改不能陷入"概念"的迷魂阵
  http://pgy.voice.edu.cn/index.php/default/index/show/29046
  汪文华:校长也该"备课"
网站目录投稿: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