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负重致远不忘初心


  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在7.15世界青年技能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技工教育人,回顾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痴情不改,初心未变。结合自己担任校长20年来的切身体会,本人深刻认识到:一部技工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技工教育对社会对经济的贡献史。
  一、"六个坚持"是中国技工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胜法宝
  从我国的最早技工教育——1868年2月17日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办,到1941年在老解放区成立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等三所技工学校,发展到2016年底,我国有2526所技工院校和323万在校生,技工教育之所以不断发展,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我认为其制胜法宝可以概括为"六个坚持"。
  坚持开放办学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学习前苏联的技工教育模式,开办类似前苏联工厂艺徒学校,培养了一批应用型技术工人和一线技术操作人员,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技工教育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日本的"产学合作"等,不断推动技工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技工教育进一步开放办学,主要表现在:
  一是积极参加代表着世界职业技能领域最高水平的世界技能大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扩大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力,助力中国迈向现代制造业强国。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从2013年开始代表我国参加了第42、43、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得1个优胜奖;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为中国代表队斩获首金并获得2金2铜,实现了我国世赛金牌零的突破;接着,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再次斩获2金2银1铜,学院参加的世赛项目和选手一届比一届多、成绩一届比一届好。特别是在近两届世赛,学院均是我国"金牌最多、奖牌最多、参赛项目最多,获奖选手最多、总成绩最好"的参赛单位,为国争了光!为党的十九大奉献了精彩的大礼!
  二是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办学,拓宽技能人才的培养视野。
  东莞市技师学院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开办中德合作班,先后与德国莱比锡手工业联合会(HWK)和德国莱比锡工商联合会(IHK)培训鉴定中心、英国ASFI产业技术认证中心合作。目前,该院与德国BBW职业教育集团签署共建"学习型工厂"协议,把职业培训和就业进行无缝的对接。在"学习型工厂"框架下将职业培训内容,通过接受客户订单方式设计生产项目,开展教学,以职业能力为培训核心,真正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场上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前景。
  三是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展技工教育,努力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援助,增强了我国技工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积極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展技工教育,输出先进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和模式,与孟加拉职业教育签订技能与培训提升项目合作协议,实现了我国技工院校向国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服务的首次输出。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
  紧贴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中、高级技术工人,服务产业发展——这是技工教育的办学定位,也是初心。
  一是改革开放以前,技工学校平稳发展,培养了大批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需求的技术工人,有效地提升了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了技术工人的社会价值。
  二是改革开放后,技工院校高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1996年,全国技工学校有4467所,达到历史最高峰,在校生达191.81万人。为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和输送大批中、高级技术工人。
  三是党的十八以来,技工教育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更好地发挥其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报读广东省机械技师院的学生和到学院要人的企业不断增加,供求两旺。每年均有超过22C家的大中型企业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7500多个优质就业岗位,其中有20多家为世界500强企业,每年均录取了超过25%的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有近30名学生被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四川绵阳物理研究院等国防重点军工企业录用,成为给导弹安装"眼睛"、为原子弹加工核心部件、为核潜艇制造发动机的未来大国工匠。
  第43届世赛制造团队金牌选手、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鲁宏勋班"副班长林春泷,在多种型号的精密零件加工中改革创新,技能报国,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授予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并成为共青团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坚持校企融合的办学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为适应市场经济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全程参与技工院校的招生、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工作。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以"校企双制"示范园建设为载体,携手世界500强企业,共建"校企双制"示范园,全面深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高技能人才。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创新校企"六共、五对接"二元育人机制,即"共把方向、共定模式、共设课程、共享资源、共同育人、共同评价"和"对接行业定专业、对接产业定模式、对接岗位定课程、对接学生定教法、对接企业定学生标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坚持贯通融合的培养体系
  1897年4月"艺圃"分为"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学制分别为三年。艺徒择优升入"匠首",培养高级技工(技师),优秀者可任监工(工程师)。
  150年后的今天,技工院校依然保持这种贯通融合的培养体系。
  当前技工院校中,除了有初中起点三年制的中级技工和高中起点三年制的高级技工外,还有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的高级技工、有2+3模式的初中起点高级技工、有高中起点四年一贯制高中的预备技师。贯通融合的培养体系,能够整体化设计培养计划,科学地安排课程和教学,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使学生的能力更加符合产业和企业的需求,让技能人才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
  坚持工学一体的课程模式
  陶行知老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例如种豆,则种豆始终一切应行之手续为一课。
  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工教育不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论,如世界劳动组织的技能模块MES课程、北美的CBE课程等,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课程理论。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了以"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为核心理念的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一体化课程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学习任务,形成工学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学完一门课,就可以掌握一项实际工作技能,实现技工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学生学习与工作相衔接,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目前,全国参与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的院校达131所,参加试点的学生达10000余人,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
  为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技工教育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目前,广东省共有技工院校156所,在校生57.1万人,约占全国在校生的1/5,其规模占比全国第一,主要办学指标也是全国第一,是全国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面旗帜。
  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选手获得5金4银6铜2个优胜奖,奖牌总数占全国一半,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技工教育的背景下,云南楚雄州委、州政府依托楚雄州职教园区打造了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技师学院——楚雄技师学院。该院占地2000亩,在校生2.1万多人,教职工1000多人,连续五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数控大赛,2012年学院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
  邢台技师学院是邢台市支柱型技工院校,形成成熟的"政校企一体"发展模式,牵头组建的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有效推动全国技工教育的发展。该院在2005年-2010年完成规模发展,2011年-2015年完成内涵提升,自2016年开始全力突破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目前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全国保持了发展的先进性。
  二、高举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旗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三型"劳动者大军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新时代的中国技工教育,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
  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技工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技工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办学制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以满足企业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学理念,通过政府主导的校企合作机制,继续推行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解决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的问题,使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
  坚持以职业竞赛为抓手,积极转化世赛成果,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培养三型劳动者大军
  技工教育要培养"三型"劳动者大军,就需要掌握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曾表示,"世界技能大赛是职业技能领域最高级别的赛事,其竞赛理念、技术标准、比赛规则、工作流程和组织方式都代表了当今世界职业技能领域发展的先进水平。"技工院校要以世界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学,将世赛先进的理念、标准和最严谨的组织方式融入专业课程中,提高"三型"劳动者大军的培养质量。
  坚持服务"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技工教育要与"中国制造2025"同步,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产业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坚持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技工教育要围绕"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主题,把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传承创新的精神品质贯穿于技能人才培養的整过程,练就自律、专注与耐心的匠人本色,培养具有一丝不苟、注重细节、专业专注职业素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纵观技工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技工教育已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新时代赋予技工教育新的使命,技工教育要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借力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坚力量,助力"中国制造2025",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网站目录投稿:元绿